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健康
字體大小:
2022年2月25日 -
:
"什麼是理想,革命到底就是理想,什麼是前途,革命事業就是前途,什麼是幸福,為人民服務就是幸福。"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短短的三秒對於漫長的人生而言不算什麼,但對於王傑而言,短暫的三秒卻足以推動他做出一項殘酷的抉擇——獻出自己的生命,保護其他的民兵。王傑的生命雖然永遠定格在了23歲,但他的精神,卻化成了歷史的豐碑,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軍人。
年少萌芽的英雄夢
1942年,王傑出生在山東金鄉的一個農民家庭中,王傑在家排行第二,上下共有五個兄弟姐妹,由於自家人丁眾多,伯父家卻難有孩子,因此,王傑從小就被過繼到了伯父家裏,成為了他的養子。
養父是教師出身,因此十分注重對王傑的人文教育,他給王傑買了不少書冊,供年幼的王傑閱讀,在這些書裏,王傑尤其喜歡看英雄畫冊,還時不時纏著養父給他講英雄故事。
1957年,王傑的家鄉遭遇了水災,人員撤離容易,但其他財產眼看著就要隨水沖走,王傑看著生產隊圈養的馬匹正在水中掙紮,心中一股英雄感油然而生,他不顧家人的阻攔,冒著生命危險搶救馬匹,他的英雄情懷,從那時就已經孕育了滿懷。這一置生死於度外,只為拯救民眾財產的行為,為他日後舍生取義的無畏之舉埋下了伏筆。
1961年8月,王傑從金鄉一中畢業後,應征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了一名工兵戰士,剛入伍的他,覺得工兵又苦又累,不如其他技術員來的威武,指導員察覺到了他的思想,於是推薦他閱讀《紀念白求恩》、《為人民服務》等文章,通過這些毫不利己、一心奉獻的英雄事跡,王傑扭轉了原先的想法,自此之後,他總將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在加入部隊後的每分每秒,王傑都在抓緊時間提升自己的個人能力,他刻苦鑽研,考上了一級技術能手。
面對每一次任務,他都堅定不移地實踐著自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誓言,面對危險的環境,他是第一個開路的先鋒;面對天降的災厄,他也奔走在救災的第一線;面對未知的危險,他無畏地成為"排雷"第一人。在部隊期間,他立下了兩次三等功,被評為"模範共青團員"。"哪裏有困難,哪裏最危險,哪裏就有王傑。"戰友們這樣評價他。
生命抉擇,英雄蒙冤
原本,王傑打算一輩子在崗位上發光發熱,為國為民燃燒一生,但變故卻發生得太快了。1965年7月,部隊駐守在邳州,受當時"地雷戰"的影響,王傑被派去給民兵地雷班授課演示。王傑知識紮實,人又細心,在他的教導下,一切都井井有條,然而,在進行最後一項教習——實爆示範時,拉火管突然燃燒了起來。
為了避免地雷帶來的大範圍殺傷,演習過程中都是用威力較小的炸藥包代替,但講授時民兵們圍的裏三層外三層,一旦發生爆炸,後果不堪設想。敏銳的王傑感受到了引線的異樣,在短短3秒的時間內,他毅然向炸藥包撲去,以血肉之軀抵擋炸藥的沖擊,保護住了身邊12名民兵和乾部的生命。
王傑在刹那間被炸得粉身碎骨,年僅23歲的年輕生命以這樣極其壯烈的方式消逝了。很快,王傑的事跡被報到了師裏,獲救的眾人眼含熱淚,講述了這一驚心動魄的英雄壯舉,但調查組的工作卻陷入了困境——拉火管為何會自燃?
百思不得其解下,調查組否認了王傑的英雄行為,僅僅將他的犧牲定性為一場違反操作規程而造成的死亡事故。更有甚者臆斷,王傑是想制造英雄救人的假象,以作為他入党的政治資本。
英雄背負汙名,舍生取義變成蓄意設計,王傑的汙名化讓被救的民兵乾部們義憤填膺,多次含淚上書為王傑辯白。調查組為了核實結果,調查了王傑的遺物,在他的遺物中,調查組發現了王傑的日記,一看就是一下午,再抬起頭來時,他眼中也蓄滿了熱淚。
王傑在日記中展現的高尚靈魂讓他感動不已。最終,在專家的鑒定下,拉火管老化失控的原因浮出水面,關於王傑的某些陰謀論猜想,被事實擊碎了,為人民付出了生命的英雄,終於洗刷了冤屈。
英雄展本色,浩氣傳千古
一切塵埃落定後,王傑被追認為中共党員,他也被譽為第二個雷鋒,事跡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王傑精神"引發了全國人民的學習。"一不怕哭,二不怕死"的口號響遍全國。在王傑的無畏之舉被爭相稱頌時,在他的家鄉,有一個姑娘仍在苦苦等待著她。
王傑在家鄉與一位叫趙英玲的女子曾有婚約,他的父母曾多次催促他回家結婚,但他卻以要在年輕時多為祖國工作為由,一再推遲了婚期。在他去世後,趙英玲無怨無悔地照顧了他的父母多年後,才在眾人的勸說下改嫁他人。
懷念王傑的不止有他的家人,1968年,為了紀念英雄,他的家鄉更名為"王傑村",金鄉、邳州也先後修建了王傑廣場、王傑中學等建築,永遠地懷念著他。
王傑受到了雷鋒、白求恩等仁人志士的啟發,心中燃起了英雄的火種,在他去世後,這份火種傳遞到了更多的人手中。當時被他救下的12人之中的民兵班長李彥清,在1973年組織埋雷活動時,為了拯救一名操作失誤的女民兵被地雷炸瞎了雙眼,在同樣的情況下,李彥清做出了與王傑同樣的抉擇——犧牲自己保護他人。
英雄雖已逝,浩氣永長存。他曾在日記中寫下:"為了党,我不怕進刀山火海。為了党,哪怕粉身碎骨我也心甘情願!"這份沉甸甸的諾言,用鮮血和生命實現了。
文/文史天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