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113

歷史上的“亡國之君”——李煜,真的只是一位昏庸無能的皇帝嗎?


字體大小:
2021年6月07日 -
:     
 

青史如煙

人力資源管理,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

唐宋元明清,這個順口溜,咱們在歷史書裏面早就背得滾瓜爛熟了的,可是,實際上真實的道統並不是那麼順遂的,宋元明清並非緊緊銜接,唐和宋之間,還夾雜著長達七八十年的五代十國,其中控制著中原王朝核心區域的分別是(後)梁,唐,晉,漢,周;十國中還出現了一個長達三代的王朝,其中還出了一個中國古代文采第一的皇帝。

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

其實說他是皇帝,還真有些勉強。
首先,他爺爺是皇帝,他爸李璟繼承了帝位,然後又把這個國家的統治權傳給了李煜,按這個說法,似乎沒有問題;不過,李煜後面因為國家太弱,撐不住敵國入侵,放棄了皇帝的尊號,改稱南唐國主,因此這個皇帝當得有點虎頭蛇尾。

其次,李煜當皇帝,完全就是個撿漏的事情。作為李璟的第六個兒子,李煜想著咱天生是陪太子讀書的料,五個哥哥他們去勞心江山社稷,打個頭破血流吧,反正再怎麼輪也輪不到咱,更何況,還有個被自己老爹冊封了皇太弟的叔叔李景遂在那呆著呢。

最近老爹被北邊後周打得夠慘的,當皇帝有啥好玩的呢?你們去爭吧。

可命中該你的,誰都搶不了。

老天爺還真的就來了這麼一出戲,李煜的二哥、三哥、四哥、五哥都相繼得病死了,即便如此,按理說,也還有叔叔李景遂和大哥李弘冀,李煜也就排在第三順位。

太子之位還沒影呢,據貼心的王府侍衛屢次匯報,說自己的吳王府一直被人死死盯著,李煜聯想起大哥李弘冀經常對自己那種半淺半深的笑容,還有對自己客氣關懷的那股熱乎勁,二哥三哥五哥他們得病去世了,自己會不會被得病然後.,難道,幾位哥哥得病去世另有隱情?

啊呀,想起來就脊背發涼,哪管軍政,莫談國事,還是專心開始研究自己的花間詞調,婉約詩風吧。上天垂憐,佳人有約,新娶的王後周娥皇貌美如花,能歌善舞,尤其難得的是居然還擅長填詞作曲,而且精通音律,琵琶彈得賊好,有錢有閑,沒有煩勞,真真花好月圓。

想當富貴閑人,可偏偏老天不同意!
最神奇的助攻來了,李景遂當了皇太弟後覺得自己像搶占了哥哥李璟的位置,內心一直在打鼓,覺得很不合適,輾轉難眠,不斷打辭職報告。公元958年,在李景遂的一再要求下李璟最終批准,改封其晉王,另外又加授了一些江南西道兵馬元帥、洪州大都督、太尉啥的,此外,正式冊封嫡長子李弘冀為太子;事情本來也沒啥,李弘冀身體棒棒吃嘛嘛香,盡可安榮尊貴,等著接位唄。

可是,李弘冀為了穩固自己的太子大位,鬼迷心竅了啊;他想起,李璟加封的官職中排在最先的就是天策上將,往事曆曆在目;自己可是姓李,而且南唐標榜為唐朝的正統繼承者,自己的嫡派老祖宗唐太宗李世民當年也被唐高祖李淵封為天策上將,當時的太子李建成後面這個,在玄武門之變後就沒有然後了,嗯,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必須根除後患。

一番籌劃後,李弘冀買通了李景遂的一個仇人,讓這個仇人在蹴鞠場上公然殺了李景遂;這下,舉朝震動,剛二十出頭的小王爺李煜則徹底被嚇壞了,哈哈,看著近了一點的那點當太子繼承皇位的想法徹底湮滅。

李璟呢,更是駭然,加封天策上將其實完全只是為了顯示對李景遂的重視,當此之時南唐內有憂弊,外患強敵,風雨飄搖之際一定要搞好內部團結,否則外攻內鬥,將一敗塗地,李景遂身為皇弟,李璟當年自己即位之初就曾經讓位給他,以示尊崇;這才有了皇族這些年的團結。

可是想不到,自己的兒子竟然完全不顧長幼尊卑,倫理綱常,行此悖逆之事;哎,事已至此,自己的身體也撐不了幾年了,再追究李弘冀的話,打擊太子一脈將牽動全國,估計南唐就此滅亡。

