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自然
字體大小:
2021年7月19日 -
:
文學藝術評論園地
稻穀泉傳奇
作者/郭進拴
2020年8月15日,我們《智泉流韻》文學平台和《文藝界》雜志社聯合組織的探訪美麗鄉村采風活動邀請平頂山市建設局原局長、詩人範海,平頂山東環國家糧食儲備有限公司原董事長、詩人劉玉璽,著名詩人張春偉以及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文藝界》雜志社社長、總編輯郭進拴,《文藝界》《智泉流韻》執行主編郭方向等一行7人,來到了葉縣夏李鄉油坊頭村采風,村党支部書記楊運東熱情接待了我們。
楊運東在油坊頭村當了16年村主任,10年村党支部書記,他領我們經熊莊水庫,左轉右彎,九曲十八拐,探訪稻穀泉源頭。
當我們帶著一身長途顛簸的疲憊,頭昏目眩,口幹舌燥,投入這清秀清幽的稻穀泉懷抱,再愜意不過了。這裏青山環抱,綠水掩映,翠竹成林,岸柳成行。放眼望去,遠山疊翠,溝壑縱橫,奇峰聳立,鬼斧神工,聽翠谷鳥語,嗅千葩飄香,看魚翔淺底,觀銀泉飛瀑。幽谷清溪,若斷若續,流泉飛瀑,如雷如鼓。煙雲中的稻穀泉,意境超然,神秘莫測,險峻中蘊含著柔和恬淡之情,古野處透露著清秀質樸之美。
水潭倒映美景,山光水色融為一體,讓人充分領略到“山因水美,水因水秀”的真味。深山裏森林密布,深潭碧水、溪水長流,生態環境卓絕,空氣、水質監測均優於國家一類功能區一級標准,是觀光度假避暑勝地。
因了昨夜一場細雨的淋瀝,霧迷神爽,嬌滴如荷。山如仙女,在雲霧中翩翩起舞,美不勝收,若隱若現。
鳥兒顫悠悠的啼聲灑下,如含著露水的清亮的陽光,沖破了霧靄的阻攔,歡快的旋律喚醒了整片大地,樹木張開了期盼的雙眼,露出含情默默的目光。
稻穀泉的溪流,是那樣的秀美。高高的藍天下,白雲片片,溪水潺流,白浪滔滔,柳絲拂岸,草木葳蕤。溪兩岸那茂密的林帶,碧翠欲滴,綠意盎然,一方方,一片片連在一起,倒映水中,好像鑲繡在稻穀泉的碧綠絲帶,使稻穀泉的溪流更加靈秀誘人。
我本來性嗜山水,極愛出遊。只有稻穀泉的水,才是我真正領略和體會到了孔老夫子描寫的德、義、道、勇、法、正、察、善、志等九種形象。我是相信“太史公遊名山大川,故其文章頗有奇氣”這句話的。
我們路過一潭,只見那清澈幽深的潭水,像一個美人,舒展地橫陳著她長長的玉體。她心懷幽深,姿態天然,隱藏在這幽僻處,顧影自憐。那粼粼水波,像絲綢上的細紋,光滑嫩綠。往遠處望,低視潭心,另有一個天,雲影在徘徊。兩岸的峰巒倒立在潭裏,顏色一點深似一點,漸漸地變成了深碧。潭邊寒氣逼人,漣漪蕩漾,潭深莫測,像蘊藏著力量,掩飾著多情。
這裏長長的流水,像鏡面一樣,也許等著哪位新嫁娘來這裏對鏡梳妝。沿溪前行,我目不轉睛,怡然而視,除了驚歎,說不出一句話來。站在橋頭望去,溪裏的石頭大如巨象,小如卵石。有的壘石成壩,有的自陷為潭,水態因石而異,它沖擊巨石,回流迸發;它經石壩自成水簾,急流勇進;有時在矗石四周環行,有時從迭石中穿行,遇到一段比較平坦的石灘,它們滾滾而去。深處見其綠,淺處如白酒一般,飛濺的水沫如白絮銀絲。溪水因地而歌,有如松濤,有如豎琴,雷鳴傾盆之聲,錚錚淙淙之音,響徹耳鼓之間。再往前行,溪水猶如自天而下,掛著一匹白練,懸流為瀑;有的流入溪邊的石槽,好像一條青龍,曲折回腸,在豔陽映照之中,淩空出現了五彩繽紛的彩虹。
