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化
字體大小:
2024年11月22日 -
:
原創
作者:八怪娛V
1972年1月16日,湖南長沙的馬王堆一號大墓正在進行緊張的考古發掘工作,這個墓穴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利蒼夫人的墓葬,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辛追夫人之墓”。
考古專家們面對辛追墓中的眾多陪葬品,感到十分的震驚。因為其中的部分隨葬品是當時考古界從未見過的文物。比如,其中的一件素紗襌衣,由蠶絲制作而成,長1.28米,重量僅為49克,也就是說這件衣服只有一枚雞蛋的重量。從這件文物我們就可以看出這個墓穴的珍貴和罕見。不過,更讓人感到震驚的還是在打開棺槨時,人們發現埋葬了兩千年的辛追夫人的屍體竟然保存得完好無損,甚至連皮膚都具有彈性,這不得不說是考古界的一個驚天發現。而就在人們打算將辛追屍體從棺木中取出的時候,問題出現了。
辛追的屍體全都泡在一種褐色液體中,如果徒手搬運,那麼很有可能對屍體造成無法估量的傷害。就在專家們犯難時,考古隊中一個“土專家”站了出來,說他有處理的辦法。而這位“土專家”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任全生。他提出了用五夾板斜插進辛追屍體的下方,這樣就可以將其抬出而不破壞屍體,這一觀點得到了在場專家的認可。那麼,為什麼任全生這樣一個“土專家”比專業考古工作者還要厲害呢?這就要從任全生的經歷說起。
▲自幼家貧,走投無路成為“土夫子”
之所以說任全生是一個“土專家”,是因為他並不是專業考古出身的,而是盜墓出身。並且是當時盜墓界南派的領軍人物,號稱“關內第一人”。
不過他從事盜墓活動絕非自身意願,實在是走投無路下的迫不得已。民國時期,軍閥割據、民不聊生,百姓們大多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任全生也不例外。他自幼家貧,好不容易結了婚有了孩子,本以為通過自己的奮鬥可以讓老婆孩子過上較好的生活,但是天不遂人願,老婆和孩子相繼生病,自己努力攢的一點家產卻不夠給老婆孩子看病,就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聽說盜墓可以賺錢,而且還是大錢。所以為了給老婆孩子看病,他便在一位同鄉的帶領下成為了一名“土夫子”。
▲善於總結,成為南派盜墓行業的領軍人物
“土夫子”本來是湖南地區對那些以賣黃泥為生者的俗稱,他們對土層的研究極為高超,隨著他們中越來越多的人從事盜墓行業,所以“土夫子”一詞逐漸演變成了對於盜墓賊的一種稱呼。其實中國自有墓葬開始,“盜墓賊”這一職業便也隨之產生了,並且在發展中盜墓界還分為了“北派”和“南派”。北派有遼沈幫、洹洛幫、關中幫等,常用工具為“洛陽鏟”;南派包括長沙幫、江寧幫、嶺南幫等,常用工具是“短柄鋤”。
在盜墓技術上,北派和南派之間也有不同,北派主要依靠洛陽鏟進行定位和勘探,所以依靠工具多一些;而南派由於地處在潮濕、地勢起伏大的地區,所以他們不能單純地依靠工具,還要講究“望聞問切”的技術。所謂“望”,就是指看墓穴周圍的風水是否屬於“藏風得水”,如果風水好,那麼多半就是大墓;“聞”則是指對挖出的泥土進行辨別,經驗豐富的盜墓賊抓一把泥土聞一聞就知道這個土是老土還是新土;“問”就是向墓葬周邊的村子裏人詢問,看村子歷史上是否出現過著名人物,如果有,那麼一般都是大墓;最後一個“切”,就是對盜洞進行定位,盜洞離墓室的距離越短說明“切”的技術越高。
而任全生在和同鄉一起盜過幾個大墓之後,也掌握了一些經驗。不過與其他人不同,任全生十分善於總結,他把每次的盜墓經驗都做詳細記錄並認真反思。久而久之,他“望聞問切”的技術就變得十分高超。比如,他抓一把土聞一聞就基本可以判斷所埋之墓的年代,對盜洞的定位每次都是最短最安全的地方,這些都讓其他盜墓者欽佩不已。於是,漸漸地他成為了南派盜墓界中響當當的人物。
▲金盆洗手,“子彈庫”楚墓令他後悔不已
任全生在盜墓界出名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技術高超,還是因為他曾經參與了長沙東南郊子彈庫楚墓的盜掘活動。1942年,任全生和李光遠、蘇春興、胡德興等人對提前勘探好的長沙識字嶺與左家公山之間的子彈庫古墓進行盜掘,在這次行動中他發揮了自己的高超技術,當頭鑿穿了8米多深的封土和木棺槨層,而當槨層破碎的一刹那,一股刺鼻的硫磺氣體沖天而上。不過這些氣味對於任全生等人來說,都已經很熟悉了。只見他們熟練用火把將氣體點燃,大火直沖而上,不一會兒,棺槨裏的硫磺氣體就被消耗殆盡了。
隨後,他們就開始對墓室進行盜掘,在所盜掘的寶物中有一件“楚帛書”地位十分獨特。它不僅記載了楚地流傳的神話傳說和風俗,還包括了陰陽五行、天人感應等方面的思想,是一件極具研究價值的珍貴文物。不過由於任全生等人並沒有多少知識,只是簡單地認為那些銅器、漆器更值錢一些。於是在出手這些文物時,將楚帛書當作贈品送給了買家。這件楚帛書後來被美國人從文物收藏家蔡季襄的手上騙走,至今流落海外。
而當任全生得知楚帛書是一件國寶,而且已經流落海外時,他後悔不已,因為他覺得自己即使是盜墓賊,也是中國的盜墓賊,不能將中國的文物賣去國外,所以自此之後,他便金盆洗手,退出了盜墓行業。
▲術業專攻,建國後聘為考古“土專家”
建國之後,由於我國的文物眾多,可考古專家卻寥寥無幾,所以在進行考古發掘工作時,缺乏專業的人士進行指導。因此國家為了做到人盡所用、物盡所用,對一些土夫子采取了寬大和利用的政策,而任全生也在此行列,他通過自身的技能成為了考古工作隊的技工。
其實在對辛追墓進行發掘時,任全生做出的貢獻還有許多,比如,考古隊在對辛追夫人墓進行深挖的時候,就遇見了考古專家們最不想看到的東西,“兩方一圓”三個盜洞赫然出現在考古隊的面前。看到這裏眾人的心裏涼了半截,因為有盜洞就很有可能意味著他們進行發掘的這座古墓已經被盜墓賊光顧過了。就在眾人猶豫還要不要挖的時候,任全生給眾多考古專家做了分析。
他說:“凡是盜洞往往都是古圓近方,我看那兩個方的不超過50年,都沒有盜到底。那個圓的可能元代之前就已經出現了,盜成了啥程度,我也吃不准”。聽了任全生的話,眾位考古工作者才稍稍安心。事後也證明了任全生的判斷,這三個盜洞果然都沒有打到底,墓中的文物都還在,可見,此時任全生的已經真正能夠稱得上是“土”專家了。此後,在他的提議和幫助下,考古隊又對子彈庫楚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果然又發現了一件稀世珍寶——《人物馭龍圖》。
縱觀任全生的一生,年輕時因為生活所迫誤入歧途,不過好在他迷途知返,最終才能有機會為党和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這不得不說是他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