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化
字體大小:
2024年11月13日 -
:
原創
作者:趣趣大盤點
歷史上有這樣一個女孩,她出身顯赫,是皇帝的掌上明珠。然而命運殘酷,她年紀輕輕就遭受非人折磨,最後死於非命。直到幾千年後的今天,考古學家才在一處破敗陳舊的墳墓中發現了她的遺骸。那殘破不堪的骨骼見證了她曾經遭受的痛苦折磨。究竟她是誰?又是怎樣的人渣加諸於她如此殘暴的對待?胡亥和趙高又扮演了什麼角色?一切的疑團仍將緩緩撥開
一、天之驕子:
自古以來,皇家的嫡親公主便是帝王最為看重的後裔。她們生來就被賜予榮耀與特權,從懷胎時起便被香霧裹挾,受盡呵護與供奉。嬴陰嫚亦然,作為秦始皇嬴政最寵愛的公主,自出生起便受盡寵眷。
秦始皇嬴政雖然為人冷酷狠辣,但對於獨一無二的掌上明珠卻是極盡疼寵。公元前213年,嬴陰嫚出生於鹹陽宮中,當時秦國尚未完全統一六國。母親便是秦始皇最寵愛的妃嬪阿房宮。這份特殊的寵愛使得小小的嬴陰嫚從一開始便與尋常格格不入,生活在錦繡溫室之中。
太後及妃嬪們為了討好始皇,更是竭力將小公主伺候得妝扮精致,衣飾豪華。嬴陰嫚自小耳濡目染宮廷教化,舉手投足間便散發出超乎年齡的威嚴貴氣。她的臥房裏堆滿了各種奇珍異寶,就連睡榻都是用上等香木雕刻而成。
然而嬴政對掌上明珠的寵愛卻並非一味的縱容。他常常命人挑選賢能師長教授嬴陰嫚各種學問,使這朵青春的蓓蕾在知識的薰陶下愈發燦爛奪目。嬴陰嫚雖然天生穎悟,但最重要的是她極有學習的熱忱。不論是書法、音律,抑或是政治、歷史,她都鑽研得十分入神,從不疏懶。
隨著年歲漸長,嬴陰嫚的美麗與才華在秦宮中愈加出類拔萃。為了使這枝嫩芽盡早開放,秦始皇更是精挑細選,從各地召來能工巧匠,將鹹陽宮中的小花園打造成萬紫千紅的仙境,為嬴陰嫚營造出夢中的世界。他將遙遠異國的奇草珍禽盡數引入,使這朵待放的蓓蕾在春色無邊的環境中綻放異彩。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這枝嫩芽並未因寵愛而驕縱。嬴陰嫚時常跟隨父親覽閱國政,親身見證秦國統一的艱辛。天下歸一的大業將成,她內心油然而生一股英雄夢想,希望有朝一日能以實際行動服膺於父皇的理念。
這種父女倆互相欣賞、贊同的感情,將二人的聯系擰成了一股堅不可摧的繩索。每每見到嬴陰嫚的進步,嬴政都會由衷贊歎,慶幸自己有如此出色的嫡系後人。而嬴陰嫚亦欽佩父皇睿智過人, 誓將為其鋪平天下征服之路。一父一女的感情如此之深,令旁人豔羨不已。
二、暗流湧動: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一心只想延續子孫香火,以鞏固大一統的基業。可是縱使他視野如此宏闊,也難免被一己之私所遮蔽雙眼。權力的誘惑使得胡亥這個私生子野心勃勃,他暗中覦准皇位,不惜一切手段排除異己。
胡亥乃是秦始皇與寵妃李施嬪所生,地位低微,原本根本無緣繼承王位。但正因如此,他對於權力的渴求就愈加瘋狂。兒時胡亥即很機靈,深得趙高這個奸臣的賞識。趙高教會了他諸多權謀手腕,潛移默化間將這野心勃勃的私生子徹底同化。
公元前211年,秦始皇避暑離鹹陽,帶同胡亥及趙高遊歷沙丘。不曾料,這次外出竟成了胡亥窺視皇位的絕佳時機。途中嬴政因病危在旦夕,臨終前交付嫡長子扶蘇一紙遺命。趙高見狀大喜過望,立刻挾持胡亥謀逆。二人瞞報噩耗,篡改遺詔,誣陷扶蘇等嫡系,導致扶蘇含冤自盡。