朦朦朧朧之間,我隱約看見青山與綠苔間夾雜著潔白的瀑布,耳邊是那清脆的水流聲,“嘩啦啦”,“嘩啦啦”,好像是水精靈在唱歌,我仿佛來到了仙境。我聽見了水花唱著歡迎之歌,隨著歡快的歌聲,我們走到了稻穀泉的源頭,頓時響起了一片轟響,像一列火車正在向我飛馳,嚇得我趕快往回跑,沒想到響聲變得更加震耳,列車仿佛載著我直沖那“珍珠的屏”。當我伸手一摸,稻穀泉毫不客氣地擊打我的手臂。水珠大的如珍珠,晶瑩透亮,歡蹦跳躍;小的細如煙塵,彌漫於空氣之中,成了朦朦水霧。微風一吹,一陣陣透心的涼氣迎面撲來,驅走了身上的熱汗和疲勞,換來了一身涼爽。
我在開滿了五顏六色的各種野花,像花地毯一樣的溪邊漫步,望著兩岸美人發絲一樣的垂柳,望著石階下落英繽紛的山花,心想:不僅搞藝術、做學問要師法自然,就是做人,不是也應該以自然為師嗎?常見大海,可使我們心胸寬厚、寬闊、寬容;面對高山,我們希望變得巍峨、挺拔、堅定。觀賞梅、蘭、竹、菊,可以潛移默化地陶冶我們的品性;聆聽林濤泉聲,可以領悟大自然的整體和諧和生命節奏。人在大自然面前因無須戒備、防範而變得坦誠、開朗。這些均有利於我們形成曠達、愉悅的心境。故古人曰:“智者樂山,仁者樂水。”而樂天者必長壽。
大自然永遠滋潤我們的心靈,激發我們的想象,豐富我們的創造。大凡大藝術家全都酷愛自然。貝多芬迷戀芬芳的田園,屠格涅夫熱愛遼闊的草原,石濤“搜盡奇峰打草稿”,李太白把酒問月、笑傲江湖。試問大自然中之生物,哪一種不是鬼斧神工、渾然天成?隨便一株小草,隨便一棵樹,隨便一只鳥,隨便一條魚,隨便一只蝴蝶,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他們的整體結構,它們的色彩,它們的姿態,和環境之間顯得那麼和諧、合理,天衣無縫。試想文學藝術作品的結構、氣韻,如能達到動植物那樣完美、那樣酣暢,那將是一種何等成熟的境界!因此,無論在為文、為人上、大自然永遠是我們最好的導師。
山路崎嶇蜿蜒,一路綠,一路香,一路鳥語,一路人歡。在這稻穀泉的密林中,人們盡情吮吸著清新的空氣,享受著最鮮美的景致。人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獲得真正的自我。人世的喧嘩,人世的塵埃,人世的角逐,人世的欺詐,在大自然面前顯得是多麼的渺小而微不足道啊!一切來於大自然,一切又必然最終歸宿於大自然。世態的紛繁,我們又何必再去計較呢?
於是,我在稻穀泉緩緩行,去憧憬一個美,去享受一個美。我似乎感覺到醜陋、角逐、欺詐、塵埃,在這裏全部消失了。在茵茵的草坪上,是朝氣勃勃的小夥子;在繽紛的花叢中,是俏豔的姑娘們。他們愛這泉,愛這林,愛這花,愛這景。他們與花爭豔!
