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化
字體大小:
2024年12月19日 -
:
原創
作者:熊玲玲
舜傳位給禹後,卻死在兩千裏外的湖南,
“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
,這事兒千百年來,一直讓人捉摸不透。
然而,最新的考古發現,卻為這一歷史事件提供了顛覆性的解釋。
研究表明,
舜的死亡可能與山西的陶寺遺址有著密切聯系。
通過對該遺址的深入挖掘和分析,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些關鍵證據,而且,
這些證據可能將顛覆傳統史書對禪讓的美好描繪。
一、禪讓制
“五帝”這個說法,其實是戰國時代的產物。在那之前,帝王多得數不清,可不止五個。像《左傳》、《國語》、《論語》,都沒提過“五帝”的名字。
到了戰國中後期,“五帝”才開始冒頭,但那時候大家說的“五帝”各有各的說法。
直到戰國末期,《帝系》和孔子家書《五帝德》才給定了下來,
說五帝是:
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
後來,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就照著這個系統來的。他把五帝家譜寫的清清楚楚,把原來那些模模糊糊的遠古傳說,都給整得明白了。
說起來,孔子和孟子這倆儒家大佬,他們最佩服的不是炎帝、黃帝,而是
堯、舜、禹
。
他們在《論語》和《孟子》裏,把堯、舜、禹誇得跟花兒一樣,不僅寫了他們互相禪讓的故事。還傳了個“十六字心經”: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而這“十六字心經”,就是儒家心學的起點。
儒家和墨家都愛吹“禪讓”這事兒,他們的思想基礎就是
“尚賢”
。他們覺得,
有德行的人才能當天子,沒德行的人就該下台。
為了讓自己的學說流行起來,他們就把眼光放到了遠古時代,
編出了堯、舜、禹禪讓的故事,這就是“托古改制”。
為了讓故事更真實,他們筆下的遠古神話人物,都得是實實在在的人,大神們都變成了人間的帝王,神話也就成了歷史。
所以,堯舜“禪讓”既是神話、傳說、歷史,也映了上古中國的民主制度。而禪讓是人類的最高道德水准,禪讓天下的人被稱為聖人。
那在古代什麼樣的人,才是聖人?
是一個在道德上沒有任何問題的人!
是一個不管言語還是行為上,都做到讓天下人無可挑剔的人。
現在一提起三星堆坑遺存展示,就說那是堯禪舜,舜禪禹政治生態的現實展現,是中國古代史少有的“公天下”時期。
所以,提起上古時代,很多人都覺得那是個平等博愛的原始共產社會。
但近幾年的考古發現卻告訴咱們,
那時候其實也是個充斥著暴力、殺戮與征服的史前時期。
二、陶寺遺址
1978年,考古隊在山西襄汾縣的汾河東岸發現了
陶寺古城
,這一下子就把中華文明的起點往前推了500年。
從公元前3700年前進到了公元前4200年。
因此陶寺遺址,還有個霸氣的注釋叫
“最初的中國。”
不過,考古隊不光挖出了輝煌的歷史,也挖出了一段慘兮兮的故事。原來,這地方曾經被滅國了。城牆倒了,宮殿毀了,連王族的大墓都被翻了個底朝天,
屍骨扔得到處都是。
更嚇人的是,
他們還發現了一個坑,裏面堆了30多顆人頭和一堆被剁成塊的骨頭。
其中有個女的,死得特別慘;活著的時候,兩腿間就被插了根牛角,這可是絕嗣的詛咒。
滅國之後,陶寺人想重建家園,但剛建好沒多久又被毀了。
說明又有新族群進入統治階層,而這種進入仍然不是以和平方式完成。
那麼,是誰乾的呢?
