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探索

三千大千世界賀歲特展探索東方藝術之美


字體大小:
2020年12月28日 -
:     
 

文旅中國

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官方帳號

“三千大千世界賀歲特展:大餘”展覽海報

大千當代藝術中心於2020年12月27日至2021年4月18日呈現“三千大千世界賀歲特展:大餘”。展覽聚焦20世紀以來東方藝術的創作,探索具有時代精神性的藝術語言。

“三千大千世界賀歲特展:大餘”展覽現場

“大”指向集體記憶的空間維度,“餘”指向集體歷史的時間尺度。“大餘”聚焦那些經過時代洗禮、仍餘音繞梁的藝術大師,他們的藝術紮根於現實,反映了時代的生存狀態與精神指向,他們獨樹一幟的視覺形式與東方氣質,是傳統的餘韻,曆久彌新,亦是時代的餘存,通往永恒。

如同書畫鑒定家陳岩老師所說:“偉大的藝術家就像河裏的大魚,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來,你得看著、等著。”三千大千世界賀歲特展的主題“大餘”,便由此得名。

“三千大千世界賀歲特展:大餘”展覽現場

作為解析傳統藝術的材質基礎,展覽由水墨作品的基底材料——“宣紙”引入,並從大千當代藝術中心近2000件館藏中精選趙之謙、吳昌碩、齊白石、張善孖、溥儒、李可染等在20世紀極具代表性的30餘位水墨大師,以每人一幅佳作的形式,呈現時代之下經典的中國水墨語言及其映射出的主流社會關切和精神衍變。千禧年後,科技發展與媒介拓新推動著東方藝術語法的當代轉化,新的大餘正在醞釀

“三千大千世界賀歲特展:大餘”展覽現場

20世紀的中國畫如同一條綿延的、匯集時代精英的大河,經曆百年滄桑,流向今日,最終匯入未來。在“中西融合”與“借古開今”的時代背景下,科技發展與媒介拓新不斷推動東方藝術語法的當代轉化,而紙張這一載體及其承托的極具東方色彩和傳統精神的中國畫,也以別樣的時代新貌,躍為東方美學的代表之一。時至當代,以“宣紙”為代表的藝術載體形式也在不斷發展,來適應當代藝術創作的進程。

“三千大千世界賀歲特展:大餘”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展示有藝術家曹雨西基於部分館藏生成的新媒體裝置作品《人工智能山水圖》,這既是經典水墨館藏向新世代新媒介的衍生,亦是大千當代藝術中心的收藏與展覽體系向當代媒介和青年藝術家開放的新方向預示。展廳所設公教區域,則借以大千館藏藝術家何海霞創作過程的手稿數幅,結合燈箱這一觀看媒介引發觀者參與,以期貼切了解藝術內容本身之外,激發觀者對傳統藝術載體的時代思考。

“三千大千世界賀歲特展:大餘”展覽現場

“三千大千世界賀歲特展:大餘”隸屬絲路·新紐帶“三千大千世界”巡展的展覽計劃之一。1988年,從北京琉璃廠走出的知名收藏家、鑒定專家高洪地先生創辦了大千畫廊,這是中國第一批擁有正規經營資質的畫廊。作為事業的繼承者,其女高小棋於2016年將大千畫廊從琉璃廠帶到了798藝術區,並整合資源成立了大千當代藝術中心。2018年,大千當代藝術中心以大千畫廊創立30周年為契機舉辦了第一屆“三千大千世界”特展,並由此成為絲路·新紐帶“三千大千世界”巡展計劃發起的開端。該巡展計劃由絲路規劃研究中心、北京市文化投資發展集團共同主辦,全國工商聯女企業家商會協辦,大千當代藝術中心、龍德大千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承辦,迄今已是第三屆。“三千大千世界”巡展由黃永玉先生於95歲高齡時親自題字贈名,以藝術策展的形式,從全新的視角讓傳統藝術能夠實現“流動性地傳承”,迸發出新生的現代力量。

“三千大千世界賀歲特展:大餘”展覽現場

展品賞析

吳昌碩《松風圖》水墨絹本 鏡心 33×87cm 1919年

徐悲鴻《喜上枝頭》設色紙本 立軸 67×34.5cm 1942年

張大千《松山幽居圖》設色紙本 鏡心 33×81cm 1935年

吳作人《如魚得水》設色紙本 鏡心 30×35cm 1982年

黃永玉《梅花長年》設色紙本 鏡心 148×295cm 1998年

何海霞《海霞松石手稿》負片

曹雨西《人工智能山水圖》互動影像裝置 320×320cm 2020年

展覽時間、地點

2020年12月27日-2021年4月18日

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798藝術區,797東街,A區04棟

大千當代藝術中心(Daqian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參展藝術家

趙之謙 吳昌碩 齊白石 黃賓虹 何香凝 馮超然 張善孖 溥儒 高奇峰 於非闇 吳湖帆 徐悲鴻 劉海粟

黃君璧 李苦禪 張大千 林風眠 王雪濤 吳鏡汀 董壽平 周懷民 李可染 吳作人 陸儼少 謝稚柳 朱梅邨

崔子範 白雪石 胡爽庵 劉繼卣 吳冠中 黃永玉 黃胄 曹雨西責編
:劉禮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