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探索
字體大小:
2020年10月25日 -
:
沫嘯長風
其實我們一生都在追求成為真實的自己,但在生命的長河中,會無時無刻受到外界的人、事、物的影響,做自己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很難。
我們始終逃不出這四層“關系”,自己與自己的關系,自己與他人的關系,自己與社會的關系和自己與世界的關系。
其中最重要的關系是自己與親人的關系,因為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與身邊最親近的人在相處,也會更容易受到他們的影響,如果親密關系都不和諧,那麼自己與其他三種關系更無從談起。
我們將對如何處理親子關系進行探討,停止讓自己小時候受過的傷害再延續到孩子身上。
心理學中認為性格的形成跟原生家庭有很大的關系,我們的性格基本在6歲以前就會定型,因此,童年的親子關系是否和諧直接關系到長大後的婚戀關系以及其他關系的發展。
當一個孩子從小生活在有愛的家庭中,他就會懂得自愛與愛別人,長大後這種幸福和快樂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被愛包圍的人即使受到挫折時,也能很快站起來,因為他充滿了獨立、自信、陽光,所以會取得成功,無論走到哪裏都會成為大家喜愛的對象。
但人無完人,每一種性格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所有的父母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從一出生便忙於給孩子灌輸各種知識,卻永遠不關心孩子願不願意。
其實6歲以前親子關系的培養可能比學習知識更重要。
1.父母替孩子做的太多,只會阻礙他探索世界的腳步。
當一個剛學會爬的寶寶想要越過層層障礙去遠處拿玩具時,父母害怕孩子會有危險,往往會選擇自己把玩具拿到孩子面前或者抱著他一起去拿玩具。
當2歲的孩子想要自己試著拿勺子吃飯時,父母卻嫌棄孩子把飯弄得到處都是,於是選擇每天追著跑著喂飯,直到孩子快要上幼兒園時,還不會獨立吃飯。
我們替孩子做的事情太多太多,總覺得他們還小許多事情不會做,自己能做的就盡量做,但就是這種意識卻剝奪了孩子性格的自由發展,導致長大後成為了沒有生活技能的巨嬰。
我們通常會認為孩子一出生就是一張白紙,只有通過後天的人為教育、環境塑造才能成為真正具有獨立思想的人。
但是意大利教育學家蒙台梭利認為:孩子一開始就有一個精神胚胎,這個精神胚胎中藏有心靈成長的密碼。孩子只有通過自己的行動、感受和思考,才能解開這個密碼。
精神胚胎跟發育敏感期有相似之處,心理學家認為6歲前的孩子有許多心靈發育的敏感期,父母往往會忽略這些。因為敏感期沒有任何規律,只能通過孩子自己的行為去發現他目前處於什麼敏感期。
其實孩子一生下來就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剛生出的嬰兒是用聲音和氣味來認識世界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用觸摸、用嘴咬、爬行等方式來探索世界。
可能父母會認為孩子的一些做法很危險,於是盡可能地阻止孩子去做想做的事情,時間長了,孩子的敏感期錯過了,一些特定的能力沒有得到發展,就會形成不可逆的傷害。
我們都知道兒童時期孩子的創造性思維更發散,這是由於他們的敏感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如果父母干預的少的話,孩子自己主動探索世界,創造力會變得天馬行空。
成人的思維之所以固化,是因為他們總是喜歡用自己過去的經驗去判斷未知的事物,會給自己樹立各種條條框框,並覺得保持現狀才是最安全的行為。
因此,孩子的自由探索非常重要,這也是精神胚胎發育的唯一途徑,作為父母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鼓勵孩子去感受、去探索世界,並保持自己的想法。
當不理解孩子的行為時,多想一想是不是他的敏感期到了,不要強迫孩子接受他不願意的想法,如果讓孩子完全按照我們的要求做,只會培養出一個沒有獨立性、沒有自信、沒有思想的人。
2.我們總是打著愛的旗號,剝奪孩子的自主選擇權。
愛是什麼?其實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如果我們做不到對孩子的理解和接受,只是急於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這就不是愛。
例如孩子有一段時間喜歡把家裏的面粉偷偷拿出來玩,不僅灑的到處都是,還把自己的臉上、頭上抹的一層白,看的這一幕,我相信許多父母都會氣的朝孩子大喊大叫。
