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化
字體大小:
2020年12月28日 -
:
聊奇論史
在看花鼓戲時,不難感受到它的美感。一般情況下,有男子敲鼓,其動作粗獷有力道,配合著各種武術動作,看起來虎虎生威;還有女子執扇,有時候還拿著手帕,在舞台中央翩翩起舞,與擊鼓男子形成較為鮮明的對比。
據統計,花鼓戲曾出國巡演,到過亞洲13個國家。當時的國際舞蹈理事會主席鄧提哈格也盛贊道:"花鼓燈不僅是中國的藝術,它也屬於全世界。
"
由此可見,安徽地區的花鼓戲,已經走出國門,被世界認可,成為舞蹈藝術中的一朵奇葩。
花鼓燈的起源
既然提到這項藝術,便不得不追溯一下它的起源。說來慚愧,花鼓戲這種藝術類的文化表演,在古時候算是難登大雅之堂的。
因此,這也為探究花鼓戲起源帶來了不少麻煩。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演變過程,依舊能體現出兩淮流域地區的百姓的審美取向。
起源時間
所以說,關於花鼓燈起源於的時間,向來沒有具體考究,也難以探查明確。關於它的相關文獻或記載,同樣少得可憐,只能從一小部分地方志中管中窺豹了。
據《鳳台縣志》記載:"花鼓燈歷史悠久,宋朝時代就流行於鳳台、懷遠一帶。"該書又說道:"花鼓燈,又名紅燈、故事等,歷史悠久,從宋朝就有了花鼓燈,主要流行於鳳台、懷遠、潁上一帶,是一種優秀的民間舞蹈。
"
從這裏不難看出,花鼓戲的大概形成時間,應該是在宋朝年間。這也不難理解,畢竟宋朝的經濟、文化,曾迎來一個爆炸式的發展。
在當時東京城中的勾欄瓦舍當中,有不少手藝人,靠著歌舞、說唱、武術、雜技的表演形式,在京城中聞名一時。
還要一首歌詞,叫做"自元代到如今,紅燈又叫花鼓燈。"可以推斷,花鼓燈的起源,來自於瓦舍勾欄中的某項或多項節目,到宋元交際之時,它逐漸成型,並有新的表演方式與名稱。這個時間點,距今至少有七八百年的歷史。
起源於秧歌
根據相關學者的考證,花鼓戲的表演藝術之一,很有可能與秧歌有關。
在很久之前,淮河兩岸的農民在耕作時,常用歌唱來抒發自己勞動的熱情,在山上放牛時唱放牛歌,鋤草耕田時經常唱鋤頭歌,聲音高亢激昂,洪亮有力,仿佛在向大自然表達熱愛,在向收獲祈禱祝福,這種形式的歌唱被稱為"秧歌"。
隨著時間的發展,秧歌逐漸發展成二人對唱,數人合唱,內容也從耕田變得越來越多姿多彩,例如對花名,對人名,還有青年男女對唱情歌的,都表達了古代農耕文明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大自然的尊敬,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這些歌詞,不僅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也是當時社會的反映。正因如此,一些歌詞有它獨特的價值在裏面。
再後來,隨著農耕技術的進步,農民辛勤勞動完畢之後往往還有多餘的精力,懷著對收獲的期待,他們開始興高采烈地敲鑼打鼓起來。人們邊唱秧歌變起舞,這就是所謂的"花鼓秧歌",即花鼓燈的雛形。
宋元之後,越來越多的民間藝術家不斷對這一藝術形式經行加工改造,並結合多種民間舞蹈特點,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演變成如今廣為傳唱的藝術形式——淮上花鼓燈。
名稱由來
關於花鼓燈的名稱由何而來,說法也是各有千秋。
有一種觀點認為:來自花鼓燈中的角色,"蘭花""小鼓架""紅燈",各取一字得到"花鼓燈"。
這種說法不無道理,因為這種取名方式,很符合古代對某一表演內容的叫法。
比如京劇中,有一個經典劇目叫做《失空斬》,稍微了解的讀者都知道,這一劇目是根據《三國演義》中的三個經典橋段——"失街亭"、"空城計"與"斬馬謖"演繹而來。
至於劇目的名稱,也同樣是從三個經典橋段中各取一字,雖然簡單直接,但讓人一看就懂。同樣道理,看到花鼓戲,觀眾便能立馬聯想到它的三個特色:女子執蘭花、男子敲鼓,然後唱起一出大戲。
另外一種說法,來自於元宵節的某項活動。
在古時候,晚上的文娛活動古時稱為"玩燈"、"看燈"。直到現在,人們過元宵節的時候,還喜歡給家裏的孩童們買上燈籠。
在傳統的年月中,正月是人們玩燈最頻繁的時候。而在元宵節,一些表演者也經常通宵達旦地表演花鼓戲。久而久之,花鼓燈的名字由此而來。
花鼓戲是如何表演的?
別看花鼓燈接地氣,但它的藝術成就卻很高,包含著各種表演方式,例如舞蹈,花鼓歌,樂器,角色,音樂等都是花鼓燈的形式,可以說是一個民間藝術的集大成者。
這其中,舞蹈是花鼓燈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花鼓燈最具有張力,最具有表現力感染力的一部分。
每當開戲之時,便有表演者穿著大紅大綠的鮮豔服裝,扭著腰,揮舞著扇子,敲著鼓,舞動著,跳躍著,歡騰著,仿佛與天地交融在一起,歡快輕松的氛圍充滿人間。
舞蹈種類和形式
花鼓燈舞蹈的種類也頗為繁多,大體分為單項動作,二人或以上動作。
個人動作有"岔傘舞",就是領舞者拿著三把子表演;"臘花舞",則是頭戴花朵的女主角的舞蹈;
"鼓架子舞",經常由男主角表演,也是難度最高的舞蹈,男主角要懂得武術,雜技等多種技能,並能綜合運用。
這樣一來,才能讓整個表演更有張力、粗獷的氛圍,同時,與女子表演形成一種烘托式的氛圍。
舞蹈的形式一般分為三種—大場、小場和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