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2001年張學良病逝,銀行賬戶公開巨額存款,遺囑卻是全部捐出


字體大小:
2022年1月19日 -
:       
 

2001年10月14日,張學良在美國夏威夷的檀香山去世,享年101歲。

而讓國人大跌眼鏡的是,張學良在遺囑裏鄭重寫道:“

自己的所有遺產全部捐獻給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張學良與妻子趙四女士

此事一出在國際上便引起了軒然大波,當美國媒體公開張學良的銀行賬戶餘額時,其餘額數目更是直接驚動了美國政壇高層!

張學良曾經被蔣家軟禁了54年,離世後又是如何留下了這“富可敵國”的家產呢?

amocity
amocity

  


更讓國人唏噓不已的是:

張學良留下的這些億萬家財以及大量的珍藏字畫,他既沒有留給子女,也沒有捐贈給祖國,反而全部捐給了美國,張學良這樣的做法到底有何深意?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裏的張學良陳列室

其實早在1993年的時候,還身在台北的張學良就給哥倫比亞大學的歷史調查小組透露過自己的遺願,他在調查小組的采訪中表示

:自己不打算把自己的藏品和財產留給後代。

這樣的回答自然有他的考慮,因為張學良的孩子長期是在美國本土長大,一直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孩子們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知之甚少,而張學良認為他的藏品享有的是歷史價值,而市場價值雖有,卻不值一提,

如果東西留給了自家後代,他們可能缺乏相應的文化的認知,進而疏於對藏品應有的保護和珍藏,最終藏品可能會流落於外人之手。

張學良與家人

這是一方面的顧慮,而更為重要的是,張學良也希望孩子們的未來不受他特殊政治身份的影響,對於張學良自己來說,他一生坎坷蹉跎,對於子女的期盼只有平安健康,

他不希望自己曾經遭受過的政治遭遇再一次發生在孩子們身上,目前子女還可以自給自足,

他不想留遺產給孩子們,就是為了讓後代與他過去的政治撇清關系,不再受其牽連,只求平安喜樂。

而對於大眾來說,他們疑惑的是如果張學良的遺產不留給子女,那為何不留給中國台灣或者留給大陸呢?

1.不留給台灣那是肯定的,因為台灣是他讓他心痛之地。

雖然他客套地給調查組解釋:他不喜歡台灣悶熱潮濕的氣候,因為潮濕粘熱的空氣很不利於他藏品的保存,但是從當時台灣嚴峻的政治氛圍中就可以感受出,他並不喜歡這個囚禁他多年的台灣,

台灣對他來說可謂失望至極。

幽禁時的張學良

這就不得不提及

張學良與蔣家由來已久的恩怨

,雙方的關系也一直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當時

改旗易幟的張學良對蔣介石的命令可謂是絕對服從

。而蔣介石對張學良也是十分器重,不僅

任命他為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

還曾給張學良許下承諾,黃河以北的地區全權交給張學良管理,並且提供千萬銀元的出兵費給他。

但是自從發生了

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之後,蔣介石對張學良可謂深惡痛絕,因為礙於政治局勢,蔣介石也只能囚禁張學良,但是老蔣勢必要讓張學良付出前所未有的代價,這從蔣介石和蔣經國兩代人囚禁張學良長達50多年就可以看出。

張學良與蔣介石

張學良就算終其一生也難消蔣家人心頭之恨。後來的張學良也明白,只要蔣家人還在人世,他就難獲自由之身。

幽禁之前的張學良,錦衣玉食,奢靡至極;幽禁之後的他,雖說吃穿不愁,但是生活質量大打折扣。當時的他“身在屋簷下,哪敢不低頭”,身不得已卻只能委曲求全。

而在老蔣離世後,從他不願意把遺產捐贈給台灣當局,我們就可以看出:張學良對蔣家人和台灣當局已經是失望至極。

這點在老蔣去世後,他對蔣家人的評價也有所體現:

“蔣先生這個人,我批評他,他要有機會,他真當皇帝。他的思想非常頑固,舊的思想,不是當代的思想”,“要說蔣經國對台灣有貢獻,我承認。蔣先生有什麼貢獻?蔣經國還留下點東西,蔣先生留下什麼?沒有。”

由此可見,當時的張學良對蔣家人是有著很多怨言的。

張學良不願意將自己的遺產留在中國台灣,這個不難理解,那為什麼不捐給大陸呢?

