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化
字體大小:
2024年10月26日 -
:
原創
作者:史說話語
“豈不聞寶劍賣與烈士,紅粉贈與佳人。”古詩《凍蘇秦》中有這樣一句,對於英雄而言,寶劍有多種象征意義,是權力和血性的代表。在古代,禮品可以金錢珠寶,亦或是封地封侯,而寶劍作為具有特殊意義的禮物,是對無數戰場英雄建功立業的贊賞,是對他們征戰四方的歌頌。寶劍配英雄,好的東西理應物盡其用,合理分配方能彰顯它的價值。
根據對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的研究發現,在舊石器時代,對於墓葬已經有一定的方式方法。隨著社會的發展,到新石器時代,墓葬制度逐漸形成,墓葬文化也隨之得到傳承。社會生產力隨著改朝換代不斷發展,封建時代的統治在墓葬文化之中表現出等級的差異,統治者、官宦之家修建規模巨大的陵墓顯示自己的財富,記錄自己的事跡。
在春秋戰國時期,戰爭頻發,鐵器在千錘百煉中愈加精美。手工業的的發達也促使墓葬之中的陪葬物更加精致,數量更加龐大。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典故我們都耳熟能詳,歷史為我們展現出一個不懼失敗,忍辱負重,勵精圖治的人物形象。越王勾踐之所以臥薪嘗膽,是因為在公元前426年,吳王闔閭的兒子夫差替父報仇,大敗勾踐,勾踐決定奮發圖強,報仇雪恨。
闔閭曾率軍攻打出楚國,之後一路凱旋,趁機奪得吳國的王位。上任後的他沒有整日沉醉於花天酒地,而是實行一系列改革,任用有識之人,運用軍事戰略對方征戰,使國家不斷強大,能夠稱霸一方。吳王闔閭具有高超的軍事才能,能夠在實戰之中運籌帷幄,還會對戰術深謀遠慮。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因出兵討伐越國,雙方軍隊實力相當,最終兩敗俱傷。吳王闔閭在還師途中受到越國大夫靈姑的襲擊,腳趾被砍掉,最終不治身亡。臨死之前,闔閭讓兒子繼承王位,並誓要報仇,臥薪嘗膽故事的前因也是由此而來。闔閭死後,吳王夫差一邊練兵備戰,一邊為父造墓。他調用數十萬工人,用大象搬用泥土石頭,挖水池,堆積山丘,用三年的時間完成建造。
闔閭墓地位於蘇州海湧山,吳王夫差將其名改為虎丘。夫差深知父親身前最愛寶劍,網羅天下名劍。於是在下葬之時,為盡孝心,用“扁諸”、“魚腸”等名劍有三千餘把作為隨葬之物。如此多的寶劍,闔閭墓也有“劍池”一稱。在《越絕書》中對闔閭墓有這樣的記載,“闔閭墓在虎丘山下,池廣六十步,水深一丈五尺。”
有傳言稱連秦始皇和孫權都派過人去該墓尋找寶劍,然而即使鑿石挖池也一無所獲,由此可見,闔閭墓是多麼的隱蔽且機關重重。歷史從來都不是空穴來風,根據各種史料記載,闔閭墓是真實存在的,那麼價值連城的墓又是什麼樣。江蘇古墓藏三千把寶劍,為何千年來沒人盜取,專家抽乾水發現奧妙。
闔閭墓“傾水銀為池”,顯而易見,墓中全是水銀。水銀是一種劇毒元素,相信很少有人膽敢以身涉險。況且墓地用時三年制造,其中隱藏的防盜機關豈是那麼容易破解,墓地與水相連,如若有人盜墓,方向都沒摸著就可能一命嗚呼。1955年,國家組織考古活動,使用大型抽水設備,用時整整三天把“劍池”的水抽乾。
經有關人員的探查發現,城池底部只有一點縫隙,挖掘工作根本無法進行,符合史料的記載。此次考古為維護虎丘塔,沒有動闔閭墓,只給“劍池”進行換水,因為一潭死水時隔千年,味道定不會好聞。之後有關部門也多次組織只給池子換水,專家認為,挖掘闔閭墓會破壞虎丘塔,同時闔閭墓未被盜過,就讓它繼續沉睡在水中,讓寶劍的傳說繼續流傳,有朝一日為古物研究提供助力。
縱然科技發達,古人的智慧也不容小覷,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對於古墓也要有所敬畏。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適時地放棄也許會有更好的收獲。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專家學者們會找到更多的渠道研究歷史文物。但毋庸置疑都是,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心存僥幸,保護古物是每個人公民的職責。
參考資料:
《凍蘇秦》
《越絕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