就這樣,當噩耗傳回鹹陽時,嬴政遺體已被秘密下葬,胡亥乘機登基稱帝。一時間,權力的巨輪開始往腐朽墮落的方向狂湧。胡亥為了鞏固個人統治,下令將秦始皇所有其他嫡出子嗣全數誅殺。整個鹹陽城內外,處處可見血腥慘劇,哭嚎遍地。
嬴陰嫚作為嫡出公主,理應承繼父皇遺志,化被擅權者竟加以殘酷迫害。飽受宮廷陰謀算計的折磨後,她不得不暫時隱忍,佯作順從胡亥的暴政。私底下,她暗中聯絡各地效忠嬴政的賢士大臣,商議奪回正統。
而正是這一行為,徹底惹惱了胡亥及其党羽。胡亥對嬴陰嫚本就虎視眈眈,懷疑她後患無窮。在趙高的慫恿下,他下定決心要徹底除掉這個心腹大患。於是,一場人神共憤的暴行就這樣拉開了序幕。
三、慘絕人寰的血案:
胡亥篡位後,嬴陰嫚雖暫時隱忍,但她聯合效忠秦始皇的舊部密謀反擊的消息很快就為胡亥所知。一怒之下,這個新君立刻下令拿捕嬴陰嫚以正法。
公元前210年的一個春夜,鹹陽宮中突然爆發哭天搶地的慘叫。只見一群鍔德武士殺氣騰騰,簇擁著嬴陰嫚往牢獄裏押解。沿路上,凡是試圖靠近或阻攔的宮人侍衛,無一不被毫不留情地痛打或砍殺。
牢獄之中已然囚禁了不少效忠舊朝的重臣名將。他們看到嬴陰嫚被帶了進來,一個個又驚又怒。軍隊貴族曾對這位英睿公主無比欽佩,如今竟遭此淩辱對待。持重的大臣們紛紛沉默不語,默默含淚;而那些漢子則破口大罵,口誅胡亥趙高這些篡逆小人。
押解的武士並不理會囚犯的反應,粗暴地將嬴陰嫚推入一間陰暗潮濕的囚室。她纖細的身體重重撞在石壁上,當即鮮血直流。片刻後,一夥捆鎖犯人的獄卒沖了進來,手持各種刑具,對准了這個曾經的帝王之女。
嬴陰嫚雖然生性剛烈,但畏罪之心終究還是使她未曾反抗。她看著那些獄卒一個個露出淫邪的笑容,心中清楚今後只會遭受更殘酷的對待。果不其然,很快血腥的一幕就在牢獄之中展開了。
最先是一通毒打,隨後是梭舌鐵鉤戳穿肌膚,皮開肉綻。無論嬴陰嫚怎樣哀嚎,那些獄卒卻樂在其中,好像在發泄多年的怨氣一般。一夜之間,年僅十七八歲的公主已遍體鱗傷,奄奄一息。
然而胡亥和趙高對此還嗤之以鼻,認為這點"教訓"還遠遠不夠。第二天清晨,他們再次命人前去,親手將嬴陰嫚拖拽至刑場,行了一番酷刑折磨。
鉗嵌熱鐵水、割斷筋肉等種種罪刑無不加諸於嬴陰嫚身上。每逢她昏死過去就用極刑將她喚醒,然後繼續施刑,如此往複。直到數日之後,她僅存的那一縷生機也徹底熄滅。如此血腥暴行,實在令天地為之失色。
臨終前,嬴陰嫚用盡最後一絲力氣,發出撕心裂肺的嘶吼,呼喊救命。她大聲控訴胡亥罪行,表達對秦始皇遺志的擁護,死不瞑目。這一切場景,定是刻骨銘心的撼人心扉。
四、人神共憤:
嬴陰嫚遭受如此慘絕人寰的酷刑折磨,無疑是令天地為之變色的罪行。這等野蠻暴虐的行徑不僅惹怒了臣民百姓,更是觸犯了神佛的忌諱。
當時鹹陽城中士民們原本就對胡亥等篡逆小人心存不滿,如今得知如此暴行,更是怒不可遏。他們暗自湧現出一股複仇的勇氣,開始暗中策劃為嬴陰嫚伸冤的行動。大量的反胡亥標語和謠言就在鹹陽城內流傳開來,頗有些陰謀氣息。
這種怨氣不僅籍籍無名的士民有之,便是官宦貴族們也對胡亥等人痛心疾首。不少秦朝遺老們都曾與嬴政朝夕相處,對嬴陰嫚更是肺腑之言,如知其遭此橫禍,定會發自肺腑的痛心。
據說當年有一位年逾九旬的老太師手持佩刀便欲前往胡亥宮中伸張正義。他憤怒喝斥說:"嬴陰嫚確是嬴政至親骨血,今竟遭如此淩辱,皇上於九泉之下定將痛心疾首!"若非被親信死死拽住,說不定這老太師就要開啟一場造反大業了。
尚且如此,更有許多無名庶民走上了另一條更加神聖的道路。不少仍信奉老祭祀的人開始集體前往神壇祭拜,向自己所敬仰的神靈祈求懲治胡亥趙高的狂徒。
