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字體大小:
2022年7月22日 -
:
李衛在清朝時期擔任過兵部尚書、直隸總督等職務,實際上並不算權臣,雍正一朝,年羹堯、張廷玉、鄂爾泰等人才是權臣,李衛等人只能算作第二梯隊。
打一個比方,隨口一問道光朝的兵部尚書、直隸總督誰知道都是誰呢,李衛之所以有名,還是在於他是雍正朝的官員。
雍正一朝的確折騰出來不少的事,所以,雍正朝的官員明顯比其他朝的官員要出名一點。
本文就來講講真實歷史上李衛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又是什麼樣的結局,他的後來又是什麼樣的結局。
歷史上真實的李衛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在上個世紀末,這個世紀初,連續爆火幾部關於李衛的電視劇,如《雍正王朝》《李衛當官》等,使得李衛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所不同的是,歷史上的李衛並不是影視劇中描述的那樣,以乞丐出身而受到重用的,正史上李衛出生於康熙二十六年,由於小的時候不喜歡讀書,也沒有什麼文化,其當官也並不是走的科舉之路。
最後家裏出錢給他捐了一個官,明清時期流行“捐資入仕”算是給有錢有勢的子孫謀一個出路,由此可見,李衛的家庭並不是普通家庭,應該是較為富庶的人家。
但是李衛的行事風格到真像影視劇中表現的那樣,做事不拘一格,勇於任事,敢於辦事,不按常理出牌,李衛也是典型的實乾型人才,從而獲得雍正皇帝的賞識。
康熙晚年縱容官場腐敗,導致官員不願乾實事,等到雍正即位的時候,迫切的需要改變這樣的情況,因此雍正選賢任能,使得捐納出身的李衛被破格提拔。
雍正元年任命李衛為直隸驛傳道,後來改任雲南鹽驛道,雍正二年升任為布政使,掌管一省錢糧賦稅和鹽務。
雍正三年提拔其為浙江巡撫,雍正四年兼任兩浙鹽政使,雍正五年升任浙江總督,成為名副其實的地方大員。
雍正七年加兵部尚書,雍正十年署理刑部尚書,授予直隸總督,直隸總督是地方總督中地位最高,地點又在京畿附近,可見雍正對其信任。
歷史上李衛最後的結局是怎樣的?
在雍正年間備受重用的李衛,在雍正去世後就遭到了冷遇,當時李衛多次給乾隆建言獻策,都遭到了拒絕,乾隆在位初期還是仰仗張廷玉、鄂爾泰等人,李衛自知非科舉出身,遭到了乾隆的歧視。
乾隆年間,也並未重用李衛,在為雍正辦事的時候,李衛也得罪了很多人,在新朝不被重用,遭受的壓力肯定也很大,可想晚年的李衛可想而知內心有多抑鬱,
乾隆三年的時候,李衛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一歲,乾隆當時按照總督的規格進行祭葬,上諡號敏達。
乾隆五年的時候,入祀賢良祠,當時乾隆對李衛的評價還算肯定:“才優乾練,實心辦事,封疆累任,宣力多年,勇往直前,無所瞻顧”。
乾隆五年可以算作乾隆執政的一個實習期,在之前,乾隆因為即位太突然,准備不足,因此還要倚重雍正留下的班底,等到乾隆五年的時候,翅膀也硬了,當然逐漸開始卸磨殺驢。
當然,李衛比張廷玉和鄂爾泰等人的幸運之處,也正是他早死了,晚死的話,說不定還會受到乾隆的政治刁難,張廷玉與鄂爾泰都沒能逃脫。
但是,你人雖然沒了,未必會放過你的名聲,乾隆南巡的時候,就曾下諭說:'李衛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驕縱,初非公正純臣。讬名立廟,甚為可異!',命人將李衛在西湖花神廟的神像給燒毀了。
乾隆四十五年的時候,乾隆甚至直言,李衛若還在世,必將其定罪究治。
李衛的兒子是一個什麼樣的結局?
李衛一共五個兒子,他們分別是長子李星垣,次子李星聚,三子李星燦,四子李星宿、五子李星福。
李衛長子:李星垣
李星垣也是李衛兒子中最出色的一位,如果李衛不是死的太早,或者說雍正不是死的太早,李星垣肯定會有一個不一樣的人生,在李衛去世後,乾隆對李星垣基本處於放任不管的態度,一直到乾隆十四年,李星垣被授予陝西興漢鎮總兵,官階為正二品,據說後來做到兩廣總督的位置,也還算不錯,雖然沒有企及到李衛的高度。
因為後來乾隆也不待見李衛,後來李星垣因為貪汙,被判了一個斬監侯。
李衛次子:李星聚
在清朝時期,雖然當官的主流方式是科舉,但是也可以依靠父親的蔭封得到一個官職,李衛的官那麼大,自然也會給兒子好處,李星聚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參加國子監考試,後來擔任知府,估計也是受到乾隆對李衛評價的轉變,最後沒有再升過官。
李衛三子李星燦,四子李星宿、五子李星福
李衛其他的兒子也都或多或少都粘了李衛的光,三子李星燦,被授予州判的官職,從七品官階。四子李星宿,曾擔任浙江嘉興、陝西同州兩地知府,後升任四川東道補授湖北督糧道,仕途就此終結。五子李星福,授予兩江後補四品都司的身份。
當然,到了李衛的孫子輩,幾乎就沒有再出大官了,李衛終究不是科舉出身,不是以儒家學說傳承下來的,代代都得當大官的思想,在子女教育問題上不行。
這也算是人們喜歡李衛的地方,違背傳統,不拘泥於束縛,所有愛寫家書、家訓的人,子孫的確都當了大官,但是人品好的,真不知道有幾個。
我十分欣賞三國裏面曹操在煮酒論英雄時的霸氣,他跟劉備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當時天下英雄豪傑很多,袁紹、袁術、劉表、孫策、公孫瓚等等人物,曹操只承認劉備,那就是因為,只有曹操和劉備是白手起家!
理不多說,大家悟一悟吧!
參考文獻:《中國通史》,《清史稿》,《清實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