我在稻穀泉獲得了慰藉:大自然給了我自我,給了我智慧,給了我勇氣,給了我靈感,使我獲得了一個純真的心愛。
那層層疊疊的山,鋪天蓋地的綠,曲曲折折的溪,花香醉人、鳥鳴空谷、雲霧飄忽。
撫摸依偎入懷的雲片,眼望在薄霧裏間歇出現的山花,遠有青峰錯落,近有俊鳥吟唱,也只有生花妙筆可以盡情描繪她了。不久,豹山上又扯起了霧紗,使人心馳神往,思緒如潮。環顧群峰,仿佛山山嶺嶺攜手比肩,圍著你翩翩起舞。少頃,便見山谷裏蒸騰起絲絲水汽,如煙如絮,漸漸凝結為雲。這時太陽似露未露,而雲團已聚集如海灣小潮,湧入壑谷,牽聯融合,匯成萬匹白練、千丈銀濤,浩浩蕩蕩,漫卷而來,把所有的山峰全侵吞為海中島嶼,似沉似浮,若隱若現。而我竟成了這神山仙島上失落佛塵的一名忘形仙翁。
一會兒,太陽從雲層裏一躍而出,嵐霧紛紛跌落谷底。群峰燦若金鑲玉配,歷歷呈現眼前,於是幻化為海市蜃樓,蓬萊仙境。太陽漸升,雲霧漸淡,朝暉滿天,流霞四溢,再看看陽光下的稻穀泉,我又覺得一下子從仙境歸來,重返人間,心下不免惆悵而又欣喜。那群峰突兀而立,嵯峨縱橫,若禽之遨翔,若獸之撲鬥,像新筍迸土,像巨筆書空,奇雄秀錯,羅奇鬥巧,更是讓人神蕩魂馳,目迷心醉。
霧散天開,烏雲驚退,天色更藍,山水更美!一道彩虹,橫跨山澗,稻穀泉更有一番風情。只見懸崖絕壁上,流水潺潺,飛瀑騰空,珠花翻飛,在豔陽下映出了七色虹霓,溢光流彩。
啊!此刻的稻穀泉啊,你多像剛剛出浴的美人,梳洗打扮一新,容光煥發,轉眄流睛,顧盼生情,楚楚動人,你內在的美全都溢了出來,令人一見鐘情,不酒而醉!
至此,我才悟到:有了雲霧,稻穀泉才有了水汪汪的靈眼、震魂攝魄的神采。是雲霧,興起雄滔偉浪,浩浩天海,活了怪石,育起松柏,潤了翠峰,染了花叢,是她以精氣血脈融貫了稻穀泉,使之疏密有致,幽谷夢峰,奇景幻變。這裏的一木一石,一亭一台,甚至每一片綠葉,每一泓清泉,都在向遊客宣泄著大自然的神奇和歷史的奧秘。稻穀泉的奇絕風物何止這些?不論翠峰、深谷,不論奇石、綠葉,不論溪流、飛瀑、碧潭,處處都有豐饒的物品,處處都有奇麗的美景,你要我說我可真說不完。我覺得:此景只應天上有。
稻穀泉水清洌甘甜,從來不幹不涸。據說這個泉是當年妙善公主朝拜大堯山時挖的吃水井,妙善大師在堯山經神人點化涅槃成觀音後,人們就把這個井叫“觀音井”了。
據說當年有人發現下邊是用大石頭砌成的圓形井洞,往下看時,井水上有個佛字,有時顯月亮,有時顯太陽,還有桃花、蓮花,甚是奇妙。鄉親們奔走相告,方圓幾十裏的人們,也掂桶、提壺,雲集於此。他們用此水涮壺去水垢,提水回家與家人痛飲,能消災去病,健胃、清心、養神、延年益壽。據專家化驗,此井水富含礦物質、稀有化學元素,常飲對身體有保健作用。
我們細品著清冽甘甜的觀音井水,頓覺滿口清香,生津止渴。
這裏山多也意味著景美。綠色生態旅遊以及觀音文化活動組成的文化之旅方興未艾。徜徉其間,一種小家碧玉的美感撲面而來。
客觀地說,稻穀泉既沒有像延安等地有名的紅色景點,也沒有像黃山一樣幽深的自然景觀,觀音文化也沒有在此凝結成震撼人心的民俗文化精華。
如何在旅遊業日漸升溫的時代中讓世人關注這塊優美的小家碧玉?這需要當地的決策者們另辟蹊徑,搞好觀音文化的開發。
