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秦始皇兵馬俑平均身高1.85米,這是否可證明秦朝人,比現代人高?


字體大小:
2022年6月17日 -
:     
 

秦始皇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自現世之日起,它就成了人們研究秦朝歷史的一個重要切入點。對於遊客而言,兵馬俑也是去陝西旅行時重要的打卡點。

不過,一些細心地網友在參觀兵馬俑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兵馬俑,為什麼看上去普遍要比現代人還要高呢,難道2000多年前的秦朝男子個頂個都朝姚明看齊?

根據測量統計,兵馬俑的平均身高在1.85米左右,其中絕大多數在1.8到1.9米之間,還有部分將兵俑甚至高達2米。

而根據國務院2015年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顯示,現在我國的成年男性平均身高不過167.1cm,女性則為155.8cm。即使是這個數據,反映的也是近些年來生活條件改善之後的情況,難道說現代人的身高,比先秦的古人還要低將近20厘米麼?

這種推測顯然不太合理,在一般人的印象裏,身高一般與遺傳、營養狀況有關。遺傳不用說了,完全是拼爹拼媽拼運氣,沒辦法改變,而營養狀況的好壞卻是後天的影響,一個人如果在成長階段能夠保證營養,那麼身高肯定比營養不良的情況時要高上不少。古代生產力落後,許多人連飯都吃不上,照理說他們的身高肯定比不過現代人才對。

事實也的確如此,通過對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遺骨的分析,專家們發現這些墓主人的平均身高在1.7米左右,聽上去似乎比現代人高一些。不過先不要急,這些只是墓主人的身高,他們養尊處優,營養良好,身高自然比普通人高一些。

秦雖然在獻公元年廢除了人殉制度,但直到統一六國後,這種恐怖的活人殉葬制度才徹底淡出人們的視野。考古學家對墓穴旁邊的人殉坑中骸骨也進行了測量,這些殉葬者大多是奴隸和戰俘,他們的平均身高只有1.6米左右。

amocity
amocity

  


相比秦始皇兵馬俑,這些數據可能更接近秦朝人的平均水平。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兵馬俑為什麼沒有不符合當時人們的實際身高呢?

最直觀的因素,可能與兵馬俑的軍靴和發簪有關。如今咱們現代人已經不流行發簪這種束發的東西了,但古人可不一樣,仔細看一下兵馬俑的裝扮就會發現,這些兵俑無論是數量最多的武士俑,還是軍吏俑或者最威武霸氣的將軍俑,頭上都頂著高高的發簪,而軍吏俑和將軍俑還額外佩戴長冠,這些額外的附加物就讓這些俑的身高增加了至少六七厘米左右。

頭上是這樣,兵馬俑的腳底下也配有“無敵增高鞋”,比如出土於二號坑東部的跪射俑,腳底下就踩著一雙幾乎和女性松糕鞋差不多厚的“方口齊頭翹尖履”。單單是這兩項,就足以讓這些兵俑增高十多厘米了。

除了軍靴和發簪以外,兵馬俑本身的裸高也的確經過一定的“藝術加工”。

我們在參觀兵馬俑坑的時候,往往不會感察覺到兵俑高度的問題,這是因為在高處往下看是俯視,本來就容易把東西看小。如果將這些兵馬俑造的和常人一般大小,那經過視覺的縮小,這些兵馬俑就會顯得有些小家子氣,沒有一丁點氣勢。

要知道,這些兵馬俑本來就是秦始皇為自己安排的“皇陵近衛”,他希望在自己死後依舊能依靠他們在地下稱王稱霸,這樣一支軍隊在體格上自然要超乎常人了。因此,在制造這批秦俑的時候,盡量把他們造的高大一些,也就不稀奇了。

amocity
amocity

  


另外,前面我們雖然說秦朝人的身高平均在1.6米左右,可畢竟這只是平均身高,即使是古代,一米八一米九的大高個雖然少,但也不是沒有,比如山東焦家古墓遺址中,就出土了多具身高在一米九到兩米左右的男性遺體。

冷兵器時代的軍隊對體格有著更嚴苛的要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士兵們比老百姓的體格都要強壯一些很正常,而即使是被招募進了軍隊,一條身高八尺的魁梧大漢絕對比身材矮小者更受歡迎。

像北宋時期,趙匡胤在整編軍隊時,就明確要求把那些高大威猛的士兵收編進禁軍系統,而剩下的老弱病殘則被歸入廂軍。與宋朝禁軍相比,秦朝對於這些軍士的選拔更加嚴格,《荀子.議兵》說:“齊之技擊,不可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敵秦之銳士”。也就是說,在荀子眼中,秦軍的戰鬥力在齊、魏、秦這三個強國中仍是最強的。

這些“秦之銳士”如此,秦始皇親衛的選拔只能更加嚴格。想想看咱們國慶閱兵時那些整齊劃一的解放軍戰士,再想想除了臂展、身高以外,就連臉型、脖長乃至肩寬都有嚴格要求的天安門國旗護衛隊,我們就能理解這些士兵招募的標准到底有多高了。

所以,經過精挑細選的始皇親軍即使不是個個一米七八,至少在體格上絕對算是百裏挑一的水平。在這一前提下,制造兵馬俑的工匠們為了美觀和威武,再進行一下美化也就無可厚非了。

總的來說,秦始皇兵馬俑的身高,是為了視覺效果所做出的“微調”,但如果要是把這種數據當作古人的平均身高,倒有點不符合實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