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讀三國之楊修,收斂鋒芒,才是普通人最好的選擇


字體大小:
2022年6月07日 -
:       
 

學會閉嘴,學會沉默,低調,才是普通人的“王道”。

關於“楊修之死”,從前在世人眼中,都是他楊修聰明反被聰明誤,一次次猜出曹操的心思也就罷了,還一次次地到處顯擺。最後因為“雞肋”而被曹操所抹殺。這個歷來用於教育我們做人要低調的故事,現在被不少人所抵制,說這種思維是一種“奴性”思維。

楊修之死的故事

最初看到這種觀點的時候,自己就愣住了,但仔細想想,其實對於“楊修之死”,不論是過去的主流觀點,還是這種標新立異的觀點,似乎都沒有錯,只不過是不同處境,不同立場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而已。

老版本的楊修

不同的人眼中,有不一樣的“楊修之死”。

amocity
amocity

  


關於楊修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門上寫活的啞謎故事,一人一口酥的故事,還有各種猜字謎的故事,甚至直到最後讓他楊修丟了命的“雞肋”的軍令故事,無不顯示出楊修的才智,但對於楊修而言,可以說是成也因此,敗也因此。

曹操門上寫字

他楊修出身“四世三公”的楊家,他的母親是“四世三公”袁家的嫡女,身份之高貴,幾乎站在了世家門閥的頂點。所以很多人就說,以楊修的身份,家世,何必在意所謂的“為人處世”,何必要強忍心性,收斂鋒芒,他這樣的身份,在職場上囂張一點,顯擺一些自己的才智,有什麼關系,何必那麼的“奴性”。

影視劇中的楊修

對於楊修這樣身份的人而言,的確是沒有必要約束自己,刻意讓自己保持低調,就好像現代社會上的年輕人,家裏有車有房,生活對於他們而言,是有退路的,身上沒有壓力,也就沒有那麼多的憂慮,無欲無求,隨遇而安,本就不追求能從職場獲得什麼,完全沒有必要考慮什麼“克制自己”。

《新三國》中的楊修

而對於很多被生活各種打壓,沒有退路的人而言,在只能靠自己去打拼,去闖蕩的他們而言,在社會上,在職場上就需要處處小心,處處謹慎,少說乃至不說話,才是最好的選擇。收斂自己的鋒芒,去當陪襯,去當配角,不過是為了讓自己可以獲得更好的生活而言,這是普通人最無奈的現實。

學會閉嘴

amocity
amocity

  


其實,聰明如楊修,在自己被曹操殺的時候,其實早就已經看明白了。就連他自己都認為,自己死的算是比較晚的了,覺得自己比自己預料的活得長了許多。我沒有楊修那樣的才智,也沒有他那樣的家世背景,對於我這樣的人而言,楊修只能是反面教材。

楊修卡通形象

不要和老板搶風頭,更不要讓老板出糗。只有老板讓你露臉的時候,你再去顯擺,就好像曹操心情好,在門上寫個“活”字,讓大家猜謎語,你楊修可以顯擺,可以和曹老板互動。但後面漢中之戰,軍令“雞肋”的隱含意義,可不能亂說,結果就是導致曹老板硬著頭皮上去被劉備一頓教訓。另外,我以為,楊修的下場,也在時刻提醒自己,要少說話,世界上有很多事,都是看破不說破的,“雞肋”的意思,你看明白了,你懂,你就自己偷偷准備就好,你沒有必要到處去說。

隱忍,是一種韜晦

歷史上楊修被殺當然不是演義中的那個“雞肋”故事,更多的是因為楊修是曹植的人,曹操為了防止楊修日後攛掇曹植爭位置,把楊修先除掉了。而很有意思的一點是,楊修被清除的時候,似乎都沒有人站出來為他求情,至少在我的記憶裏,是沒有的。其實這也很明顯,楊修其人,處處“抖機靈”,顯示自己有才華,去凸顯其他人的“平庸”,你這樣自以為是,以為自己聰明,卻忘記了,世界上的聰明人,從來不止你一個人。

風頭無二時,其實也是把自己放在了眾矢之的。作為普通人,學會低調,學會收斂,認清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似乎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