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電商

2020年互聯網人才白皮書:電商不養主播養運營


字體大小:
2020年12月12日 -
: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官方帳號

采訪對象供圖(下同)

今天,互聯網人職業成長平台拉勾發布《2020年互聯網人才招聘白皮書》,基於拉勾招聘平台2019年及2020年超103萬企業和2600萬互聯網人才的招聘季求職完整數據,以及全國HR及求職者的調研結果,洞察2020年中國互聯網人才市場的供需及趨勢。

互聯網人才需求6月達峰值,僅6成應屆生成功就職

相比於其他行業受疫情沖擊嚴重,互聯網行業沒有受到明顯的影響,部分互聯網行業反而乘風破浪,趨勢向好。天眼查數據顯示,2020年各行業新增企業數同比大面積下降,但互聯網行業逆勢增長,1月至9月新增企業數同比增長35%。

從招聘數據來看,2020年Q1季度整體受疫情影響比較嚴重,大部分的互聯網企業處於觀望的狀態,招聘需求較2019年同期下降40%左右。3月份開始疫情逐漸穩定,互聯網行業陸續開始到崗複工。招聘需求在4月份開始逐漸複蘇,到6月份達到高峰期。在1年以下及10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互聯網求職者中,有超過20%會因為疫情降低標准求職,職場新人和中年職場人在疫情期的求職心態更緊迫,而3-5年經驗者心態最為平穩。

疫情同樣也影響著求職人群的構成。疫情背景下,留學生國內就業、2020屆未就業畢業生的疊加,讓2020年人才市場流動求職者人數大幅增加。今年,留學生求職者總人數是2019年的2.1倍。相較於2019年,2020年在拉勾平台上的畢業生求職指數增長12.4%,求職意願更加迫切。應屆生的就職競爭加大,就職比例也受到影響——至11月,2020屆應屆生就職率為63.7%,比去年下降14.3%。2020年春招崗位的人才供需比為7.2:1,至秋招期降為為5.3:1,疫情對畢業生的就業影響稍有消退。

新基建人才缺口426萬,醫療教育人才需求增長最快

2020年人才市場還深受“新基建”政策影響。白皮書顯示,3月,國家鼓勵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後,企業新基建相關職位發布量直線上升,相關職位的簡曆投遞人數也出現增長趨勢,3月拉勾招聘上新基建相關崗位投遞人數占職位發布量的77%,至11月,投遞人數占比下降至38%,至2020年底新基建相關核心技術人才缺口已達426萬。

疫情環境加之新基建推進,也加速了傳統行業的轉型。在3月份,傳統行業對互聯網人才的需求就實現了1%的正增長,比整體互聯網行業提前了3個月,在9月份需求量增幅達到了12%。以傳統教育、醫療健康為代表的傳統行業,2019年新基建相關人才需求總漲幅為7%;2020年年度漲幅增至18%,其中傳統教育漲幅為22%,醫療健康漲幅為17%,成為新基建相關人才需求增長最快的兩大行業。

2020年度中,互聯網大廠在人才需求和投入上依舊勢頭迅猛,相比於2019年,字節跳動人才需求量增長66%,阿裏巴巴增長65%,騰訊、美團、滴滴的漲幅分別為33%、31%、17%。從薪資來看,阿裏巴巴平均月薪29440元,排名第一。字節跳動薪資漲幅12%,人才需求量及簡曆投遞熱度均排名第一,成為“漲薪最快最受歡迎”的大廠。

依托電商,MCN異軍突起,社區團購模式回春

在疫情和市場發展的雙向刺激下,MCN(Multi-Channel Network,多渠道網絡服務)行業異軍突起,招聘需求逆勢提升138%,MCN的增長也帶動了相關文化娛樂行業的上升。MCN行業的快速突圍,跟電商直播帶貨模式關系緊密。拉勾數據顯示,就電商行業人才需求的崗位分布來看,“運營”是電商行業人才需求的主力崗位,“主播”“藝人”等招聘需求極低,在對“主播”的用人需求上,電商行業多采用靈活用工形式與MCN機構合作,這讓MCN機構成為電商行業的“主播人才輸送庫”,MCN領域的人才需求趨勢與電商行業基本一致。報告顯示,MCN人才需求相較電商約延遲1個月,在有大型電商營銷活動的時間前後,電商及MCN人才需求出現明顯峰值。

從地域上看,MCN企業大部分集中在一線城市,占比43.6%,新一線城市中,杭州位居首位,占比達8.5%,僅次於深圳,其次是成都,占比7.0%。

此外,疫情催生的“宅經濟”背景下,生鮮電商蓬勃發展。據天眼查數據顯示,2020年電商行業的企業數同比增長69%,生鮮電商企業數同比增長17%。2020年生鮮電商蓬勃發展,自2月起招聘需求持續走高,至6月達到頂峰。2020年6月生鮮電商人才招聘需求是去年同期的2.2倍。

疫情推動生鮮電商發展,社區團購模式也逐漸“回春”,各大社區團購平台於1-8月集中招聘技術人才,10月起市場、運營人才需求上漲,推動生鮮電商招聘需求在11月再達高峰。生鮮電商行業招聘需求最高的崗位為運營、采購,“團長”相關職位發布量是2019年的4倍。

新民晚報記者 金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