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化

一萬年 稻可道 為什麼說“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文化之源”?


字體大小:
2020年11月15日 -
:        
 

瀟湘晨報

瀟湘晨報官方百家號

2006年上山遺址大口盆出土。圖片由蔣樂平提供

一萬年前,“巨人”的腳印,落在了浙江浦江,這就是上山人。

2000年,浦江縣黃宅鎮上山村,上山遺址橫空出世。2020年,上山文化發現整整20年。11月12日-14日,上山遺址發現2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浦江舉行。

會議認為,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為基礎的中華文明形成過程的重要起點。上山文化萬年水稻起源、發展的證據,是對世界農業起源認識的一次重要修訂。

上山遺址,被命名為遠古中華第一村。

考古寫史。

豐富的史前考古學文化,構建了浙江地區多元而又相互交融的文化譜系。從五千年良渚至七千年河姆渡,從八千年跨湖橋到萬年上山。上山文化,正代表著浙江萬年文化之源。

上山文化,距今11000年—8600年。目前,浙江省內上山文化遺址共19處,普遍分布在浙江中南部低山丘陵之間的河流盆地,其中以金衢盆地最為密集。

上山之“最”,填補了太多空白——

這裏有中國迄今發現的最早彩陶;這裏的木構建築遺跡和環壕,是東亞地區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初級村落;這裏普遍發現了栽培稻遺存……

浙江文化之源,在這裏。世界稻作文化之源,在這裏。

那麼,何為源?

“上山”文化在20年前醒來

2000年,浙江兩個重要的考古學文化:跨湖橋文化、上山文化,幾乎是前後腳醒來。

2000年9月22日,考古隊來到浦江渠南村調查,這裏分布著呈南北向的若幹水塘,俗稱(音kuo,意為不直)塘。這些水塘實為一條廢湮古河道的遺留水域,寬約十來米,曲折斷續。

塘山背,竟有一處良渚文化墓地——44座墓葬,為解決錢塘江以南良渚文化的問題,提供了很好的材料。而這,正是上山文化發現的導火索。

考古隊決定把調查範圍向周邊延伸,醞釀第二年的發掘,目標之一,便是村莊北面的“上山”,一座小土丘。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蔣樂平也開始為遺址取名,他一度將其記錄為“山背”。當時他訪問村民,依稀有南有塘、北為山背的說法,後來證明並不准確。

那天,村裏老人老周看蔣樂平為起名字煩惱,說起西北不遠有個叫“上山堰”的老地名。蔣樂平覺得,這個名字會讓人聯想到都江堰,幹脆把堰字去掉,叫上山遺址。

盡管當時的發掘面積有限,文化面貌也非常模糊,但客觀事實是,上山遺址被發現了。

而現在回過頭來看,“上山”之名別有意味。

考古學界泰鬥嚴文明先生在一次會議上說,浙江的遺址名很有內涵,從美麗的小洲出發(良渚),過一個渡口(河姆渡),跨一座橋(跨湖橋),最後上了山(上山),這是一條通向遠古的詩意之路。

世界稻作農業的起源地

如今,你到浦江上山遺址參觀,會看到展廳裏掛著“萬年上山 世界稻源”的題詞,題寫者正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講到上山遺址,必然要請出一位“明星代言人”,那就是稻。

在本次研討會上,關於上山稻作文化有了最新的“身份認定”:上山稻,是世界迄今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遺存,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農業的起源地。

很多人都記得,那顆得靠放大鏡才能看到的小小的黑點——2005年,第一粒比較完整的炭化稻米,在上山遺址中發現了。

上山遺址的陶器多為夾炭陶。最重要的是,上山早期90%以上的夾炭陶,都摻拌了密密麻麻的碎稻殼——這是世界上最早的谷糠,證明稻米已經成為上山人重要的糧食之一。

最驚人的發現,不只是稻,還有兩個關鍵證據。

上山遺址出土的夾炭陶的稻遺存中,分析出了小穗軸的殘體——小穗軸,是判斷栽培稻和野生稻最為可靠的依據。上山遺址出土的小穗軸部分出現了栽培的特征,部分保留著野生的特征,可見處在稻馴化的初期階段。

上山稻遺存中還發現了稻殼與稻杆、稻葉的混雜現象。這說明上山人已經告別了“搖穗法”的自然采集階段,他們把稻杆、稻葉攏在一起進行收割,這種行為的出現,正是稻作行為的核心特征。

