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化

在傳統文化中,人格理論具有極重要的地位,這也是儒學的核心


字體大小:
2021年2月01日 -
:       
 

真子看世界

優質創作者

這種道德型人生哲學在中國古代文化機制中產生之後,對傳統人格的鑄造作用是巨大的。一方面,這種人生哲學培養了無數的民族英雄。正是由於儒家強調經世致用,關注人生,才培養出成批憂國憂民、具有高度責任感的志士仁人。但另一方面,由於儒家偏向道德追求,也由於儒家後期的蛻化,以理滅人,導致中國傳統人格的“自我”缺失,養成國民怯懦、虛偽,逆來順受、麻木不仁、因循、安貧樂道等痼疾與積弊。

其實站在今天這樣一個高度的中國人,應該看清儒家人生哲學中雖有其值得批判繼承的一面,但反思傳統儒家人生哲學,更要看到其消極的一面,對傳統儒家人生哲學進行改造,建立起我們時代新型的人生哲學,這是今天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中國自兩漢之際從印度傳入佛學,在經過中國化以;後帶上了許多儒學的色彩。它在人生觀上比儒學的“三綱五常”沒有更多差別。

可以說有過之而無不及。佛學對;人生的戒律是不勝枚舉,人在這裏完全成了一種佛的工.具,佛認為怎樣才能修成“正果”,人就循規蹈矩地去:怎麼幹。他們不能自己想怎麼幹,而是佛要求這麼幹。這不是沒有了自我了嗎?後來到隋唐慧能和尚創立了禪宗,除去了一系列的規矩,使人走向一種自然,這實際上已不再是以前的佛學,而是一種儒道佛交融的結果。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宋明心學。去掉一切陳規也正是要求人的自我獨立的表現。

然而佛道人生哲學在不同程度上對儒家人生哲學有所補充,使中國人生哲學變得多元化,而不是單一的,但儒家倫理的統治地位並不因此而有所動搖。德性之知是本,聞見之知是末。而他學文的目的也是為了仁、禮、忠、恕、孝、悌、信、直等等德性之知。孟子根據“側隱之心”四端推出仁義禮智的道德心性本有之說,更進一步以德性之知涵養聞見之知。

儒家思想家當中比較注重聞見之知的是荀子、朱熹和王夫之,但是基本上他們仍以德性之知優先於聞見之知,並不承認這兩種知識的平等地位。站在儒家泛道德主義立場,“知”本身並沒有獨立的存在意義與價值,它只是為了“行”的目的而存在,這一切都在不同程度上沖擊了儒學對人生的禁錮,而敲擊著自我回複與人格覺醒的警鐘。

所以曆代許多文人墨客在:信奉儒學以求伸張大義於天下而受到挫折無法達到目的;時,往往轉向道學,尋求一種解脫。先秦時期的百家爭鳴局面,各派的政治主張、價值觀念和理想人格設計,爭長論短。其中,尤其以儒、道墨三家為重。儒家尤重理想人格設計,並深信不斷的修養能提升人格的層次。儒家以使命感立世,較富理之自然義,極高明而道中庸;道家以應化義遊世,較富理之應然義,極廣大而盡精微。然而,二者卻在“內聖外王”的認同中找到交合的契機。

曆來為中國文人士大夫所推崇、效法。從“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條傳之久遠的箴言中,可見一斑。“博大完人”是墨家理想人格,具有兼相愛、交相利、愛無差等,不避親疏的意蘊。其人格特質有四:富有思辨的頭腦,奮鬥的韌性,朱熹的醇儒……向人們展示出每個時代的理想人格設計。從中國傳統文化理想人格設計的煊變中,我們可以得出這麼個結論,儒家的理想人格設計,是中國傳統文化理想人格設計的主流,盡管有墨家、楊朱、魏晉玄學等理想人格設計與之相抗衡,但終究敗北消隱。而儒家理想人格設計卻日益發達,中經宋明理學家在儒、道、釋合流基礎上的系統化,更奠定其不可動搖的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