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健康
字體大小:
2024年11月08日 -
:
暑期青少年運動損傷升溫,集中在三關節
作者:大河健康報社
大河健康報記者 梁露露
日前,大河健康報記者走訪河南省兒童醫院、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發現,暑假期間,青少年運動損傷發病率上升,運動損傷的患者比平常多出許多。
在醫院門診中,青少年常見運動損傷的部位主要發生在膝關節、踝關節和肩關節等。如何遠離運動損傷?專家給出科學“運動處方”。
暑期運動當心髕骨脫位
11歲的女孩思思在打羽毛球時,不經意的一個轉體動作讓她疼痛難忍。家長帶著她到醫院檢查,被確診為髕骨脫位。
河南省兒童醫院骨科主任孫克明告訴記者,髕骨脫位是髕骨關節在運動過程中,髕骨關節面與股骨滑車關節面出現移位,完全或不完全失去接觸。
髕骨脫位是膝關節常見的運動損傷,多見於青少年,也可見於膝關節解剖結構異常人群。成人和兒童所有膝關節損傷中的急性髕骨脫位占2%~3%(每10萬人中有6~77人)。
由於髕骨脫位常自行複位,易被患者當做普通的膝關節扭傷,導致不能及時就診,從而延誤病情,不僅影響患兒正常的學習、生活及運動,還可能造成無法治愈的膝關節軟骨損傷。因此髕骨脫位後,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複位治療,再慢慢進行功能鍛煉。
孫克明提醒,孩子在進行體育運動時,為預防髕骨脫位,可戴上運動護具,盡量給予彈性繃帶或護踝固定措施,運動過後注意休息,平時注意下肢肌肉力量的訓練。
高強度運動後膝關節疼痛或是脛骨結節骨骺炎
與思思一樣,膝關節損傷的青少年不在少數。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醫學運動科康複治療師孫岩講道,很多孩子在運動一周後,上下樓梯時感覺膝關節前方疼痛,很可能患上了脛骨結節骨骺炎。
移動運動中,膝關節是人體的主要發力部位,很多跑跳運動都是以膝關節蹬伸來完成的。青少年時期,骨骼發育處於旺盛期,膝關節脛骨的骨骺沒有完全閉合,該部位骨質的強度較低。
平常運動比較少的青少年,暑期才開始參加高強度訓練,尤其在跳躍、球類運動等非常考驗膝關節及股四頭肌收縮能力的體育項目中,膝關節脛骨反複受到肌肉高強度牽拉,就會產生疼痛、水腫等炎症反應。
確診脛骨結節骨骺炎後,需要暫停運動,及時進行休息,也可以采取物理治療、運動康複等手段來減輕疼痛,恢複功能。
踝關節崴傷采用“PRICE”急救原則
“崴腳輕則傷筋、重則動骨。運動損傷的患兒中,最常見的就是崴腳。”孫岩表示,崴腳是青少年運動過程中非常高發的一類損傷,主要發生在籃球、足球、羽毛球、擊劍等跑跳比較多的項目中。
崴腳一般是踝關節過度內翻後外側的韌帶和肌肉形成的拉傷,與踝關節肌肉力量差、穩定性差及動作不規範、注意力不集中等有關。如果不及時進行乾預,短時間內踝關節外側就會出現明顯腫脹。
崴腳後即刻需要進行以“PRICE”為原則的科學軟組織急救處理,其中P代表保護,R代表休息,I代表冰敷,C代表壓迫,E代表抬高。
“具體的操作就是在崴腳後包括保護受傷部位,使其充分休息、及時冰敷、加壓繃帶包紮,並抬高受傷部位。這個方法主要用於運動損傷後的急救處理,可以幫助患者減輕疼痛、出血和腫脹,防止二次傷害。身體其他部位的軟組織損傷,如肌肉挫傷、拉傷等,也可以采用此方法進行處理。”孫岩講道。
崴腳過了炎症反應期後,不可疏忽大意,匆忙重返運動場。還應進行系統的運動康複訓練,加強踝關節周圍力量,恢複本體感覺,防止出現習慣性崴腳。
遊泳易造成肩關節損傷可先從蛙泳入手
“膝關節、踝關節容易在運動中受損,那就送孩子去遊泳吧。”不少家長認為遊泳不僅能減少關節損傷,還能消暑降溫。
“遊泳雖對膝關節、踝關節沒有傷害,但不當的遊泳姿勢會造成肩關節損傷。”孫岩講道,在遊泳訓練後,許多青少年出現肩關節疼痛的症狀,外展時疼痛加劇、肌力減弱、活動度降低。
尤其是剛剛接觸遊泳的青少年,肩關節肌力比較弱,在自由泳、蝶泳和仰泳這樣肩關節頻繁舉過頭頂的動作中,更容易導致肩關節肱骨與韌帶和肌腱發生撞擊,從而造成肩關節損傷。
孫岩推薦,想學習遊泳的青少年,可以先從簡單的蛙泳入手,因為蛙泳時肩關節運動的幅度和頻率相對較低,發生肩關節損傷的概率也會降低。
遠離運動損傷牢記五大建議
孫岩表示,青少年時期處於特殊的身體發育階段,而每一項體育運動也有其自身特點,應將兩者結合起來,針對青少年暑期的體育運動進行系統性的運動防護,才能減少運動損傷。為此,他提出以下五大建議:
訓練前做好准備活動。主要參與關節的活動度要充分打開,主要發力肌肉進行激活。
注意防暑,避免疲勞。夏季高溫,室外運動時注意防暑,及時補充水分。合理控制運動時間和運動強度,主要訓練內容每次不超過1個小時,跑、跳等力量訓練宜隔天進行,給身體充分的休息時間。避免長時間負荷和劇烈運動,可以減少膝關節和軟組織損傷的概率。
掌握正確的運動技能。在運動中保持身體正確的運動姿態,動作放松舒展、上下肢協調配合。
重視運動結束後的恢複。可以進行肌肉的拉伸、按摩,調節呼吸和補充營養等,使機體更好地恢複。
發生運動損傷後及時就診。注意休息,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傷,也可以在參與運動前找專門的機構進行運動功能篩查,及時發現運動問題、及早乾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