難道他對大陸也是心懷怨恨嗎?那倒沒有這麼嚴重,

2

.只是大陸是他的傷心之地,他選擇銘記內心但更希望無愧於東北人民。

晚年的張學良時常被人問起:

難道你就不想念東北家鄉嗎

?每次他都是動情地表示,自己做夢都想回到故土看一看,再回味一下遼闊的東北土地,再感受一下東北人家的煙火氣息,說道深情處,他眼含淚花一再強調:“

自己晚年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在百年之後可以落葉歸根,魂歸故土。

年輕時期的張學良

但奇怪的是:在張學良這種思鄉心切的情結下,

他卻拒絕了來自大陸的多次邀請

。當時大陸為了邀請張學良回國參與重要議會,還特意派了他當年的

副官呂正

前去美國邀請,更有東北大學校長聯名上百人請願,希望張學良歸國參與議事,而面對多次被邀請,他都一一回絕了。

張學良與呂正

一邊是思鄉心切想要落葉歸根,一邊是婉拒大陸名流的真摯邀請,晚年的張學良到底是出於何種考慮呢?

他在晚年接受美國采訪的回憶錄裏給出了一些解釋:

一方面,他在東北那邊並沒有太多的親朋好友了,有的只是留戀家鄉的那段回憶;

另一方面,

他雖然脫離了蔣家人的幽禁,但是出於一個特殊的政治人物考慮,他只要出現始在中國大陸,勢必要受到台灣當局的密切監視和限制。

因為張學良雖已不再是曾經的

陸軍一級上將

,但是他的腦海中始終掌握著國民党的重要情報,所以

對於台灣而言,是不可能輕易讓他回到大陸參加重要會議的。

1993年,東北大學聘請張學良先生為“”名譽校長

也正是有這樣的顧慮,張學良當年重獲自由後才毅然決然地離開台灣,遠赴美國夏威夷定居。國民党和張學良雙方都清楚,人身自由並不代表可以恢複之前的政治身份,

他離開台灣後始終無法以公眾人物立足於大陸的政治舞台。

更為重要的是,

東北的黑土地一直是張學良心中的一個傷疤

,他對自己的家鄉有著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愧疚和自責,自己的父親用一生守衛的東北三省,卻在自己的手裏變得苦不堪言。

當年面對日本發動的

“九一八事變”

,張學良選擇了聽從蔣介石的

“不抵抗”政策

,這無異於將自家國土拱手送予日寇,最終致使整個東北地區全部淪陷,這也造成了數百萬的東北百姓顛沛流離,民不聊生。

他也一度背上了歷史罪人的罵名,

他自覺已經沒有顏面面對東北家鄉的父老,所以他很難從遵循自己的遺願,再次回到自己的故鄉了。

改旗易幟的張學良與蔣介石

所以對於他來說最體面的方式就是百年之後可以落葉歸根,其他的奢望他不敢再想了。至於他沒有選擇將自己的遺產留在東北,就是感覺有過於炫耀的嫌疑,而且那樣也再一次重申了他在東北人心中的印象,這並不是他所希望的。

在張學良病逝前,張學良握著兒子的手,望著地圖上的東北,一時之間老淚縱橫,飽含深情地留下了一句“對不起,回不去了”。之後就帶著遺憾離開了這個世界。

按照張學良的遺囑,張家人把張學良“富可敵國”的全部遺產都留在了美國,大陸並未留有一分一毫。

張學良與家人

那麼,這位“少帥”在長達半個世紀是身陷囹圄,他的億萬財產又是從何而來呢?下面我們就來一一分析:

1.

