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旅遊
字體大小:
2025年1月16日 -
:
原創
作者:隨你所喜
稱呼語的選擇是一種具有交際意義的語言現象。在生活中,我們往往能聽到許多極具地方特色的、有趣的稱呼語。
對比各地的女性稱呼語,你發現了什麼?
全國各地有哪些不同的女性稱呼語?
初到天津,你於匆忙間攔下了一輛出租車。車門緩緩打開,一聲渾厚而獨特的 “ 姐姐!”(寫作“姐姐”,讀作“節節”,第二字為輕聲)如春風般飄入你的耳畔。
你抬頭一看,面前是一位四五十歲的大哥。
突然有點蒙:“……那啥,哥,我才十八。”
請別見怪,因為在天津,稱呼陌生女性為“姐姐”早已成為一種文化傳統和社交習慣。
而當“姐姐”走到東北——
“老妹兒”這個詞,相信我們都不陌生。東北人喜歡喊年輕女性“老妹兒”,有時候還喊“小老妹兒”,這又“小”又“老”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這“老”不是真的“老”,而是一個詞綴。但“小”是真的“小”,一是指人年紀小,二是用“小稱”表親切。
那要是走到了濟南呢?
在濟南,男性和女性都可以被稱為“老師兒”。“老師”在濟南話中是一種特殊的第二人稱稱呼,通常加兒化變成“老師兒”。兒化韻令使這個稱呼語更富親和力,與普通話中的“老師”區別開。在讀音上,濟南話的“老師兒”從“老”開始語氣就是上揚的,結尾再往上挑,既保留了原有的敬重之意,同時又不失俏皮。
除了山東,在重慶,“老師”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頻率同樣很高。
然而,重慶話的“老師”有一定的潛在使用條件:稱呼者一般是提供服務者或求助者,被稱呼者一般是被服務對象。由於稱呼者不了解對方的職業身份,稱呼其為“老師”可以囊括大多數職業,基本上不會叫錯,同時也表達出尊敬和禮貌。
無論是山東人喊的“老師兒”,還是重慶人喊的“老師”,人們早已不再糾結它的准確意義是什麼,“老師”自然而然變成一種約定俗成的稱呼方式。
如此看來,方言中的稱呼語好像也不複雜——盡管外地人不理解,但他也聽得懂呀。
外地人:真的嗎?那這句話咋有點聽不明白?
“襄陽美襄陽靚,襄陽的兒娃子倆娃兒們,都郎色!”
來到襄陽,“倆娃兒”就成了稱呼年輕女性或小女孩兒的主要詞匯。
在襄陽方言中,“娃兒”是很常見的詞綴,有“小的、可愛的”等附加意義。當說話人不知道對方女性姓名的時候,在面對面的交流中通常直接稱呼對方為“倆娃兒”。此時的“倆娃兒”帶有親切的感情色彩。但是這一稱呼的使用是有條件的,僅限於年長者對年幼於己的女性的稱呼,通常用於年輕的未婚女性或小女孩兒。
那麼,各地的稱呼為什麼這麼不一樣呢?
稱呼語背後,是不同形式的社會結構
無論是天津話中的“姐姐”,還是東北話裏的“老妹兒”,實際上都是用親屬稱謂來稱呼陌生人,這被稱為“擬親屬稱謂”,是親屬稱謂語泛化的體現。
“擬親屬稱謂”是指本身沒有親屬關系的人,卻廣泛使用親屬稱謂來互相稱呼或自稱的語言現象。這種“擬親屬稱謂”與漢民族傳統的倫理觀念是分不開的。《大學》曰:
“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在面對非親屬關系的社會交際對象時,把非親屬關系的人納入親屬行列中,來表示恭敬、親熱和謙虛,其本質是家族意識的延伸、宗族意識的泛化。
盡管如此,天津人和東北人形成這種稱呼習慣的文化背景卻是不同的。
為啥?