李璟也就把這口氣忍下去了,事情就這樣過去了,一個由頭殺了直接行凶的行凶者,沒有繼續深究;然而,李弘冀雖然一時巨爽,一把幹掉了最大的敵人叔叔李景遂後,太子地位再無大的威脅,但是終究是敵不過輿論的公議指責,失卻太多人心後,後悔不已,成天心憂氣燥,不久後居然得病死了。

這樣,李璟也無從選擇,只能立這個柔弱美麗的兒子李煜為太子,遂加封李煜為吳王,入住東宮,開始旁聽朝政,學習處理政事技巧。公元961年,李璟正式立李煜為太子同時監國,半年之後,李璟駕崩,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

某些史學評論家往往喜歡牽強附會,說是人家不行,人家昏庸,人家不修武備,往往失之於片面,李煜是個修養很高的文學家,按照這個邏輯,這個人當皇帝就不行。魏武帝魏文帝曹操曹丕父子,俱是大文學家大詩人,雙雙名列建安七子,怎麼不罵人家不務正業了呢,沒啥,都以成敗論英雄而已。

我們再來看南唐的前世今生,楊行密崛起於江淮,硬生生在強大的後梁政權側畔建國,堪稱強悍,甚至曾有“十國第一人”之譽。

但是因為領地緊挨著實力強大的中原政權,南唐政權必須時時刻刻面臨劇烈的軍事沖撞,須臾無法停息。

楊行密死後,國家政權落入徐知誥(南唐烈祖李昪)之手,李昪自幼追隨楊行密和徐溫打天下,作為南唐開創之君軍事能力自然傑出,加上梁唐晉惡戰不止,無暇東顧,國家比較安穩。

到了南唐中主李璟,軍事形勢就嚴峻起來了,958年正月,周世宗親率大軍攻楚州,因城牆牢固,守將張彥卿&鄭昭業守禦嚴密,堅守了四十天沒攻破。

隨後,周世宗親自督軍挖地道,城牆被焚毀,因守將張彥卿鄭昭業戰死不降,後周損失挺大,因此氣急之下屠城。隨後後周攻取泰州揚州等軍事要地,周世宗到迎鑾鎮以臨長江,李璟害怕至極,直接上表盡割淮南江北之地給後周,同時上表稱臣聽命周世宗,每年上交大量金銀和貢品。

李璟敗仗打得太多,恢恢然以至於連待在長江邊上的勇氣都沒有了,把都城直接從金陵遷都洪州(今江西南昌)。順帶說一句,李璟,他不是詩人詞人什麼的了,硬生生打強敵打跪的;大敗之後元氣未複,國家面積大幅度縮水,府庫極其空虛,然後稱臣,奉宋朝為正朔,李煜接手的就是這樣一個爛攤子;

再去衡量一下,我們讀史書總認為,那些皇帝個個都是智障加懶人,個個摩拳擦掌,換咱們上,就能幹得更好,似乎只要勵精圖治,24小時不睡覺憂心國事就能夠挽救國勢,河山永固。

實際上,李煜如此聰明的人,國難當頭,豈能束手就擒,怎麼也得搏一搏;史書記載:

乾德五年(967年)春,李煜命兩省侍郎、給事中、中書舍人、集賢勤政殿學士值班光政殿,咨問國事,每至深夜。可是一切也於事無補;軍事上大敗以後軍心民心都非常低沉,每年還要給後周(北宋)交那麼多金銀財報,內外交困之際李煜崩達了一陣子也就慢慢死心了,年輕壯志慢慢變成隨波逐流。

從大時代去看,恰逢唐末亂世,英雄迭出,南唐這個國家的根基就是唐末農民大起義,軍閥紛爭之時由楊行密建立的。

當時的那個氛圍,不掙命就沒有活路,是個奮鬥的時代。遍地的草根英雄應運而出;按道理說,能建立一個王朝的一般都是非常厲害的,然而,梁唐晉漢周都非常短命,南唐步其後塵,是有其根本原因的。

後梁太祖朱溫,篡唐之後被次子所殺,第三子朱友貞手上後梁被後唐滅亡。李克用以河東立足,死後李存勖即位,被伶人殺,接著李嗣源在於時間也不長,然後後晉後漢基本都是創業者死了,國家就馬上換代,到了後周世宗柴榮,威武雄傑,史家稱贊其“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 ,軍事實力一度十分強大,一度考慮攻取幽州,恢複後晉時喪失的漢唐舊地,眼看就要實現大一統;卻突發疾病,旬月之內就崩逝了。