張作霖雖不幸離世,但死後給兒子留下了金山銀山

很多人都知道,張作霖前半生都是靠著倒賣軍火發家致富的,他通過自己的軍閥身份,低價買入,高價賣出,一時之間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之後的張大帥還購置了大量田畝,然後將土地租出去,這樣一來又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後來

張家人憑借著油坊生意,更是賺得盆滿缽滿,當時的東北王張作霖可謂家財萬貫,

他旗下的糧倉,當鋪更是數不勝數,可見“東北王”的稱號可不是白叫的。

張作霖與張學良

當時

上海的《財政周刊》就曾發表“東亞富豪榜”,報刊顯示張作霖憑借著一點五億的家財穩居財富榜之首。

而當時的一點五億也是張作霖自己上報的資產,至於實際數目,那更是大到可怕。

據張學良晚年回憶,“你要知道我在東北的家產有多大,我沒講過。我在那個時候的錢,雖然不能說稱億吧,反正我有五六千萬家產。”

張學良能說出這樣的話,也算謙虛了,當時據坊間統計,張作霖還在世之時,張家現金、土地、藏品、加上各處開設的工廠,大大小小加起來至少超過

2.5億美元。

說到那些古玩字畫,有一些是張大帥在位時他人贈與的,而其他大部分都是張學良自己通過錢財珠寶求來的,因為當時的張家少爺對文玩字畫尤為喜歡。

他的藏品門類齊全蔚為大觀,單單古代書畫就有600多件,每一件都堪稱稀世珍寶,從魏晉南北朝到盛唐明清,幾乎所有的朝代的代表藏品都有涉獵,而且珍品孤品眾多,像吳道子,鄭板橋等人的真跡,都是視若國寶的珍品,歷史價值無可限量。

張學良舊藏 王翬《惜竹愛松圖》

而較為遺憾的是,這麼珍貴的藏品卻在日本人工攻占東北後,被日寇悉數掠走了。如果你現在去參觀日本博物館,你還可以看到裏面陳列著當年張學良珍藏的

王獻之的《舍內貼》、董源的《山水卷》等藏品

,說起來真的是讓人惋惜。

而諷刺的是,日本人為了“感謝”當時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特意留了一車金銀送到了張學良府上,其用意實在是太過羞辱和輕蔑。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使日本人霸占了張學良很多的財產,但是他剩餘的家底還是比較富足的。可是即便這樣,張學良還是選擇把最後的家底拿去“仗義疏財”。

從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後,他曾多次慷慨捐獻欠款和物資,全力贊助當時的工農紅軍。

amocity
amocity

  


1936年4月9日,他和周恩來在延安大教堂進行了會面,他深知陝北的中共中央經濟困境後,當即捐下了五萬銀元上交給中共中央。

張學良與周恩來

西安事變前夕,張學良為了支持紅軍抗日又贈送了二十萬法郎和四萬銀元,除此之外,這期間他向紅軍和中共捐贈的軍用物資更是數不勝數。

在這樣的幾番折騰下,張學良手裏的錢財基本上所剩不多。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聯手發動兵諫 ,逼蔣聯共抗日,震驚全國的“西安事變”就此爆發,而後張學良為表達歉意,親自把蔣介石送到了南京,而張學良一下飛機就被國民党囚禁了起來,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監禁竟然是半個世紀。

後來直到蔣家兩代人相繼離世,張學良才終於熬出了頭,1990年,90歲的張學良才正式恢複自由身份。之後他在台灣輾轉了5年,最後於1995年前往美國夏威夷定居。

值得一提的是,張學良在前往美國之前,集中變賣了不少的珍貴字畫,這些藏品除了他自己用錢財買來的之外,還有一些是國民党的的軍政人員寫給他的親筆信、

張大千、何世禮

等人也贈送過書畫詩詞、古今名家的印章等。

左起:張群、張大千、王新衡、張學良與徐雯波

而且就連蔣經國也給張學良贈送過親手繪畫的畫梅和畫蘭。要知道,蔣經國很少公開展示他的畫作,贈送就更不必說。所以,這一藏品十分珍貴。

按照張學良前往美國之前的描述,他除了些古玩字畫,其他的現金收入並不是很多了。

這麼仔細想來,他到底是哪裏來的巨額遺產捐給哥倫比亞大學的呢?