稻穀泉一帶地勢平緩,水系縱橫。在觀音井兩水交匯處有一泉眼,水質特別好,被當地人稱為“觀音井”。相傳,以前往來客商行人經過此地,都要歇歇腳,嘗口泉水。曾經有一對年過半百未得子嗣的富商夫婦,長期在一座山上采掘金礦,有一回路過“觀音井”,在此喝水歇腳後不覺沉沉睡去,夫婦同時夢見觀音送子,回家後富商夫人果然懷孕,生下一子聰明異常。富商大喜,從此專心事佛,並欣然出資修建了“觀音井”。為了吸引眾人前來朝拜觀音,還在觀音井附近放置了一對金磚,揚言“百步之內有金磚”,准備送給特別有福氣的人,一時信眾如雲,觀音井香火鼎盛,夢想一夜暴富的人也悄悄前來反複踏勘,仔細搜查,自然一無所獲。後來有一個外地商人路過,在井邊趴著准備喝水時,因一塊磚頭太滑,摔了一跤,他恍然大悟,忙撿起磚塊洗淨,果然是一塊金磚。原來當地老百姓“百步”與“趴步”同音,因此成就了一段古商道上的財富傳奇,關於另一塊金磚的存留去向,在民間至今仍然眾說紛紜。與此相似的民間傳說在老百姓中廣為流傳,這個傳說體現了人們傳統宗族社會的價值觀和財富觀。
觀音原型是隨佛教從印度進口的慈航大士,進入中國後,被漢族仕女形象所代替。觀音是佛教和中國傳統道德相結合的化身,是東方博愛女神,常常被人尊稱為“東方維納斯”,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在中國乃至在世界華人地區都廣泛受到尊敬和崇拜。我們平頂山市是著名的中國觀音文化之鄉。由於旅遊產業能夠帶來一方經濟繁榮,今天,各地紛紛挖掘文化資源,打造旅遊產業,吸引八方遊客紛至遝來。那麼,觀音井,僅憑一個美麗的傳說,如何能傾倒眾人?在一本厚厚的《油坊頭稻穀泉旅遊發展總體規劃》中,我們看到,當地把觀音井定位為“紅土地上的花果山”,以伏牛山旅遊發展大環境為依托,以突出生態開發理念為導向,以休閑農業景觀創意和觀音文化體現旅遊產品深度開發為核心,最終將觀音井百果園區打造成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國家4A級旅遊景區、伏牛山地帶“宜遊、宜商、宜居“的重要旅遊目的地,成為伏牛山地帶的休閑農業旅遊和鄉村體驗旅遊的亮點與熱點之一。這裏我們可以看出以楊運東書記為代表的創業者有意地把觀音文化(或者說是宗教文化)與自然生態、地域文化相融合,不失為一個大膽的創意與有益的嘗試。而將“觀音井百果園區打造成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國家4A級旅遊景區、伏牛山地帶“宜遊、宜商、宜居“的重要旅遊目的地”,對於他們而言,這是一個大膽而高遠的目標。當地規劃者們清醒地看到了國內外的旅遊發展趨勢。從大區域範圍上看,稻穀泉有較為明顯的區位優勢;而且國務院《關於支持中原經濟區的若幹意見》和《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的相繼出台,使旅遊發展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旅遊火候正在加快升溫,為稻穀泉旅遊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性機遇。有區位優勢和有利於旅遊產業開發的大環境,但是,如果沒有自身的魅力,它將永遠不會放射出誘人的光環。
