地球之所以能夠成為一顆生機勃勃的星球,除了自身的條件非常好之外,還得益於其他天體的幫助,比如說月球就能夠幫助地球穩定地自轉,還地球帶來了潮起潮落,而除了月球之外,還有一個天體也給地球提供了幫助,它就是木星。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行星,在已知的八大行星中,木星的質量比其他行星的質量總和還要大兩倍多,如此巨大的質量使得木星具備了強大的引力,於是在圍繞著太陽公轉的過程中,木星就會時不時地“逮”住一些試圖闖入太陽系內側的小天體,從而大幅降低了地球被小天體撞擊的幾率,正因為如此,木星就有了“地球的守護神”這樣一個稱號。
木星又逮住了一顆小天體,“地球的守護神”果然不是浪得虛名
根據日本京都大學天文學家一組天文學家的確認,協調世界時(UTC)2021年10月15日13點24分,一顆小天體一頭撞上了木星,在留下一道明亮的閃光之後,木星迅速地吞噬了這顆小天體,而日本的一位業餘天文學家幸運地拍攝到了這一幕(如下圖所示)。
觀測數據顯示,此次撞擊事件發生在木星北半球的低緯度區域,撞擊產生的閃光持續了大約4秒鐘時間,在可見光和紅外線波段下非常明亮。
需要指出的是,因為木星的質量是地球的大約318倍,體積更是地球的大約1300倍,所以盡管此次撞擊在木星上似乎毫不起眼,但假如發生在地球上,人類可能就要倒黴了。
雖然天文學家目前還不能確定此次撞擊木星的小天體的具體信息,但可以確定的是,木星又逮住了一顆“四處亂飛”的小天體,無形中又幫助地球解決了一個潛在的威脅。
為什麼要說“又”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這樣的事件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實際上,就在(協調世界時)2021年9月13日22點39分的時候,木星才剛剛逮住過一顆小天體(下圖為一位來自巴西的業餘天文學家在當時拍攝到的畫面)。
在一個多月的時間之內,木星就接連逮住了兩顆小天體,這種頻率是可以說相當高了,由此可見,作為“地球的守護神”,木星果然不是浪得虛名。看到這裏可能有人要問了,既然木星是一顆氣態巨行星,那為什麼小天體沒有直接穿過木星,而是會與木星發生撞擊呢?
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木星的密度比較高,其平均密度約為1.326克/立方厘米(比水的密度還高),並且其密度是從外向內不斷遞增的,當達到一定深度的時候,木星內部的強大壓強甚至可以使氫氣發生相變,將它們壓成具有金屬的特性的“金屬氫”,而即使是木星表面的大氣層,其密度也比地球大氣層高很多。
另一方面,在太陽系中“四處遊蕩”的小天體本身的速度就不低,通常都可以達到每秒鐘十幾公裏,而當它們被木星逮住之後,又會受到木星強大引力的加速作用,其速度往往可以達到每秒鐘好幾十公裏(例如當年的“蘇梅克-列維9號”的碎片沖向木星的速度就高達每秒鐘58公裏)。
如上圖所示,小天體以如此高的速度沖進木星的大氣層,就會與氣體發生激烈的相互作用,其溫度以及受到的壓強也會迅速升高,而當它進一步接觸到木星大氣層更深處的濃密氣體時,就會在更高的溫度和壓強下瞬間爆炸(此時的情況其實與直接撞上岩石已經沒有多大的區別),並釋放出大量的能量。
結語
木星是太陽系中遭受小天體撞擊頻率最高的行星,根據天文學家的估算,在木星上每年會發生10至65次可觀測的小天體撞擊事件,只不過由於觀測條件的限制,我們在地球上每年只能觀測到4至25次,總而言之,“地球的守護神”這個稱號,木星是當之無愧的。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裏,歡迎大家
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作者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