這說明,上山人不僅有稻,還有完整的稻作行為。

在上山稻後續的研究中,相關證據也得到了豐富和加強,比如發現了水稻的收割工具,磨盤、磨棒的配套使用,可能經常用於稻穀脫粒。多學科研究成果均指向一個結論: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農業的起源地。

“江西仙人洞等地也發現了最早的稻甚至栽培稻。但是,只有上山,從栽培稻本身到工具系統,都實證了最早稻作。盡管栽培稻從概念上也是馴化的產物,但是,上山存在證據鏈,是可以明確判斷的。”蔣樂平說。

萬年前就走出洞穴開始定居

再來看看上山人另一個“最”:住。

比上山文化年代更早的遺址,有名的有:廣西桂林的甑皮岩遺址、江西萬年的仙人洞遺址,早到1.2萬年以前,基本都在南嶺地區,它們有個統一的名稱:洞穴遺址。

顧名思義,那時人們還生活在洞穴。洞穴遺址是遷徙性的,季節好的時候,人們就會搬到其他地方去。也就是說,還沒有形成村落概念。

最早走出華南洞穴,在河谷的曠野盆地,開辟生活新天地的,是上山人。

上山文化遺址群分布在河谷盆地邊緣的山前台地,普遍出現了初具規模的定居聚落。比如上山遺址晚期出現了有規律的房址,早期也出現數量較多的柱洞遺跡和帶溝槽基礎的房址,代表了當時的最高“居住水平”——上山人已經住上木結構的建築了。

而且,上山文化遺址的面積往往達到數萬平方米,出現了一定的村落布局。到了上山文化的中晚期,還出現了環壕聚落,比如橋頭遺址、湖西遺址等。

以上種種現象,都在告訴我們,萬年前的上山人開始定居了,這是人類走向文明的重要一步。

我們來還原一個原生態的江南景觀——河道、山丘、村莊、人煙;稗子、橡子、薏米、蘆葦、姜、蓮藕、葛根、百合、山藥……糧食富足、果蔬鮮美,萬年前,上山已經是“魚米之鄉”。

上山文化發展到中期,遺址逐漸增多,人們的足跡到達了義烏一帶,金衢盆地成了一個中心。嵊州、龍遊、金華、永康、武義等地發現上山文化遺址共18處,加上浦江上山遺址,一共19處。

“為什麼在這裏會出現這麼多遺址?這和稻作農業的發生有關。農業起源,對人類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認為不亞於國家文明。而且,上山文化所在的區域,可以成為早期農業起源的一個標本,值得我們好好研究。”蔣樂平說。

上山遺址在中國獨一無二

上山文化近十年來最大的發現,就是它的分布範圍,以金衢盆地為中心,向南可以到台州。上山文化已成為東亞地區迄今發現的遺址數量最多、分布最為集中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中國規模最大的新石器時代早期聚落群。

在這麼小一個範圍內,能夠集中這麼多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如果要說萬年遺址,除了西亞之外,在中國,到目前為止,上山文化獨一無二。

11月12日,上山文化遺址群所在地各市縣正式成立“上山文化”遺址聯盟,加強區域合作,全力保護傳承研究宣傳這份珍貴的人類文化遺產。

接下來,浦江縣委縣政府將統籌推進全省上山文化遺址應保盡保,切實加強研究、保護和宣傳,通過3年—5年的努力,全面構建上山遺址公園體系。目前已確立了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目標,並堅持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為遠期目的。

除了與省考古所的合作研究之外,上山文化還將加強各種資源的整合,在社會學、民俗學等方面開展對上山文化的研究,計劃將“上山文化”研究列入浙江省社科聯第三批文化工程清單。

考古發現的越多,問題也就越多。上山文化還有很多未解之謎,等待我們的深入探索。

比如,稻作文明的“火種”為何能夠在錢塘江流域延續發展?存在怎樣的生態機制和文化機制?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方向明說,義烏橋頭遺址、仙居下湯遺址已經列入明年申報的主動性考古項目,經過試掘的永康湖西遺址,也會進一步加強對上山文化的研究。

上山遺址保護和利用,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作。

上山,一直在上“山”。

(原標題《為什麼說“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文化之源” 一萬年,稻可道》。編輯王金帥)

來源:浙江融媒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