線索指向了幾百公裏外的
石峁古城
。
這座古城是老虎山文化的中心,出土了大量與陶寺文化相似的玉器,說明這兩個城以前可能還交流過。
但石峁人的社會結構和陶寺人不太一樣。比如石峁人的社會分化程度並不高。
研究發現,
在陶寺遭難前100年,北方氣候變得特別冷,糧食減產。為了活命,石峁人可能往南遷,最後滅了陶寺文化。
可還有個怪事,雖然陶寺的王族大墓被故意毀了,但陪葬品卻沒被拿走。
有學者說,這可能是種上古的“壓勝法術”,想讓死者不得安寧。看來毀墓的人跟陶寺的最高統治者有深仇大恨。
有學者猜測,可能跟堯舜禪讓有關。
堯想讓舜接班,但夏人的先祖鯀和共工不同意,結果被堯罰了。
共工氏族被趕到石峁後,可能跟當地的“北狄”混一起了,變成了石峁人。
所以,石峁人作為“共工氏”的後人,自然跟“堯舜”之間有世仇。
當然,這些都只是猜測,還沒確鑿的證據。但不管怎樣,陶寺這座曾經的輝煌古城,在這場大災難後還是迎來了自己的末日。
三、堯舜禪讓
歷史上所有政權的更替,權力的轉移,都是本朝有名的謎團。而上古時代,五帝之間的權力轉移方式,有人說是禪讓,有人說是篡奪。
像《史記》裏的記載,記錄堯、舜、禹的“禪讓制”,
但法家的韓非可不這麼看,他覺得這背後都是激烈的權力鬥爭。
還有《古本竹書紀年》裏頭,更是直接寫了
“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複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等類似記載。
舜,是父系氏族社會後期的部落首領,黃帝的九世孫,姚姓,因為兩眼都是雙瞳仁,所以又叫
重華
。
他的出生地現在好幾個地方都爭著搶,但他的發跡地在
山西永濟,
那可是公認的。
舜小時候過得可不容易,親爹、後媽還有後媽帶來的弟弟都不待見他,曾經一度只模糊說到“父頑、母嚚、象傲”,可屢經磨難,但舜並沒黑化,還是對孝順爹媽,愛護弟弟。
老百姓們都誇他,願意靠近他居住,兩三年就聚集成一個部落。
舜的人格形象正好符合儒家倫理學說的典範。
到了《孟子》裏頭,舜的事跡那都是歷歷在目的經典事例,連《二十四孝》裏第一個故事都是講他的。
舜二十歲的時候,就已經名聲在外。四方諸侯之長都推薦他,堯也希望他能幫自己治理天下。後來堯帝又把自己的倆閨女娥皇和女英也嫁給他,並開始慢慢放權給舜了。
可舜不僅僅是搭把手治理那麼簡單,他還乾了幾件大事兒。
他舉薦了八元八愷,給他們封了官職,這就相當於組建了自己的小分隊。緊接著,他又把四凶給放逐了。
一來二去,堯帝原來的勢力,逐漸被清空了。
等堯帝想把王位傳給太子丹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已經被架空,實權都被舜給悄沒聲兒地拿走了。
可舜並不遲疑,他乾脆利落,直接把堯帝和太子丹都給給囚禁了,
“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
然後讓朝中的大臣們催著他趕緊上位。最後,還整了個挺隆重的“禪讓”儀式,就這麼坐上了天子的寶座。
所以近代有些學者說,堯舜禹時代正處於從民主選舉往王權世襲過渡的時候,禪讓和篡奪並存,也是“傳賢制”往“傳子制”過渡的真實寫照。
四、帝舜之死
司馬遷寫《史記》之前,顓頊、嚳、堯、舜,甚至堯的兒子丹朱,名字前頭都頂著個“帝”字,聽著就高端大氣上檔次。
可有叫大禹、伯禹,甚至還有叫象禹的,禹的名字跟“帝”這個字,卻像是兩條平行線,永遠也挨不著邊兒。
這其中的緣由,其實和舜帝的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原來是舜帝死在南巡的路上,
“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
,所以,古籍上雖都說堯舜禪讓,但實際上舜並沒有機會將帝位禪讓給禹。這樣一來,禹的名字自然也就與“帝”無緣了。
《史記·夏本紀》裏頭說,舜把禹推薦給老天,讓他接班。過了十七年,舜帝崩了。三年喪事完事兒後,禹還假模假式地辭讓了一下,不跟舜的兒子商均爭。
結果,天下諸侯都跑去朝拜禹了,禹這才坐上天子寶座,國號夏後,姓姒氏。
舜帝在位時,可沒少動手腳,把堯手下的重臣都給整了,流放的流放,殺的殺。
天下洪水泛濫時,他不得不啟用大禹治水。但大禹是鯀的兒子,舜殺了鯀,所以就一直防著大禹。大禹在舜身邊時,走路都小碎步,大氣都不敢喘。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不是沒時間回,是不敢回啊!
他怕身邊有舜的眼線,一進家門就回不來了。他忙著治水,其實也是忙著攢實力。
舜雖然防著大禹,但治水得用人用物,不得不放權給大禹。
大禹就開始學舜的套路了,掌控朝局,打造自己的團隊,最後把舜給架空了。
時機一到,他就軟禁了太子商均,讓天下諸侯請他上位,“禪讓”得天下。
簡而言之,就算舜沒死在外頭,把帝位禪讓給別人了,最後大概率還是得回到大禹這兒來。
因為大禹治水的功績太大了!當時選“帝”可是用腳投票的。
大禹得了天下後,自然沒放過殺父仇人
舜帝
。
他把老舜帝流放到蒼梧之野去了,還美其名曰巡狩。
結果,舜帝有家不能回,死在蒼梧之野了,只有女英、娥皇為他落淚。
華夏歷史上最後兩次天子帝位禪讓,第二次以失敗告終。
因為,大禹的兒子啟更絕,把禪讓制改成了皇帝制,夏朝就這麼建立了,中國歷史也進入了世襲時代。從此,部族禪讓制退出歷史舞台,王朝世襲制拉開序幕。
結語:
歷史記載與考古發現的一致性,揭示了舜的死亡與陶寺遺址的暴力奪權事件密切相關。
堯禪讓舜、舜禪讓禹都是被逼迫的,
只是有的在史書上被遮遮掩掩,有的根本無法掩飾。帝王之位,權傾天下,生殺予奪,幾乎沒有人會舍得主動放棄。
挨打要立正,寫錯了,當然也要認。“禪讓說”更像是童話,而“篡位說”卻是後代歷史經常發生的場景,孰真孰假,還是可以分辨得出的。
參考資料:
中國知網:《在儒墨的比較中看禪讓制的思想內涵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