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藺相如完璧歸趙之後,趙國下場如何?語文課本上絕對不會寫的歷史


字體大小:
2022年2月14日 -
:       
 

老子曾說過“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每件事情都有兩面性,有利便有弊,看似完美的完璧歸趙,其實也有它的隱患,只是我們的老師從未提起罷了。

藺相如與和氏璧

戰國時期有位優秀的將領,他叫藺相如。藺相如是戰國時期趙國的一個大官,此人非常的聰穎有智謀,也忠於自己的國家,是趙國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藺相如有高尚的情商,更是擁有大智大勇,他識大體顧大局有遠見,藺相如他愛讀書,肯上進,他的愛國思想更是無人能及。

藺相如的一生可謂是光明磊落,令人敬佩。在澠池之會中他沉著冷靜,思維敏捷隨之應變,面對秦王的侮辱,他巧妙回擊,不僅讓他挽回了尊嚴,也沒有讓他丟失風度。在負荊請罪中,他深謀遠慮,不計較榮辱得失,更是把藺相如以國家利益重,顧大局識大體的高尚品德表現的淋漓盡致。

完璧歸趙的故事完璧歸趙是三年級時候學習的一篇課文,老師給我們講解了課文,也學習了其精神。在戰國時期有個國家是趙國,趙國有位將領名叫藺相如,他曾在趙齊戰爭中,帶領士兵大戰齊國,並戰勝了齊國,所以他被封為了上卿,並因此聞名於各個諸侯國。

趙王在位的時候,得到了一件寶物,是楚國的和氏璧,趙王可是愛不釋手,喜歡極了。但不知怎麼傳到鄰國國君秦昭王的耳朵裏。秦王便寫了一封信給趙王,說願意用15座城池換這塊和氏璧。聽聞15座池城,趙王是心動的,但又怕被秦王欺騙,最後池城沒得到,和氏璧也丟失掉,但是如果直接回絕秦國,又怕自己國家被攻打。

amocity
amocity

  


於是趙王表想派個代表去回複秦國,思前想後也沒想到誰能應付此事。有大臣便提議讓藺相如去吧,他是個勇士,有智有謀,他一定可以勝任這份差事。

趙王召見藺相如說了此事,藺相如聊了幾句關於此事的看法與建議,趙王也覺得他可以完成任務,於是便命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向西而去,會見秦王。

藺相如抵達秦國後,秦國沒有以禮相待這位使者,而是秦王坐在章台宮裏接見了藺相如。但是藺相如沒有因此丟失風度,而是非常恭敬的把和氏璧獻給秦王,秦王如玩笑一般接過和氏璧,更讓人氣憤的是他還把和氏璧傳給妃嬪侍從們看,根本就不把趙國看在眼裏,也沒有要給先前答應的15座城池的意思。

這時的藺相如非常氣憤,簡直怒發沖冠,但他依舊淡定的對秦王說此璧有瑕疵,我指給你看,就此從秦王手中奪過了和氏璧。藺相如拿著和氏璧,非常委婉的諷刺了秦國,並揚言說如果秦王逼迫他,他就連同和氏璧一起撞在柱子上。藺相如斜視著柱子,下一秒就要撞上去的樣子。

秦王怕這珍貴的和氏璧就此摔碎,他趕忙拿過地圖規劃這要送給趙國的15座城池。藺相如又怕秦王只是假裝給他規劃土地,秦國比趙國強大許多,硬碰硬定是趙國吃虧,所以藺相如便讓秦王同趙王一樣齋戒五天,並在朝堂上安設“九賓”的禮節,才能把和氏璧給他。秦王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便答應了藺相如的要求。

秦王雖答應了藺相如,但藺相如深知秦王的狡猾,便讓他的隨從帶著和氏璧回到了趙國。五日後秦王完成了藺相如的要求,就設宴席宴請藺相如,但藺相如卻說實在怕被騙,所以早已把和氏璧送回了,說秦王如果真心想得到和氏璧,那就先割了城池再說吧。故事的最後便是秦國沒有割地給趙國,趙國也沒讓秦國得到和氏璧。

藺相如的聰明才智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此人更是從古至今千年等一回的人才,對趙國國君的忠心更是讓人無從懷疑,任勞任怨也從未有過怨言,一心只期盼趙國能國泰民安,所作所為皆是為了趙國的安危利益,乃是難得一見的奇才。他的愛國主義情懷與精神是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的。

完璧歸趙並不完美

完璧歸趙看似非常完美,其實這件事情對於趙國的未來是非常不利的,老師只告訴了我們美好的前半部分,悲慘的後半部分卻被隱藏。根據《史記》的記載,從秦國回國後的藺相如,被大肆獎賞,升官進爵,趙國國君更是喜出望外。但是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喜悅並沒有持續太久。

amocity
amocity

  


被藺相如玩弄的秦王,豈能善罷甘休,他可是堂堂秦國國君,怎能讓別國一介微臣給戲弄,是可忍孰不可忍,他咽不下這口氣。於是便養精蓄銳,開始籌備怎樣攻打趙國,說時遲那時快,秦昭王立刻出動國家大軍進軍趙國。趙國國土被秦國占領,兩萬士兵全軍覆沒,僅僅是因為一塊小小的和氏璧。

因為這璧引發的禍端不僅如此,還有更嚴重的後果。秦趙戰爭也在此全面爆發,當時的秦國無論是綜合國力還是軍事實力,都遠遠高於趙國,攻打趙國根本不在話下。狼子野心的秦王其實早就眼饞這肥沃的中原大地,只是無奈找不到理由。而藺相如對他的愚弄,恰巧成為發起戰爭的導火索,讓秦王有理由攻打趙國,吞並天下。

是老師的的刻意隱瞞?

對於完璧歸趙的最終結局,老師從未跟我們提起過,似乎這種“報喜不報憂”的形態是老師教書育人的典範。因為他們是人民教師,他們是祖國辛勤的園丁,他們的職業道德不允許他們把不好的影響帶給學生。老師是陪伴學生時間最多的人,他們言傳身教,一舉一動都對學生有著極深的影響。

如果老師把完璧歸趙的後半段告訴學生,就無法起到教育學生該愛國以及要識大體顧大局的高尚品德。就像是在植物幼小時期,本應合理施肥澆水,可非要走極端,要麼旱死要麼澇死,那這就無法成長為一株優秀的植物,更是無法綻放美麗的花朵。所以教書育人同養育花花草草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同樣的,老師為了我們的茁壯成長,隱瞞了完璧歸趙慘痛的結局,但卻讓我們的誤會了歷史。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