並命令孩子以後不許再踏進廚房半步,如果再拿面粉玩,後果很嚴重,言語裏滿是威脅和恐嚇。
我們以為這樣做是為孩子好,但是忘了一點,成長的路上滿是危險,一直把孩子捧在手心,他永遠都學不會自己長大。
當孩子找媽媽要吃的,我們往往會認為他吃不完只會浪費,所以只分給他小小的一塊,這時孩子又哭又鬧,非要一個完整的。
也許會說:“你怎麼這麼不懂事,一點都不知道節約。”其實孩子可能正處於敏感期,他並不是貪婪,也不懂得浪費和節約的概念,他只是喜歡完整的東西而已。
有的父母可能會認為孩子沒有教育好,怎麼養成了這樣的壞習慣,嚴厲的家長還會不斷批評孩子這樣是錯誤的行為,甚至幹脆把孩子打一頓,用暴力讓孩子學會節約。
父母要真正理解和接受孩子的怪異行為太難了,特別容易用自己的標准來要求孩子應該怎樣做和禁止做什麼,也就是替孩子做選擇,這些都是阻止孩子形成獨立人格的表現。
我們常常認為孩子什麼都不懂,所以自己有責任和義務替孩子做主,其實這都是自己的主觀想法,不要以為自己比孩子更懂他自己。
大多數父母愛孩子其實都是有條件的,如果孩子把玩具扔的滿屋都是,如果非常想讓孩子把玩具收拾起來,結果說了很多遍都沒用。
這時大人可能會說:“你必須把這些玩具收拾起來,我才愛你,要不然再也不喜歡你了。”孩子的注意力就會從內部轉到外部,可能他不再亂扔玩具了。
父母當然很高興,以為自己的目的達到了,但是孩子就會失去對外界事物探索的欲望,而是以父母的關注和認可為目標,父母認為不好的事情,他們堅決不去做。
在這樣的長期教育下,孩子表面上看似很聽話,卻失去了獨立人格形成的機會,長大後很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被別人的思想所左右。
因此,我們如果真的愛自己的孩子,就不要過多地幹涉他們的行為,只要保護、陪伴孩子就可以了,不必替孩子做主。
孩子有些行為很難理解,請不要立即用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問題,更不要用自己的經驗去判斷孩子的行為是正確還是錯誤,擁有選擇權才能成為獨立的人,否則以後都會活在別人的陰影裏。
我們每一個人總是要自己學著長大,不斷接受風雨的洗禮才能成長的更快,父母過多的干預,反而會讓孩子朝著相反的方向奔跑。
3.一切為了孩子,可能會把孩子推向痛苦的深淵。
有的父母為了工作,不得不把孩子托付給老人照顧,長期關系疏遠,孩子和父母變得越來越陌生。我們以為只要賺很多錢,然後給孩子吃好的、穿好的,就是對他們最大的愛。
其實孩子可能要的很簡單,只是想和父母在一起,每天都能見面就特別開心,孩子是最沒有欲望的,大人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了他們身上而已。
如果時間寬松了才接到自己身邊照顧,雖然孩子內心是渴望和爸爸媽媽親昵的,只是通常都不會正確的表現出來,與父母的關系很冷淡。
因為父母沒有參與孩子成長的重要時刻,沒有建立起深厚的關系紐帶,這種關系需要父母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了解孩子,孩子也需要時間來適應父母。
等到父母工作忙起來的時候,又把孩子送走,這樣經常與孩子分分合合,好不容易才適應的生活被打亂了,導致孩子內心充滿了不安全感。
這樣長大的孩子內心極不穩定,他們害怕與別人建立各種親密關系,因為害怕突然在某一天這種關系就斷了。
更有極端的例子,童年時與父母分離次數太多,長大後喜歡做一些傷害自己的事情,用身體上的疼來減輕心理上的疼。
只要別人對自己好,他害怕這種好一轉身會消失不見,於是先把自己弄疼,這樣以後面對失去時,就不會那麼難受了。
可見,父母的一廂情願,會對孩子的未來產生不可逆轉的影響。我們唯一需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想法,同時減少把自己的想法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小結
以上三種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讓孩子的性格發生了極大的改變,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應該建立在自由、愛和穩定的基礎上,才能塑造出一個好的親子關系,更有利於健康人格的形成。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作為父母不應該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讓其心靈自由的成長。
兒童階段心理健康遠比知識教育更為重要,這樣孩子才能成為一位對社會有貢獻,對家庭有責任的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