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化
字體大小:
2024年11月25日 -
:
原創
作者:文君講述
隨著社會發展,“考古文物”早已成為博物館中,代表中華文明的重要實證;隨著民間收藏熱的風行,或有不少朋友能說出不少國寶的名字,諸如後母戊大方鼎、四龍四風銅方案等。大體講,圈內將文物分為:秦銅漢玉、唐金宋瓷、名人字畫等;當然,如果細分就複雜多了,如:奇石、扇面、絲綢等,其實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種文物讓專家非常“頭疼”。
回到上世紀70年代,江蘇句容的一支生產隊當時正計劃修整果園,一座小土包就成了大家取土的的地方;公正的說,這座小土包沒什麼特別的,既並非風景秀美,也沒有什麼上古傳說。最初時,村民在取土過程僅是挖出來一些陶器殘片,可隨著殘片的增多,到最後竟出現了幾個相對完整的“陶罐”;還要說明一點,當時的文物保護宣傳已經全面展開,當地也受其影響,連忙將情況報告給了有關部門。
再等考古專家趕到現場,小土包已經出土了十餘件相對完整的陶器,這也把考古隊嚇了一跳,會不會文物已遭到村民破壞了?專家仔細觀察這些陶罐,大部分已經出現了破損,從形制上看明顯粗糙許多,不過在專家眼中“越粗糙的東西,它的歷史反而越悠久”;後經鑒定,出土陶罐已有三千年的歷史,甚至要追溯到西周時期,還不止這些,經過初步勘探,這座土包下面居然還存在著數座古墓。
消息傳出,當地村民顯得十分興奮,原因很簡單,如果發現了古墓或是遺址,很可能會帶動旅遊業,直接受益者就是當地的村民;當然,考古隊也很高興,懂行的朋友或許知道,古有“華夏五千年歷史”之說,但真正能追溯的僅為3200年左右,大體在東周時期。直白點解釋,如今的史料連秦始皇時代還存在著諸多不明確,那就別說時間更早的“先秦”時代了;說專家對先秦時代一無所知可能有點誇張,但也僅停留在已出土的文物和口口相傳的史料上面,如今發現“西周古墓群”,起碼對填充歷史空白有著非常大的作用。
當然,如果能出現“文物”,說不定將會是考古又一大發現;就這樣,一支力量精乾的考古隊隨即成立,專家親自帶隊進行“搶救性發掘”。隨著古墓不斷出現,考古隊士氣也越來越高漲,但真正打開後卻讓人有點泄氣;土包下面埋藏著十餘座西周古墓不假,但從規模和出土陪葬品來看,著實難言“珍貴”,出土最多的是陶類。雖說如此,考古隊也並非一無所獲,專家還是清理出了近30件較為完整的西周陶器,這對研究西周民間歷史起到了一定的佐證作用;其中有一只“陶罐”尤為引人注目,倒不是陶器如何精美,而是它要比其他陶器明顯重得多,且有膠泥封口。
說到這或有朋友想到了“何家村窖藏”,如今的罐子裏會不會也是金銀玉器,或是千年前的美酒佳釀?其實考古隊在初時也有同樣的聯想,專家懷著激動的心情當場晃了晃,可以肯定陶罐裏裝的不是液體,難道真的是預想的金銀美玉?這點專家最終推翻,單從形制來看,這裏應該是“平民墓”,西周時期嚴格來講還是奴隸制,“貧民墓”理論上出土貴重金玉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排除這種情況。
通俗點說,西周時期的東西能保存到三千年後的今天,在考古專家眼中,無論是什麼其實已經稱得上“珍貴文物”了;話雖這麼說,在場所有人還是很好奇陶罐中裝的是究竟是什麼,於是一場極為小心的“開封”儀式就此展開。專家打開陶罐封口後,臉上居然露出了驚詫的表情,所有人湊過來一看,多數也表現得十分驚愕;原來罐子裏裝的既不是千年美酒,也並非金銀玉器,而是一罐子雞蛋。
說到這或有朋友說“胡說八道,西周時期還未完全脫離原始社會,物資匱乏,生存尚難以保障,某種意義上說,貧民陪葬雞蛋其實已經不錯了,專家至於驚詫嗎?”需要解釋一下,上世紀70年代從未出現過“雞蛋”這類文物;還有一點,理論上講,三千年前的“雞蛋”也應屬於文物,但它們究竟有什麼研究價值,直到今天也很難有准確的定論,那就更別說70年代了。
表面看,西周時期的“雞蛋”似乎與今天的雞蛋沒什麼差別,最明顯的是上層幾枚已經出現了破損,這可能跟當初的晃動有關;問題也出在這裏,當初專家非常小心,晃動的力度也比較小,如此輕微晃動怎麼可能造成“雞蛋破損”呢?一人因為好奇,不自覺伸手去碰觸“雞蛋”,本意從陶罐內拿出一枚近距離研究一下;沒想到,那人手指剛碰到“雞蛋殼”,整枚雞蛋瞬間化成了一堆碎片,而且裏面沒有流出蛋清、蛋黃等物,整枚雞蛋居然只是個空殼。
這一現象雖然嚇壞了在場所有人,但也證明了一個事實,這罐雞蛋和很多出土文物一樣,歷經千年歲月早已發生了變化,再加開封後與空氣接觸,更加劇了“氧化”,這才形成了吹彈可破的狀態;此後再沒人敢輕舉妄動,專家調來當時的先進儀器在陶罐外進行掃描,最後得出,罐底的部分“雞蛋”已逐漸石化,甚至成了“化石”。這下可愁壞了考古專家,結果是出來了,但怎麼處理又成了當務之急;實事求是地說,無論“氧化雞蛋”還是“石化雞蛋”都需要做進一步的鑒定和研究,但兩者卻無法同時取出。
“石化雞蛋”相對好處理,但“氧化雞蛋”經不起任何輕微晃動,一旦損毀,後果大家都不知道,或許在後世成為一大損失,這樣的責任誰也擔不起;當然,不取出“雞蛋”又沒辦法研究,對於考古和佐證歷史同樣是一大損失,最關鍵的還不是這些。當時還處於發掘現場,無論以後有沒有研究價值,這個裝滿“雞蛋”的陶罐是肯定要運出古墓的,但怎麼運又成了專家“頭疼”的問題;無奈之下,四名考古隊員抬著罐子的四角,硬是一點一點地挪出了古墓。
這裏說明一下,陶罐本身並不重,裏面不過十餘枚雞蛋,一個人拿起來足矣;但為了最大程度地減少震動,這才由四個人將陶罐“抬”出古墓。將陶罐“抬”出古墓還僅僅是第一步,之後還要將其運回研究所,如何轉運又成了一個大難題;總而言之,現場匯集了多位專家,但面對如此脆弱的“雞蛋”,經驗豐富的專家也一籌莫展,後來據說在運輸過程中還是出現了破損情況,但整體相對完好。
回到研究所後,問題又回到了“原點”,該如何從陶罐中將這些三千年的“文物”取出來呢?經多部門配合,最終僅成功取出了一枚“雞蛋”,但整體難度太大,想要完整的全部取出,至少目前還不現實;最後沒辦法,專家只能將“雞蛋”繼續留在陶罐中,至今江蘇博物館內還有一只“放滿雞蛋”的陶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