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想進豪門不容易(二):劉姥姥遇貴人,“打秋風”有戲了


字體大小:
2022年6月12日 -
:       
 

上回我們說到,劉姥姥祖孫兩個進城找到了榮國府,經看門“太爺”的指點,又經一個小孩兒的引路,還算順利地找到了周瑞的門上。

這周瑞是王夫人的陪房,屬於娘家人,他們兩夫妻在賈府各領著一份管事之職,地位還是顯眼的。這一點從那個引路小孩的反應裏就可以有所了解。

劉姥姥向他打聽“周大娘可在家麼”,她是鄉下人思維,一是以為“周大娘”可沒幾個的,二是以為這裏跟她們那村子一樣,全村人抬頭不見低頭見,誰家住哪當然不用問,在不在家也是一清二楚。

卻沒料到,那孩子卻一下子說出五個可能的對象來:三個周大娘,兩個周奶奶。我猜裏面就有榮國府周姨娘的娘家人。

不管怎麼說,這是對劉姥姥的一聲提醒,這裏可比不得她們那村子,各行當有一定身份的人多得是。不過,劉姥姥補充了說是“太太的陪房周瑞”後,那孩子說:“這個容易,你跟我來。”這就表明周瑞一家在諸位周姓人家中更亮眼一點。

你可以說這只是因為周瑞家的房子很好找,但如果很好找,也就只需要“牧童遙指杏花村”就行了,不必小朋友引著去了;應該是周瑞家本身來往的人很多,小朋友們也都很熟悉。弄不好這個小朋友帶路不止一回呢。

這是側面。接下來我們再來正面看看周瑞家的(周瑞老婆)是什麼形象。她對劉姥姥來說很重要,能不能見著王家人就看她了。

amocity
amocity

  


聽到那孩子的叫聲後,周瑞家的“忙迎了出來”並問是哪位,一個“忙”字,在劉姥姥心裏產生的印象,大概如她印象中的王小姐時期的王夫人,“不托大”;而從周瑞家的這一面來看,除此之外,也許更重要的是她所從事工作養成的條件反射:她和丈夫是中層管理人員,位置承上啟下,誰知道來的是誰呢?

不過周瑞家的迎出來後,卻半天才認出劉姥姥來。

這其實很正常,一方面是農村人生活貧苦,風吹日曬老得快,不像她在深宅大院裏做事,保養得當,幾年未見一時認不出劉姥姥來,那實在不能怪她眼裏沒人;另一方面是她根本想不到劉姥姥會突然找上門來,搜索陳年舊跡也一時搜索不著她,難怪難怪。

況且,周瑞家的也對自己沒有第一時間認出劉姥姥來而作了自我解嘲:“你說說,能幾年,我就忘了。請家裏來坐罷。”僅就這“一嘲一請”,我就感到,這周瑞家的不是自抬身份勢利之人,劉姥姥今天上門有戲:舊交不能忘,而幾乎已忘的舊交上門,那肯定是有事相求——“無事不登三寶殿”,本是古今通例。

果然,周瑞家的按我國大人聊天模式說些“孩子長這麼大了”之類的閑話後,就切入正題,問劉姥姥:“今日還是路過,還是特來的?”

讀得出來,重心在後一句上。而劉姥姥的回答是:“原是特來瞧瞧嫂子你,二則也請請姑太太的安。若可以領我見一見更好,若不能,便借重嫂子轉致意罷了。”重心也在後一句上。

周瑞家的猜測劉姥姥上門是有事來找,不過摸不准是找她們夫妻倆,還是更高層級;而劉姥姥在確認是專程來找的同時,又明確要找的不止是她,而是王夫人。當然,劉姥姥說得婉轉,在突出“姑太太”的同時,又突出了周瑞家的關鍵性——不管是“致意”還是“見一見”,都得由她來“傳”和“轉”。

要說這周瑞家的,我覺得算得上是個既靈活又厚道的人。

靈活體現在她聽了劉姥姥此話,“便已猜著幾分來意”,不愧是久在老板身邊的人,察言觀色功夫到家。

厚道體現在以下四點:

一是她記著人家幫過她們家的忙,“昔年他丈夫周瑞爭買田地一事,其中多得狗兒之力”,也屬知恩圖報。

amocity
amocity

  


二是她也不想破壞自己與丈夫在劉姥姥一家心目中“有地位有本事”的形象,樂意要她“見個真佛去”,盡管這是借此“顯弄自己的體面”,明明通報引見之類的事不歸她負責,屬於虛榮心表現,但是一個人願意在劉姥姥這樣的貧苦老婆子那裏為了虛榮而幫她的忙,這樣的人是多多益善,能說不厚道嗎?

三是周瑞家的有一種“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的意識,就算是劉姥姥這樣身份階層明顯不對等,也不例外,況且劉姥姥後來卻真的反過來幫了賈府的大忙,周瑞家的簡直算是未卜先知。

四是周瑞家的並非形式化地應付了事,而是真心要劉姥姥能得點好處去:她告訴劉姥姥,現在王夫人已不太管府裏的事,管家的是她的內侄女、璉二奶奶王熙鳳,“今兒寧可不會太太,倒要見她一面,才不枉這裏來一遭”。

這真可謂推心置腹之言,為劉姥姥指明了關鍵所在:王熙鳳是掌實權的,要辦事,那是必見之人;要麼兩個都見,如果只能見一個,那也得是王熙鳳。事實證明,果不其然!

到這裏,劉姥姥過了進榮國府的第二關,找到了引路人周瑞家的,為進一步見到重要人物打下了基礎。暫且說到這裏,明天繼續聊劉姥姥見王熙鳳的過程。

朋友們對此有什麼想法,歡迎討論!

此處所有圖文,均為本人原創,不論深淺,只求用心。望朋友們評、贊、藏、轉,不吝支持,讓更多的朋友看到“陳想書語”,共讀經典,享受生活。

(網圖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