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健康
字體大小:
2022年3月04日 -
:
倚天當房,以地當床。
人生在天地之間,從出生開始就產生很多物質和精神需求,物質需求包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精神需求是比物質需求更高級的需求。
根據馬克思主義"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定律,人需要首先滿足物質需求,通過身體的滋養支撐靈魂的升華。
現代社會的重要特征是文化大發展、物質大爆發,但是越來越多的人急於追求物質,欲望的深淵永遠難以填滿,而且整體的社會環境強迫年輕人犧牲精神追求,在物質漩渦中苦苦掙紮,特別是房子成為壓在年輕人身上的一座大山。
衣食住行之居住的意義
千裏來做官,只為了吃和穿。可見所有人都需要先平衡衣食住行幾個方面,穿衣是為了保暖,飲食是為了延續生命,出行是為了看看世界開闊眼界,而居住是為了保護肉身。
居住的意義尤為重要,因為人的肉身具有脆弱性,不如蝸牛或烏龜一樣天生有房子,也不像刺蝟一樣渾身炸毛,如果沒有房子為人遮風擋雨,人類很難在自然中存活下去。
從人類的祖先猿人開始,就已經學會尋找洞穴,在北京房山南郊的周口店遺址中,就存留著猿人居住過的洞穴,目前在陝西存在的窯洞是洞穴的升級版。
後來人們用草木和泥瓦在制造房子,清朝以及之前多是土木結構房子,如今到處都是現代性的水泥森林。
所有人都想擁有房子,沒有房子意味著沒有生活之根,也意味著處於流浪的狀態,居無定所是比家徒四壁更慘淡的人生。
中國老話常講"要飯也要有個挫棍子的地方",講的就是要有棲身之地,可以說動物也有自己的棲息之地,狡兔尚有三個洞窟。
人類居住相關的學問統稱建築學,建築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人們在自我營造的空間中延續著生命、傳承著文化、翻蓋著夢想。
父輩對住房的營造
目前在中國境內存在一些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建築,比如故宮的建築業已經歷了六百年的滄桑,有一些石塔歷經千年卻絲毫未倒。
古人對建築精益求精,比如我們熟悉的萬裏長城,在山峰之上綿延千裏,一塊一塊石頭緊密相接,很難想象當年民工經歷了怎樣痛苦的修建過程。
我們父輩一代,住房沒有嚴格要求,也沒有宅基地審批這一說,人們隨便在某處荒地上開墾,可以自定義找地方蓋一所房子,很多村落就是這樣自然而然形成的。
那時候經濟水平相對落後一些,建國伊始多為土房子,以東北地區為例,土房子的建造材料來自於泥土和茅草,將其制成一塊塊的土坯,用木塊架起房子的結構,最後用蘆葦編制屋頂,這樣的土房子需要每年都進行修補,防止落雨壓垮土屋。
後來經濟發展,磚瓦平房和樓座等更加堅固的建築形式相繼出現,如今城鄉一體化不斷發展,人們多居住在高樓林立的小區之中,人類的居住空間從平行化走向立體化。
可以說,父輩在居住上並不需要傾注太多經歷,而且以前村落實行互助建房模式,一家蓋房所有人都來幫忙,這是城市人難以想象的溫馨場景。
後來父輩們也多購買城市的商品房,不過20世紀末房價很便宜,房地產並沒有那麼火和那麼多泡沫,21世紀以來房地產成為人們心中的痛楚,幾萬元的房子早已變身幾十萬、幾百萬,很多年輕人只好面對高昂的房價望洋興歎。
房貸,壓在新青年身上的一座大山
前幾日聽拆遷戶聊天,提到農村房子動遷後,戶主獲得三套房,一套自己住,另外兩套分別給兒子和女兒。
幸運的小孩未出生就會獲得一套房子,當然這只是中國一小部分人的命運,大多數人還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獲得一套房子,結婚的婚房成了橫亙在婚姻面前難以逾越的鴻溝。
青年,特別是大城市的青年人,每天為了還房貸和車貸而不停地奔波,有些低工資的人需要拿出一多半的工資抵交房貸,年輕人不敢裸辭、不敢生病、不敢跟領導頂撞,甚至舍不得吃一頓像樣的晚餐!
年輕人其實並不想這麼累,但被社會推著向前跑,有些家庭為了一套房子傾盡一生積蓄,據最新統計,目前中國2000元以下月工資的人占9億,一多半的人沒有銀行存款,而老百姓的錢都哪去了?
其實都壓在房子和車子上了,掙錢不多的年輕人只好混入啃老的陣營。有些年輕人不但買不起房子,甚至租不起房子。
這是一個很嚴峻的現狀,以北京的租房市場為例,一間十多平米的臥室就需要3000多元,自己租吧價格太高,合租吧很難找到合拍的室友,更可怕的是有很多人的工資也不過5000-6000元。
向未來,居住現狀的改革
很多專家預測,房地產的泡沫不會持續太久,其實一些中小城市的房地產供應量過剩,很多房子無人居住,未來高層房子也會成為新型貧民窟,甚至一些房子會成為鬼樓。
因而居住現狀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這也是年輕人所希望到達的未來。
房子應該以國家調控的形式,適當地降低價格,只有當全體老百姓都買得起房子、住得起房子的時候,才是共享社會發展成果的時候。
去社會上看一看,還有很多人居住在破爛的房子中,還有很多年輕人卑微地在城市蝸居,蝸居限制了他們的想象力,也消耗了他們探索世界、創造生活的熱情。
青年強則國強,青年壯則國壯。我們並不是倡導讓青年人不勞而獲,而是讓他們擁有一個更好的生活期待。
在一個比較舒適的生活環境改造未來,如果中國青年還要再房奴的道路上繼續奔波,中國精力和中國精神也將被大大消耗。
文/十二風華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