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化

夏朝都亡了,商朝頻繁遷都究竟躲誰?考古顯示:商朝避的並非洪水_政權_國都_時期


字體大小:
2024年12月02日 -
:     
 

原創

作者:鴻講古今史

前言

首都作為國家權力的象征,無論是在現代還是在過去,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它是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及文化中心,絕大多數時期也是國家的經濟中心,但其最重要的作用,便是在某種程度上象征著一個政權的存亡。

劉邦率軍逼近鹹陽,子嬰投降,標志著秦朝的滅亡;1368年,朱元璋率軍攻破元大都,標志著元朝統治時代的結束;近代社會中,中國人民解放軍於49年解放南京,標志著國民政府在大陸的統治結束。

可以說,一個政權的首都被攻破,便標志著其政權也就搖搖欲墜甚至不存。也正是因為首都亦或者說國都的地位與作用顯著,因此無論是古代還是當今,對於國都的選擇都非常慎重,基本上確立便不會更改。

amocity
amocity

  


但觀察我國古代歷史,便會發現商朝是一個非常奇葩的存在。在《尚書序》中,商朝是“自契至於成湯八遷”,而在張衡的《西京賦》中則說“殷人屢遷,前五後八”……夏朝都已經被滅了,為何商朝還頻繁遷都呢?

常規原因下遷都的理由

雖然首都極為重要,但中國歷史上也並非沒有遷都例子,從中我們可以歸納出幾點原因。

延續政權存在

在我國歷史上,比較典型的遷都都與戰爭相關。周幽王因荒淫無道為臣民所不容,申侯引犬戎攻破鎬京,導致周平王東遷洛邑,方才延續東周的統治。

遷都,是為了讓曾經的政權繼續以國家政權的形式存在。西晉被石勒所滅,司馬睿於南方建立東晉政權;安史之亂後,長安被攻破,李亨在靈武即位,當時的靈武也就短時間充當了大唐的國都;而靖康之變,女真攻破汴京,北宋滅亡,而後趙構所建立的南宋政權決定定都杭州,是為臨安。

由此可見,只要政權的國都還在,政權就不算真正的結束。因此,在極端的戰爭情況下,為了國家與政權的存亡,遷都成了不可不為之舉。

不過,除了此種情況之外,亦還有其他原因。

維系政權穩定

這一原因的最主要代表,便是明成祖朱棣。朱元璋於南京建立大明,其首都也在南京。但靖難之役朱棣攻破南京之後,卻開始著手遷都一事,寧願耗費無數人工物力,等待十幾年的時間,也要將首都由南京遷到北京,便是出於維系政權穩定的目的。

當時,作為一個“反賊”,南京舊臣反對者不少,而朱棣常年在北京鎮邊,南京勢力薄弱,因此為了減輕自己的政治壓力、鞏固政權,便思考著回到自己的快樂老家。

同樣,元朝雖然被滅,但蒙古勢力仍存,依舊威脅著大明政權的存亡。朱棣一生征伐蒙古,南京遠在江南,令他無法放心北部邊防,因此決定遷都,將北方情況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地下。

不過,從對商朝的記載來看,似乎上述兩種原因都無法解釋其頻繁遷都的原因。根據考古來看,或許能為我們帶來一個合理的解釋。

商朝頻繁遷都

商朝五百多年的歷史之中,其遷都的頻繁程度,是周朝好幾倍。而與其之前的朝代夏朝相比,更是顯得“不安而躁動”。

畢竟據《竹書紀年》記載,夏朝從太康到滅亡,根本就沒出現挪窩的現象。而商朝在還沒正式建立之前,便已經遷都八次,即使建立之後,還屢次遷都,直到盤庚遷殷之後,都城才真正地定了下來。

那麼兩百多年的歷史中,商朝遷都多達十多次的原因是為何呢?

在我國上古時期,流傳了許多治理水患的故事,女媧補天是因為天地之間盡被洪水淹沒,其實質仍為治水;而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更是治水的典範。

到了商朝時期,水患災害仍然明顯。而無論是如今還是社會生產力低下的幾千年前,人類在天災面前同樣脆弱,因此躲是最好的一個選擇。

也正是如此,祖乙在位時期,商朝發生大水,他將國都從相遷到了耿;而剛到了耿不過一年,耿又遇到洪災,無奈之下只能再次遷都到庇。由此可見,洪水確實是影響商朝遷都的原因之一,但若將其歸為全部因素或者主因,似乎又太武斷。

考古發現的另一原因

殷墟曾出土了武丁時期的甲骨文,上面卜辭所寫為“洹其乍茲邑禍”,即洪水災害已經蔓延到了國都,但武丁並未選擇遷都,畢竟我們都知道自盤庚之後殷墟便是商朝的固定國都。

而且,在已知的商朝歷史之中,盤庚遷殷之前,僅有祖乙時期出現了洪水。但在盤庚之前,卻已經經歷了十多次的遷都,這些都是為何呢?

這裏便要涉及到第二個知識點,即商朝五百多年的歷史,有四百年都在打仗。

amocity
amocity

  


考古發現,被認為是夏朝都城遺址的二裏頭,出土的文物基本上都是禮器;早商時期的鄭州與偃師出土的青銅器中,武器比例便達到了百分之十五。

而作為晚商文化代表的殷商遺址,出土的兵器文物已經高達百分之七十的比例,由此可見,商朝是一個並不安分的朝代。

可是商朝好戰,與遷都又有何聯系呢?《史記》曾記載:

“仲丁即位,自亳遷於囂,河亶甲整即位,自囂遷於相,祖乙勝即位居庇,南庚自庇遷於奄,盤庚即位自奄遷於北蒙,曰殷”。

從這句話,能大致看出商朝的遷都歷程。農耕文明向來是遷向更適合發展的地區,但商朝的遷都路線卻明顯與之不符。

而後,《史記》又記載:

“殷道衰,諸侯或不至……太戊使殷複興,諸侯歸之……河亶甲時,殷複衰……祖乙時殷複興……帝陽甲之時,殷衰……”

這兩段話若放在一起對比,便會發現商朝興衰迭起與其遷都歷程相吻合。而他們的興盛,又與戰爭掛鉤。如仲丁遷都之後,便對藍夷地區進行征伐;南庚遷奄後,又“征丹陽戎”……由此可見,遷都之後,便迎來了戰爭。

而這頻繁的戰爭,也與考古發現的兵器不謀而合。不尋常的遷都路線,每次遷都之後必伴隨著戰爭的產生,商朝留下的大量兵器,都將商朝遷都的原因指向了戰爭。

為了更好地與周邊作戰,商朝主動選擇了遷都。

尾聲

商朝作為我國的第二個朝代,距今已經非常遙遠。在寥寥言語之中,我們無法看清五百多年商朝的詳細內容,但我們相信,考古的發現,會將這個朝代以更詳細完整的方式呈現在我們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