觀音井的魅力在其相對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文化環境上。觀音井區域內有數條溪流縱橫交錯,流水潺潺,山林面積廣,植物種類較多,勤勞的村民在觀音井開墾出的生態果園錯落地分布在平緩的山地,果實成熟時節,水果散發出的芬芳充盈山澗,讓人流連忘返;站在觀音井北面的山頭,向西南方的山峰望去,山形宛如觀音臥像,其右側山形有如觀音聖手;長期以來,觀音井附近的村民舉行祭拜儀式活動,淳樸的農家風情和純真的宗教文化水乳相容。當觀音文化、自然生態、農家風情巧妙結合,觀音井的魅力就逐漸顯現了。
在就學、就業、醫療、娛樂等方面因素的推動下,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快速。城市成為人們爭相追逐的家園。但是總有人在嘗盡環境惡化、壓力倍增、人情淡薄的城市生活後,驀然回首,更渴望一個清靜平和、環境溫馨的田園,找回卸下重負後生動真實的生活。這也應該是當前農家樂生態旅遊火熱的原因之一。由此,我又聯想到了觀音這個美好慈祥的佛家形象。觀音是普渡眾生的神,她能讓人的心靈得到解脫。可俗世中觀音在哪裏?在寬廣仁慈的大自然中。那麼,油坊頭觀音井將如何給抵達此地的人以愉悅的心靈慰藉?當油坊頭觀音井以極其自然的生態和散發著陣陣幽香的百果迎接人們時,想象一下人們能在此露出久違的孩童般天真的笑容;想象一下人們能在觀音的注視中真誠地擁抱大地;想象一下人們在享受著“賞百花摘百果”的樂趣時,能在此得到一些感悟,一切的紛繁複歸簡單,喧囂複歸寧靜,我的心便豁然開朗了。
這就是觀音井的魅力。但願不久的將來,觀音井就像傳說中觀音手持的楊柳淨水瓶,灑向過往的行人,讓人們在大地中獲得安寧與平和。
另據傳說,當年妙善大師等三人朝拜堯山,見天色已經不早,前邊又有高山阻路,其時來不及越過此山,幸離山幾十裏處有個叫熊莊的村莊,三人不免徑投村中來借宿,順便化些齋飯來充饑。
到了村中,見有一個高門大戶的人家,一望而知是村中的首富。常言道:“出門要看天時,化緣須看場面。”她們三人自然往這家門首而來。走到門前,只見門口坐著一位老者,年紀約有六、七十歲,面上卻現出憂慮之色,兩眼直視地上,眼珠一動不動,正在那裏思量什麼。三人走到他身邊,他兀自不曾看見。
永蓮性急,搶上一步,合十向老者道:“老人家沉思些什麼?貧尼這廂有禮了。”
老者出於不意,聽見有人說話,不覺嚇了一跳,抬眼看著三人道:“何方毗尼,到此何幹?猛然間倒把老漢嚇了一跳。”
妙善大師合十謝罪道:“多有驚擾,還望恕罪。貧尼等乃是父城人氏,因立志往朝堯山,路經寶莊,因天色已晚,特造尊府,請求借宿一宵,明日清晨就動身,決不多擾,還望老人家行個方便。”
老者搖頭道:“你等來得不巧,若在往日,莫說留一宿,就是多留幾宿也無妨。可是現在卻不行了,你等還是往別家去住好了!”