年僅七歲的柴宗訓即位沒幾天,就發生了陳橋兵變,一腳進入北宋。

諸多實例表明,皇二世皇三世們跟那些亂世豪傑們根本沒法鬥,一方面還都太嫩,一方面水平差太遠,一巴掌拍死,說他們這些繼承人養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似乎有點苛責,畢竟亂世已久,人懷惕厲。但是出生的環境就是在繼承基業的榮光裏前呼後擁,榮華富貴裏長成,家庭崛起之際烈火烹油,氣勢正高,很難不帶著驕奢淫逸的品性。二世祖三世祖們當當太平天子或許可以,在如此亂世,不能要求更多。




對於後主李煜,更關鍵的是,出於後期的南唐要對陣的,前面是奮發有為,世人稱許的後周世宗柴榮,緊接著是洞悉人心,勵精圖治的宋朝開國太祖趙匡胤,都是命世之才。

軍事上的屢屢挫敗,無從妨害南唐宮廷的風雅,大周後擅長彈琵琶,傳說李璟便禦賜給她燒槽琵琶,大周後和李煜夫婦夫唱婦隨,珠聯璧合,曾一起創作不少宮廷樂曲,如《邀醉舞破》、《恨來遲破》 等 ,最難得的是他們全力搜尋五代時已失傳的《霓裳羽衣曲》,刪補增改後重新編排,讓這首曾在盛唐聲動一時的樂舞曲重現人間。

亂世之中不仿夫妻恩愛,然大周後年僅二十九歲就去世了,李煜傷心之餘,藉心境創作了《書琵琶背》、《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等悼詞。

以聲色自娛的表象下,李煜還是有那麼點骨氣,並沒有放棄,他為求自保,表面臣服,該給的朝貢照給,暗地備戰,調兵防守長江中下遊各軍事要點,以防宋軍偷襲。然而宋太祖趙匡胤早就謀劃統一全國,只是因為遵從既定戰略方向,才允許南唐苟延殘喘,在著名的雪夜定策中,宰相趙普提出”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規劃,宋軍據此滅後蜀,吞南漢後,已完成了對南唐三面合圍。

時機已到,趙匡胤開始念緊箍咒,974年9月,他派遣使者去南唐招李煜入朝,李煜知道這屬於羊入虎口,有去無回,便以生病為由拒絕。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趙匡胤遂以李煜拒絕朝見為辭,起兵10餘萬,分三路進攻南唐;975年10月,南唐各路救兵皆敗,金陵困守孤城,李煜最後一次遣使,請求趙匡胤網開一面,趙匡胤答複了著名的那句"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不予搭理。十一月二十七日,曹彬與潘美率中路軍主力攻破金陵,李煜奉表投降;而後,他被押到東京,宋太祖因他帶領南唐奮力抵抗,封他為違命侯。

昔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及至此時,一個優秀的皇帝詞人,在他形象生動&明亮真摯的詞調中注入了最深沉的亡國之痛,國家不幸詩家幸,詩人不幸詩歌興,李煜一生中創造的最高峰就要來臨了。

978年七月七日晚上,傳說正是李煜過生辰,他便邀請客人在寓所裏宴飲,故舊們先時裝出高興的樣子逢迎著故主,隨後隱藏著的憂傷情感借著酒勁滲了出來,窗內樂聲和著詞曲吟唱,窗外一彎明月勾掛,夜色蒼幕,燭影紛曳,慢慢勾起了李煜的絲絲愁緒。寄人籬下的亡國之君,在月色下踩著小步,移步樓欄,回想故國昔年,年少登基為帝,意氣風發,玉樓瑩闊,雄殿翠巍,美酒佳肴旁,芙蓉帳幕下,自己和大周後填詞作文,吟曲弄調, 伉儷情深,人生如何愜意暢快啊,到如今身為階下囚,仰人鼻息,前途蒼茫無望,生死操於他人之手,看著侍舊們悴淚依依,接著涽猛的詩酒之意,李煜那無比俊逸的才氣蓬勃而出,在那一刻,他又回複了帝王的身份,在那一刻他自尊自憐的切真感情自然流瀉出來,憤懣,失落,懷念,感慨,詩想和夢境合著詞文如汪洋恣肆,流傳千古的這首虞美人一氣呵成。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古往今來,以春逝來抒發惆悵的詩詞至此被寫到了巔峰,盡抵了絕詣。但,這也是他的絕命詞。

可能因為李煜這首詞實在寫得太好,不久後就有人把李煜寫的詞稿呈送給了宋高宗趙光義,趙光義先聽到李煜在住所搞得絲竹聲管紛紛擾擾,就很不高興,看到他寫的詞居然還在懷舊,還想回去做皇帝嗎?做夢,可能詞寫得這麼好,也刺激了趙光義的妒嫉心理;他一氣之下,便派人送毒酒賜死了李煜。

978年,李煜去世,享年四十二歲整;因為他是南唐亡國之君,因此後世史學家稱呼其為南唐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