2.妻子的饋贈

其實除了張學良自己的家底之外,他在囚禁期間一直都有一位女人的傾囊相助,她就是張學良的

原配發妻於鳳至

於鳳至對張學良的愛達到了近乎瘋狂的地步,即便張學良在台灣軟禁時被迫與於鳳至離了婚,但是這都沒有妨礙於鳳至對張學良潮水浪打般的愛戀。

於鳳至

而且在於鳳至離世後,她還毅然地將自己的全部財產留給了我張學良。這份財產裏有於鳳至祖輩的富足家底;也有於鳳至靠著自己的打拼在美國賺來的大把鈔票。

所以張學良的錢一部分是他的老子當年留給他的金銀財寶,還有一部分是他的發妻於鳳至送給他的全部家當。

於鳳至是富商於文鬥的女兒,其家族資產頗為豐厚,後來她因為患上了乳腺癌不得已前去美國治病,最初的她得知自己患病備受打擊,後來她想到自己丈夫的囚獄生活,不禁鬥志被激發了,

她堅定的表示:“癌症何足懼,我要救漢卿”。

由於於鳳至本就有著極高的商業頭腦,在她治病期間,

她僅靠自己的投資和聰慧,就在房地產和股票行業裏大殺四方,一時之間在美國賺的盆滿缽盈。

張學良與於鳳至

但於鳳至賺這些錢不是為了自己,她每年都會給被囚禁的張學良寄去大筆錢財,就是希望張學良日子過得好一些,

她只有一個願望,就是死後能和張學良葬在一起。

張學良在台灣被軟禁期間,於鳳至一直在想方設法通過人際關系來營救張學良。在美國的時候,於鳳至多次走動關系,甚至

在美國的《紐約時報》上刊登了關於張學良的事情,就是希望憑借輿論壓力向蔣介石施壓,以求放了張學良。

然而她的這個舉動被宋美齡發現了。後來在宋美齡的壓制下,於鳳至的計劃不得而終。

可以說於鳳至的一生都是為了張學良而活,因為她對張學良愛得實在是太深了。她與張學良的婚姻雖然因為趙四小姐而結束,但她並未因此對趙四小姐懷恨在心,於鳳至在美國賺到錢後就直接買了兩棟別墅,其中一棟就是買給趙四小姐與張學良的,另外一棟才是供自己生活所用。

1990年,93歲的於鳳至在美國病逝,臨終前卻未能和張學良再見上一面。去世之前有記者問她:您怎麼不回到張學良身邊呢?於鳳至只說了七個字:“哪裏都去不得了”。

於鳳至可以為張學良犧牲了一切,但是她的愛連最後“死後同穴”都沒有換來,愛情本就是自私的,筆者無法評判,只羨慕張學良一生得此女人,實屬福命。

張學良選擇將遺產留給哥倫比亞大學

張學良之所以選擇將遺產留給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很大原因是因為他與哥倫比亞大學

唐德剛

教授交情深厚。而此前唐德剛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多年,他也專注於名人訪談實錄的歷史整理工作。

早在1989,唐德剛教授就赴台北專門采訪張學良,張學良也對唐德剛所寫的名人回憶錄十分贊賞,還請唐德剛為自己錄制了回憶錄,倆人自此也十分要好。

唐德剛與在張學良

而且哥倫比亞作為美國的頂級學府,其“漢學系”的成就也是享譽世界,就連李鴻章和慈禧太後都給哥倫比亞大學捐贈過遺產,加上哥倫比亞大學對文獻的管理十分負責和考究,張學良也相信他們會將他的遺產的珍貴資料都妥善保存。

綜合種種考慮,張學良最終決定將手稿、藏品等珍貴文物捐贈哥倫比亞大學。

事實證明張學良選擇的哥倫比亞大學確實很負責任,大學甚至專門為張學良的文物開設了專屬的陳列室,並且命名為

“毅荻書齋”

。裏面完好地保存了這張學良的筆記、來往書信、藏品等珍貴文物。

張學良與趙一荻

結語

其實張學良的選擇並無對錯之說,遺產本就是其政治身份導致了他的艱難選擇,而且他更多的是從政治和歷史價值上來考慮的,

像大多數所謂的愛國與否並不能等價衡量

。只是大批的珍品文物卻沒有留在國內,實屬遺憾;而張學良一生坎坷蹉跎,榮耀與羈絆伴其一生,最後仍舊沒有魂歸故裏,也許是他一生的遺憾與宿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