妙善大師道:“這又奇了,究竟什麼緣故,敢請老人家告之。”
老者歎了一口氣道:“說起我家主人盧員外呢,真的是個行善之人。往日裏最愛救困濟貧,齋僧念佛,數十年來未曾改變,只是一向沒有一男半女。在前年春間,才生了一位小孩兒,合家慶幸,村中人也都說是行善之報。不料在本月初旬,這小孩兒忽然起了腹瀉之症,當時就請了大夫診治,都說是脾虛之症,不易治愈。故難定方,服藥也是無效,在藥力到的時候,稍好些,藥性一過,便依然如舊。據一位老醫說:如要治愈此症,須得三合糯米,煎汁服下,使中土得到生機,然後才可用藥醫治。只可恨我們這裏是不產稻穀的,要求此物,須要越過這座豹山,到山那邊的大地方,才可求得。本來相距百餘裏,前往求取也非難事。奇不奇,巧不巧?這豹山中,向來連豺狼都沒有的;但在半年之前,忽來了四只斑斕猛虎,居住山頭,出攫人畜,鬧得山中不得安寧,大家不敢由此來往,與外界的來往,也因此隔絕。故明知那邊有糯米,卻無人敢冒死去求取啊!只眼見那小孩兒的病,一天沉重一天,據那位老中醫說,性命只在此一兩天之內。現在我家員外,正急得死去活來,滴水不入,已有三、四天了。情形如此,哪裏還有閑心性招待你等呢?故請你們往別家投宿去吧!”
妙善大師口稱:“善哉,善哉!老人家呀,你說不巧,我說來得正巧,這也是注定的緣法。你去告訴員外,叫他不要著急。若要別物,出家人卻沒有;三合糯米,囊中卻有,如能救得小孩兒性命,出家人決不吝惜!”
老者聽了,待信不信地說道:“真的嗎?出家人說話須要當真,不可說謊!莫要騙過了一宿就走路!”
妙善大師道:“哪有這等道理?你看我那兩個同伴黃布袋中藏的,不是米穀是什麼?你只快去告知員外就是了。”
老者道:“既如此,三位且在此小坐,待老漢去通報一聲。”
說著便興沖沖地向內奔去,口中連呼:“員外,員外!好了,好了!小官人有救了!有人送糯米來了!”
那時盧員外正坐在廳上發悶,見他如此神情,便喝道:“盧二,你可是發了瘋嗎?嘰哩咕噥的,在那裏說些什麼來?”
老者連連說道:“不瘋,不瘋!果真有人送糯米來了。”於是便站住了腳,定了一定神,方將妙善大師的話,從頭至尾學說了一遍。
員外聽了,不覺一躍而起,連說:“盧二!快去開了正門,說我出迎三位活佛。”
盧二哪敢怠慢?一路踉踉蹌蹌地奔出來,開了正門,向三人說道:“我家員外出迎三位活佛!”
妙善大師連稱不敢,那盧員外果真走出正門,向三人一躬倒地,口稱:“下士盧芸,不知三位法駕光臨,有失遠迎,萬望恕罪!現在請三位大廳用茶用齋。”
妙善大師等合十還禮道:“貧尼何德?何能?敢勞員外如此大禮迎接?只因朝拜大堯山遠來,欲打擾寶莊一宿,就驚動了員外,真是十分罪過!”
當下盧芸便讓三人進了大門,直到廳堂,重新敘禮,分賓主坐定,略略寒暄了幾句。
妙善大師就開言道:“聞得小官兒病重,須得糯米漿吃才可保無虞。可巧貧尼袋中粳糯米穀都有,只消拿來揀擇一下,莫說三合,就是三升也有。”
盧芸聞說真是喜出望外,千恩萬謝。妙善大師自己隨身帶的一袋飯幹,已在神鴉嶺時散給烏鴉吃了;現在永蓮身旁一袋米,保姆身旁一袋谷,卻依然存在。她當下便向盧芸討了一只盤來,命永蓮將米傾入,仔細揀擇糯米。不消片刻,已揀了一升光景,盧芸連稱:“夠了,夠了!其餘的請活佛收了吧!”