其中規模最大的便是一場由各地香火殿主持的超度大法會。參加者甚至遍布全國,所有人對嬴陰嫚的冤魂同聲禱告,共同維護天理人倫。這種放之四海皆准的規模,實在是罕見。
另一些依附佛教的人,更是親自遠征至天竺雪域,苦行朝拜求得真佛垂憐。他們奉上無數貴重供品,敲鐘施放放生,祈禱這位公主無辜遭害的冤魂能獲得解脫重生。
傳說就在胡亥即位的頭幾年間,確實也發生了一些離奇異象:天象變幻,瘟疫流行,地震山崩。不少神棍們都將此歸因於胡亥等昏君的暴行所致,認為這是來自於天意的懲戒。
更令人震驚的是,後世的考古發掘中,竟在嬴陰嫚的陪葬品中發現了大量奇珍異寶、活人陪葬等違反常理的禁忌。這或許正是當年民間對她冤魂的無上祭奠,以祈求冥冥之中能為她昭雪。
不論從何種角度看,嬴陰嫚的慘死無疑是引起了人神共憤的大事件。這不僅僅是一個悲劇,更是反映出當時社會道德淪喪的一個縮影。其中所折射出的黑暗與扭曲,足以令後人為之心寒。
五、暴虐無疆:
嬴陰嫚的慘死不過是胡亥暴虐統治的一個開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這個篡奪王位的私生子親手發動了一場聲名狼藉的"清君側"運動。
公元前209年,隨著嬴陰嫚被白白活活折磨致死,胡亥越發心慌意亂,生怕有人效仿這位嫡公主的行為,勾結外部勢力來反擊他的統治。出於這種瘋狂的戒心,他決定下手肅清所有秦始皇的嫡系子嗣。
一時間,一支由趙高親自率領的"清君側"特務鋪天蓋地而來,到處搜捕扶蘇、胡亥等皇子們的親信和党羽。無論是官員將士,還是平民百姓,只要被發現曾與皇嗣有過極細微的瓜葛,立刻就會被抓捕並無情處決。
號稱秦始皇嫡系的子嗣們生前雖然極為驕縱,卻也算是位高權重。眼下就連他們的親信下人,也都被列為了胡亥和趙高的重點緝拿對象。一旦落入他們的手心,非但要受盡酷刑折磨,最後連性命都難以保全。
當年曾效力於皇嗣中書省的老臣孔窮就是這樣的一個冤案受害者。這位高齡八十有九的老人在被捕後,不僅遭到了嚴刑拷問,最終還被生生活活燒死在火刑架上。就因為他曾經作為丞相,與扶蘇等皇兒往來密切罷了。
與此同時,胡亥的鐵蹄也開始蔓延向其他地區,統統將與秦始皇遺囑及皇嗣有淵源的人一網打盡。雖然嬴政的大軍被他罷了黜免,卻依舊留有大批遊騎兵器藏匿各地。不少獨狼騎士在遭到圍剿時,寧可背水一戰擇一條生路,也不願被俘獲後受此暴虐淩辱。
這種白色屠殺實在令人惋惜,因為倒黴的往往是一些無知的老小和平民。比如鎮守隴西的駐軍便在一夜之間遭到了全體撲殺,其中不乏許多婦孺老人。盡管那些將士們已高舉起雙手投降,但終究還是難逃被"清君側"部隊屠戮一空的命運。
直至公元前207年,大肆屠戮已持續近兩年有餘。到最後,禦史台甚至上奏控告說:全國皇族舊臣及其眷屬,以及號稱親王將軍的武裝,幾乎已被殺絕了三分之二。胡亥在聽到這一消息時,方才滿意地止住了這場浩劫。
不過即便如此,也未能阻止一些嫡系皇嗣逃脫。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儋耳,即秦帝嬴政之孫。為了逃避被屠戮的厄運,儋耳竟孤身逃亡直至南海島嶼,後來在那裏重新崛起,一度被稱為"大年主"的存在。
無論如何,胡亥及其党羽為了一己之私肆意殺戮無辜,實在是令人髮指。這不啻是對整個秦朝江山的褻瀆和背離,也是對天地人倫的極大冒犯。或許正是由於如此,這位篡君最終也只能遭到天譴人禍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