這又和地緣文化有關。我們先從這兩座城市發展的歷史開始說起。
“先有三岔口,後有天津衛。”三岔河口指子牙河、南運河與北運河的交匯處,也是海河乾流的源頭。元代以來,這裏便是漕糧運輸的重要中轉站。元代詩人張翥曾以“曉日三叉(“叉”又作“汊”)口,連檣集萬艘”來描繪三岔河口漕船雲集的盛景。明代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在此設衛築城,並賜名“天津”,津,為“渡口”義。清代,隨著京杭大運河進一步貫通,天津的地位愈發重要,成為“通舟楫之利,聚天下之粟,致天下之貨,以利京師”的繁華之地。昔日的三岔河口,不僅見證了鈔關、鹽關、直隸總督衙門等官方機構的繁榮,還聚集了貨棧、商行、銀號、錢莊等商業機構。《津門雜記》中記載:
“繁華熱鬧勝兩江,河路碼頭買賣廣。”
彼時,天津正是這樣一番景象。
碼頭文化孕育了天津人獨特的性格特質。在碼頭上,要想生存,沒點真本領是不行的。馮驥才先生在《真人不露相》開篇寫道:
“碼頭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兒,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蔫、靠邊呆著。這一套可不是誰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碼頭上的一種活法。”
對於商人來說,嘴甜是必需的。天津人信奉“出門人三輩小”。商販們在碼頭穿梭,與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打交道,常常自降輩分以表尊重。面對那些操持家務的女性顧客,叫一聲親切的“姐姐”,既避免了冒犯對方年齡的尷尬,又讓人覺得親切與真誠。
在天津生活的時間久了,一聽見“姐姐”,就感覺倍兒親切。
而東北的社會結構與天津不同。“老妹兒”這一稱呼與這片土地上的農業文明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東北,近代以來隨著人口增多與土地開墾,成為新中國重要的農業區域。廣袤的黑土地孕育了豐富的糧食和物產,作為當地主要的生產手段,農業深刻地塑造了東北人的社會關系和生活方式。
農業意味著定居繁衍。農民們依靠土地為生,世世代代在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這種定居的生活方式使得家庭成為社會關系的核心。在東北,血緣關系尤為重要。這種社會心理反映在語言中,就是東北人習慣以親屬稱謂來稱呼周圍的人。
“老妹兒”這一稱呼語,正是這一文化心理的生動體現。它不僅僅是對年輕女性的親切稱呼,更是東北人熱情好客、注重親情的文化符號。這種濃厚的親情意識,是東北鄉土文化的重要表現。它源自農業文化的深厚土壤,塑造了東北獨特的社會風貌,也展現了東北人淳樸、真誠的性格特點。
稱呼語是傳統文化的延伸
那“老師”……總不是親戚吧。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老師”一開始是學生對教師的尊稱,後來演變為人們對有經驗、有文化的人的尊稱。從“老師”這個詞的內在特質來看,它會讓人聯想到學識、修養、智慧以及儒雅的氣質。
在濟南,人們受儒家文化影響很深,“老師”這一稱呼所特有的精神內核,正滿足了這種傳統的心理取向。當說話者對聽話者的姓名、職業、年齡等個人信息都不太了解時,稱呼對方“老師兒”,便可以充分給足對方面子。而且,將雙方關系置於“師生”這一輕松、親密的模式中,無形中又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對於這種語言現象,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鄒衛平表示,儒學文化講究尊師重教,逢人稱呼“老師兒”是儒學文化底蘊的自然流露,這種稱呼方式非常禮貌,在老師後面加個“兒”字顯得稱呼更富親和力,加深了與傳統意義上的老師的區別。這裏的“老師”實質是一個文化符號,是山東俗語文化的冰山一角。
而有趣的是,不止山東,和上文提到的重慶。如今各個行業都在流行叫“老師”,比如“Tony老師”等等。“老師”這個稱呼為啥能在全國範圍內走紅?
自漢以降,中國文化便以儒家思想為根基。儒家推行“禮治”,其目的在於確立等級森嚴的社會關系,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來維護統治。因此,稱謂詞常常帶有明顯的等級差別和身份的規定性。這被稱為“等差”原則,通俗地說,就是“選擇稱謂時講究尊卑貴賤、長幼差序”。
然而,出於交際需要,我們又必須實現和聽話者的情感連接。當我們過分“禮貌”時,又顯得格外疏遠。這便是“情感原則”。
在人際交往領域,“禮”和“情感”構成了一個悖論,而“老師”這個稱呼巧妙地化解了這個問題。並且,這個稱呼具有去階層化、去身份化的特質。
這樣說來,如今的遍地“老師”也不足為奇了。
參考文獻
<1> 陳慧敏:重慶話中“老師”稱謂泛化的現象及其原因.重慶第二師範學院學報,2020,33(05):52-56.
<2> 馮驥才:真人不露相.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9
<3> 光明網:為啥現在管誰都叫老師?,2024.
<4> 津雲:千問千尋大運河從漕糧中轉站到城市新名片,看三岔口的華麗變身……,2021
<5> 李瓊、賴健玲:漢語稱呼語的禮儀傳承與時代要求.光明日報,2023.
<6> 李樹新:論漢語稱謂的兩大原則
<7> 馬婷婷:襄陽方言女性親屬稱謂語調查研究.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5(12).
<8> 楊靜:山東方言稱呼語“老師兒”探析.現代交際,2020(12):56-57.
<9> 楊琳:淺析襄陽方言稱呼語“倆娃兒”.語文學刊,2015(15).
<10> 張燾:津門雜記,1884.
天津話中的“姐姐”有兩個意思,一是和普通話中“姐姐”的意思一樣,指稱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而比自己年紀大的女子,或是比自己年紀大的同輩女性;二是對陌生女性的稱呼。在天津的街頭巷尾,無論年齡大小,女性都可能會被親切地稱為“姐姐”。從典型的親屬稱謂到社會通用稱謂語,“姐姐”已經實現了社會化的轉變。這種稱呼不僅模糊了女性在年齡、職業、相貌、氣質等方面的差異,平等地表達了對所有女性的尊重和敬意,更顯得大方而親近,拉近了對話雙方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