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化

嫦娥究竟什麼來頭,為什麼漢朝普遍相信嫦娥奔月?考古揭開謎團_仙丹_故事_劉安


字體大小:
2024年12月14日 -
:        
 

原創

作者:禾西史說

每當中秋團圓,抬頭望月的時候,老一輩都會跟新一代的人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故事裏的嫦娥吞吃了後羿的仙丹飛升到了冰冷的月亮之上,生生世世與玉兔孤苦度日。

然而,在後來的考古發現中,嫦娥奔月的故事在最早的時候與後羿沒有關系。

一、嫦娥奔月

在很久很久以前,十個太陽神鳥出現在天空中,將大地烤得一片通紅,寸草不生。

amocity
amocity

  


嫦娥的丈夫後羿是個心系百姓的首領,於是就帶著他的神弓登上了昆侖山,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在打算射下最後一個太陽的時候,意識到沒有太陽大家就會陷入黑暗之中,他放下手中的弓箭並命令太陽從此以後要東升西落,造福百姓。

後羿射下太陽的事跡讓老百姓十分感動,嫦娥自己也是一個時常接濟百姓的善良女子。昆侖山上的西王母知道此事後,特意將長生不老飛升成仙的仙丹賜給了夫妻倆。

嫦娥和後羿十分恩愛,相約著等到時機適合再吃仙丹,就將仙丹先收了起來。西王母賜長生不老丹的事情被一名叫逢蒙的人知道了,逢蒙也想得到仙丹位列仙班,可他卻是一個陰險狡詐之人。

為了得到仙丹,逢蒙故作真誠拜後羿為師,屢屢尋求機會偷取仙丹但都失敗了。正巧這天到了八月十五,後羿出門了。逢蒙看著家中只有嫦娥一人,歹意又起,趁著月黑風高拿著劍就往嫦娥家中逼迫嫦娥交出仙丹,嫦娥不願,周旋之間將仙丹一口吞了。

吞下仙丹的嫦娥飛了起來,一路飛到了月亮之上。後羿回家看不見妻子,抬頭看月亮才發現自己的妻子正獨自在月宮之上看著他。嫦娥看到自己的丈夫也非常難過,天天以淚洗臉。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嫦娥,就在八月十五這一天做月餅拜月,祈求團圓。

這是教科書對嫦娥奔月這個故事的講述,這也是人們最耳熟能詳的關於嫦娥奔月的故事。

但在漢朝的時候,故事並不是這樣的,嫦娥並不是個美麗善良的女子,反而是個心機女。

二、漢朝時期的“嫦娥奔月”

在漢朝的時候,嫦娥奔月的故事出自《淮南子·覽冥訓》一書中。

《淮南子》的作者是漢武帝劉徹的叔叔劉安,也就是發明豆腐的那位漢朝的淮南王,後來因起兵造反被劉徹滿門抄斬。

在劉安所寫的《淮南子》中,關於嫦娥奔月的描述是這樣的,“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

他筆下的嫦娥,原名叫姮娥。她並非是一個善良的女子,而是一個偷偷瞞著後羿盜取仙丹自己吞下,獨自升仙,拋棄丈夫的自私女人。

東漢時期的高誘認同了劉安的說法,他也認為嫦娥是私自盜取後羿的仙丹服下,才得以升仙的,還將嫦娥稱為月精,並非神仙。

不僅僅是高誘,在當時的漢朝很多人都相信嫦娥奔月的故事。這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

《淮南子》是劉安以黃老之術為基礎寫的道家學說的著作。劉安想當皇帝,於是就利用《淮南子》一書制造輿論,吃仙丹得道成仙的故事自然就廣為流傳了。

在信息並不發達的古代,故事傳著傳著就會變味,又由於當時的皇帝劉徹想獨尊儒術,也招攬了一批文人制造輿論,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口口相傳之間就與原著有了差異。

受儒家學說“仁愛”的影響,老百姓更願意相信真善美的故事,所以劉安筆下自私自利的嫦娥慢慢地變成了一個漂亮心善、心懷天下的女子。

由於《淮南子》在當時社會的流傳度非常廣,且漢代的墓葬中多有發掘出刻畫有嫦娥奔月形象的文物,很多人以為嫦娥奔月的故事就起源於漢朝。後來新的考古發現中證明,並非如此。

三、考古中的嫦娥奔月

嫦娥,在古代她的名字其實叫姮娥。在最早的時候,她也不是大美女,而是一只蟾蜍。

1993年,湖北省的考古工作者在江陵王家台秦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簡。經過多番清理和研讀之後,發現在《歸藏》一文中竟有關於嫦娥的記載。而秦墓裏的這批竹簡屬於戰國時期的文物,也就是說起碼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存在嫦娥奔月的故事了。

amocity
amocity

  


《歸藏》中《歸妹》的卦辭顯示,“

昔者恒我(姮娥)竊毋死之藥於西王母,服之以(奔)月。將往,而枚占於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恒我遂托身於月,是為蟾蠩。

在這一版本的故事裏,根本就沒有後羿的出現,嫦娥是自己去偷了西王母的長生不老藥。在服食之前還算了一卦,卦象顯示“吉”,嫦娥才將丹藥吞下向西飄去飛向了月亮,最後成為了一只蟾蜍。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也可以對嫦娥的來由有所了解。

首先是占卜卦象。在戰國之前,在做任何事之前人們都習慣以占卜來斷定的事情的凶吉,看此事能不能乾。而在當時從事占卜的活動中,恰恰有一個角色與嫦娥有關。

那就是專門在祭祀活動上跳巫舞的女祖,巫舞在甲骨文中以“工”的象形字出現,代表的意思是“恒”;而“娥”在甲骨文中則是指祭祀中的女祖。

嫦娥的原名叫姮娥,按照甲骨文的解釋,那“姮娥”的意思就是跳巫舞的女祖。而這些女祖她們祭祀的對象則是月神。所以嫦娥奔月故事中為何去的是月亮也就有了解釋。

再者是嫦娥吞服的仙丹。《歸藏》中嫦娥最終化身為蟾蜍,而蟾蜍在當時社會上是感應月亮而誕生的靈物,匯集了月亮土地之精華,可以用來治療疾病。

蟾蜍,在古代又叫“厲蛤蟆”,西王母娘娘是“司天之厲”,所以嫦娥偷的丹藥其實是用於治病的蛤蟆,所以吃下蛤蟆的嫦娥最終也變成了蛤蟆。

蛤蟆雖是良藥,形象卻不好,隨著故事的流傳,嫦娥漸漸地就變成了和玉兔在廣寒宮相守的漂亮仙子。

四、總結

歷史上關於嫦娥的故事還有很多的版本,都是當時人們生活的總結期盼而誕生出來的文學作品,都包含著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千年以後的今天,嫦娥奔月的故事已不僅僅寄托著人們對團圓的期許;更是我國探索星辰大海的見證,比如我國的第一顆繞月人造衛星,它的名字就叫“嫦娥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