永蓮仍收米入袋。妙善大師又囑咐盧芸道:“此米煮時不用淘洗,以免傷了元氣,減少效力,且須用文火,不可使它沸溢。若是沸溢了,脂膏盡失,便不生效。”
盧芸一一答應,請三位慢坐,自己親手將盤中糯米捧到裏邊,交給老奶奶,說明煮法,叫她去煮。一面命安排素宴,款待三人,准備潔淨房屋,讓她們安歇,一面又吩咐家人去請那老中醫到來,商議方藥,我且不表。
再說老奶奶當下撮了三合米,放入瓦罐之中,配好了水,放在炭爐上煨,自己坐在旁邊看定,以防沸溢。約有半個時辰,已經成為粥糜,香氣撲鼻。於是便在面上稀稀地盛了一碗,去給小官兒吃。
那時小孩兒已神氣渙散,不進飲食,已有多天,此時只好一湯匙一湯匙慢慢地灌了下去。灌完了一碗,看他好似沉睡的一般,老奶奶倒很喜悅!便去收拾過了瓦罐,熄了爐火,再回到房中,伸手去摸小孩兒的四肢,不覺大吃一驚。
原來,那小孩兒的手腳,先前雖不似常人的溫暖,卻還有一點兒熱氣。現在吃了一碗粥糜下去,卻反變得冷如寒冰,一點兒熱氣也沒有了,連頭上也是如此,那光景已是過去的了。
老奶奶急得忙了手腳,一口氣奔到廳上,告之盧芸。盧芸與妙善大師等正在用齋,一聽此話,都驚得呆了。老奶奶只當那糯米中有什麼花樣,定要和妙善大師拚命。盧芸好容易勸住了。正在紛擾,恰好老中醫到來,問明原由,便道:“你等且休憤怒,我進去診了一診,好歹自見分曉。”
於是與盧芸和老奶奶一同入內,診了小孩兒的脈,便向盧芸道:“恭喜員外,小孩兒有了生機了!”
盧芸聞言雖然歡喜,但不知為何會出現如此情狀,便向老中醫問道:“大夫呀,這孩子如此手足冰冷,氣如遊絲,分明是個死兆,如何反說是生機呢?”
老中醫答道:“員外有所不知,這就叫做神氣內聚。小官兒病了這許多日子,神氣已兩不相屬,幸得米汁助了元氣,故內部聚斂起來,外面卻反有此現象。你且待他這一覺醒來,包管大有起色。”
大家聽了此話,方才定了心,老中醫又開了藥方,才告別而去。
妙善大師得知如此情形,心中也十分喜悅!盧芸合家都出來拜謝請罪。妙善大師道:“你等這麼一塊好地方,卻想不到不產米穀,真是個缺憾。現貧尼尚有數升谷在囊中,倒不如送給你們做了種子吧!”正是:
此日留佳種,他年萬頃禾。
話說妙善大師見這裏好好一個地方,卻是不產米穀,就動了慈悲之心,便向盧芸說道:“員外呀,你們這裏,很好一個地方,卻不料不生米穀只有麥子,真是一件天大的缺憾!現在貧尼囊中,還有幾升谷子,裏邊粳糯都有,倒不如送給你們做了種子,補了這缺憾吧!”
