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美食

陶瓷基地 美食巔峰 徒步第82城潮州


字體大小:
2021年5月25日 - 美食小編 書山旅海享美食 
   

  

書山旅海享美食

嗨,大家好!我是你們的線上導遊廬陵雲霞客,讓我們隨著線下徒步中國白無敵的腳步繼續在神州大地的大好河山上暢遊。我們遊記的主人公叫白無敵,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人,2017年9月啟程開始一項艱難而又光榮的歷史使命——純徒步走完全中國三百餘座地級市。截止2021年五一已經走完130座,累計行程20000多公里。本人也是一位對旅遊、歷史、地理、美食等各種文化感興趣的人,所以借小白的足跡神遊全國,順便給同好們介紹一下相關地域的背景文化,希望能對大家稍有裨益。

潮州古城人文薈萃燦若星河

潮汕文化是嶺南文化的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支脈,影響巨大,意義深遠。潮汕四市都是潮汕文化的重要支柱,其中汕頭在清末開埠後發展迅速,占據主導地位,而在此之前的1500多年,現今的潮州市是古代包含潮揭汕在內的潮州府、郡、路的治所。

潮州和汕頭在“中國潮菜之鄉”這個名頭上也是互有得失,上一站我們介紹了汕頭的牛肉火鍋,之前在揭陽介紹了各種米粉制作的點心紅桃粿等,今天先介紹幾款大眾化的潮汕美食:潮汕鹵鵝、腸粉、粿汁、砂鍋粥,實際上這些都屬潮汕菜系,在潮州和汕頭甚至揭陽、汕尾都是能吃到的。

與趙州橋盧溝橋齊名的潮州廣濟橋

潮汕鹵鵝是潮菜中最具影響力的鹵味之一,幾乎是每家的家常菜,還是當地求神拜佛的必備貢品,制作它的鹵汁除了用料講究,連熬制時間都有規定。腸粉不是很稀奇,我們在外省都很容易吃到所謂的“廣東腸粉”,但是只有您到潮州吃到皮薄餡鮮醬香的腸粉,才知道啥叫正宗。粿汁是潮汕本地人早餐的主料,制作簡便,經濟實惠又可口。潮汕砂鍋粥也是全國各地都有不少,蝦粥、生蠔碎肉粥、蟹粥、鱔魚粥、田雞粥等等五花八門的做法都有,一般會加上一兩個配菜,比如花生、菜脯、番薯葉、蠔烙等。

明清留下的古牌坊薈聚一地

至於要領略連續三次被官方指定作為中國飲食文化唯一代表參與世博會的潮州大菜,那就得上席啦。特色品種主要有紅燉魚翅、明爐燒響螺、油泡魷魚、清燉烏耳鰻、巧燒雁鵝、護國菜、八寶素菜、上湯螺把、幹炸蟹塔、金瓜芋蓉等。在選料、制作、火候、調味和營養配置等方面都具有鮮明的地方風味特征:取材廣博,特別擅長烹制海鮮,素菜葷做,調味獨特,筵席間穿插考究的工夫茶等等。難怪食神蔡瀾也鐘情於此,《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更是聲稱,如果一個美食家沒去過這裏,便不能稱之為美食家。

開元寺處處寶藏

除了潮汕美食,潮汕文化另一部分輝煌的組成是潮汕工藝,包括潮州陶瓷、潮州木雕、潮繡、潮州抽紗、潮州花燈、潮州剪紙、潮州銀飾、潮州嵌瓷等。其中陶瓷不輸景德鎮,也是著名的古瓷都和陶瓷文化發祥地之一,是世界最大的陶瓷生產基地、中國最大的陶瓷出口基地、國內產業鏈最完整的陶瓷產區。

不虛南謫八千裏,贏得江山都姓韓

作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潮州的人文景觀極其豐富,擁有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06項,現有文物點700多處,包括古遺址、古墓葬、古海蝕、古建築、古祠、古寺、古井、古橋、古塔、古牌坊、摩崖石刻、碑碣等。其中韓愈被貶在此8個月,被潮州人民深深景仰,留下韓江、韓山、韓祠等作為紀念。潮州古城的文化內涵更為深刻,到太平路見見40多座形式各異的明清石牌坊就可見一斑。還有潮汕三大古刹之一的開元寺,有唐代石刻、宋代銅鐘、元代銅聲板、明代千佛塔、清代7240卷《大藏經》,可謂處處皆文化,步步是景觀。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136km海岸線

潮州也照樣有八景,古八景是“鱷渡秋風”、“西湖漁筏”、“金山古松”(曾名“馬丘松翠”)、“北閣佛燈”、“韓祠橡木”、“湘橋春漲”、“鳳凰時雨”、“龍湫寶塔”。其中的湘橋春漲就是指被茅以升贊為世界最早的啟閉式橋梁的廣濟橋,又叫湘子橋,集梁橋、浮橋、拱橋於一體,為古代廣東通向閩浙交通要津。24個橋墩從宋代延續到明代才建成,並且形成十八梭船鎖畫橋的場景。新八景為:濱江紅棉、廣場燈影、坊街亭韻、淡浮水墨、綠島晴嵐、桑浦禪泉、鳳凰天池、柘林漁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