盧芸等一班人聽了此話,都樂得手舞足蹈,謝天謝地。當下妙善大師便叫保姆將貯谷的布袋解下,交給盧芸,又將粳糯谷的分辨和下種灌溉的方法,一起詳詳細細地告訴了他們。盧芸拜謝受領了,真是感激不盡。從此,這一帶以種稻為主,一直延續至今,村中的泉源,也更名為稻穀泉,村名也改為稻穀泉村。
傳說畢竟是傳說,但稻穀泉泉水流量之大,歷史悠久,在當地素有“海眼”之稱。數十年前,每當夜深人靜,泉水噴湧之聲,數裏之外,清晰可聞。直到如今,泉水依舊四季不斷,生生不息。
同時,稻穀泉泉水水質極佳。自從明初張姓從山西洪洞縣遷移至此,人們便廣種水稻,“稻穀泉村”也因此而得名。每到稻子成熟季節,稻香四溢,山口之外,數裏可聞。
解放戰爭時期,王震將軍率部在葉縣保安七裏崗戰鬥之後,向拐河轉移,途經稻穀泉休息,連飲三碗稻穀泉水,口還不住地稱贊:好水,好水。就連國民党的高級將領胡宗南攜妻子、女兒經過稻穀泉時也對稻穀泉泉水稱贊不已。所部營長張紅軍更是被泉水甘甜感染,號令屬下;此乃風水寶地,任何人不許欺男霸女、幹壞事,違者槍斃,嚴懲不貸。
解放後,解放軍的測繪人員到此進行地形測繪,喝過稻穀泉泉水之後,把稻穀泉村的地名標志毅然標在了泉口之處。
多年以來,有關部門對稻穀泉泉水經過多次檢驗,證明水中富含多種微生物和礦物質。含量達到或超過天然礦泉水標准。據村裏的人講,即便再不能喝生水的人,喝了稻穀泉的泉水,不僅不會生病,而且還可以治療肚子疼痛。現居住在稻穀泉村、今年72歲的張秉欽老人說:他的父親60多年前得過一場怪病,滿腹疼痛難忍,無藥可治。後來,由於腹中燥熱難耐,急於喝水。家人從稻穀泉中取來一罐泉水,讓他喝下。不料病情竟然減輕,又堅持數日,奇跡發生,老人的病不僅痊愈了,而且一直活到85歲。
稻穀泉泉水無鏽無沉澱,泡茶入色快,甜味更濃。
現今稻穀泉村三十四戶,一百零七口人,無少亡人口,無癌症病人,無結石病人,老年人年齡大都在85歲以上。
更為重要的是,最近幾年,又有人看見金鴨子的出現,聽到金鴨子的叫聲。每到天陰下雨,空中又出現了小龍的身影,搖頭擺尾,向人們點頭致意。因為這裏的天又藍了,山又綠了,水又清了,稻香又飄起來了…..
如今,稻穀泉的泉水經專家鑒定,礦物質含量除鍶之外,其他十幾種礦物質含量均達到或超過國家飲用水標准,被譽為河南“八大名泉”之一。
依據天時地利,地方政府和有識之士,投資100餘萬元,建成了一座高標准的現代化水廠。葉縣有關部門還投資為稻穀泉村的村民鋪設管道,家家戶戶都用上了不用油、不用電、不用機器的真正的“自來水”。
近日,在雙山南坡千餘畝山坡上,一個大規模的現代化“柴雞”散養基地已經開工建設。在通往稻穀泉的“葫蘆口”內,一座漂亮的休閑山莊藍圖也已敲定。不遠的將來,以熊莊水庫、稻穀泉山莊、“柴雞”散養基地、稻穀泉水廠為主要景點的旅遊勝地將展現在遊人面前,一個新時代的“桃花園”將在巍巍伏牛山餘脈閃亮登場。
楊運東書記竭誠歡迎在外遊子回家觀光,誠邀各界仁人志士到稻穀泉這塊風水寶地投資興業!
作者介紹:
郭進拴,筆名智泉。199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現為河南省報告文學學會平頂山分會會長,平頂山學院客座教授,《智泉流韻》原創文學公眾平台創始人,《文藝界》雜志社社長、總編。已出版《湛河大決戰》《磊裕烽火》《洪流滾滾》《美女山,美人河》《六十歲說》《童趣兒》《人間真情》《命運》《我的鼇頭》《村魂》《觀音菩薩傳》《風雨龍潭情》《壯歌風雲路》《月是故鄉明》《歲月芬芳》《新城美韻》《鄉情老更深》等五十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