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料理

全球84000人角逐!這場“咖啡師終極之戰”,到底比什麼?_星巴克_比賽_品牌


字體大小:
2025年7月21日 -
:        
 

全球84000人角逐!這場“咖啡師終極之戰”,到底比什麼?

作者:咖門

全球84000名咖啡師角逐,最終誰獲得了冠軍?

連日來,關於星巴克首屆全球咖啡師大賽的討論仍在繼續。很多人好奇,最強的中國咖啡師是誰?

圈內人也想了解,這場全球咖啡賽事的賽制是什麼樣的?星巴克為什麼要辦這樣一場比賽?

今天咖門為大家帶來最全的一手信息。

amocity
amocity

  


84000名咖啡師角逐

中國選手摘得全球第4名!

星巴克首屆全球咖啡師大賽落幕,不少行業人仍在議論。

這場比賽歷時一年多,全世界84000名咖啡師角逐,總決賽於6月9-11日在美國拉斯維加舉行。

來自全球的12名頂尖咖啡師同場競技——在來到這裏之前,他們已經是星巴克不同市場的“冠軍”了。在14000多名星巴克夥伴的現場見證下,最終誕生了全球最強咖啡師!

此次大賽,星巴克中國派出兩名實力強勁的選手參賽。顧心成代表星巴克臻選上海烘焙工坊,他在 2024 年斬獲星巴克中國咖啡沖煮冠軍;劉咪則代表星巴克中國市場,同樣是 2024 年星巴克中國咖啡師大賽公使杯冠軍。

兩位“全國冠軍” 攜手出征,向全球冠軍發起挑戰。

經過激烈比拼,最終來自日本市場的選手Nobuki摘得“星巴克全球咖啡公使”桂冠。中國選手顧心成也表現出色,成功入圍總決賽,摘得全球第四名的佳績。

左顧心成,右劉咪

這到底是一場什麼樣的比賽?我們帶著好奇,了解了更多。

全球頂尖咖啡師鏖戰3天

揭秘5大“高能挑戰”

據了解,今年的星巴克首屆全球咖啡師大賽,鏖戰3天,異常激烈,比賽項目兼顧了外部賽事的專業性,與星巴克的特色,讓人眼前一亮!

賽制包含盲品挑戰、咖啡故事講述、拿鐵藝術挑戰、門店疾速挑戰、特調飲品五大高能挑戰,涉及咖啡知識、專業技藝、人文聯結等素養考察。

先來看盲品挑戰:選手要在10分鐘內精准識別6款星巴克咖啡的風味特征及名稱——考察咖啡師的極致味覺與嗅覺,這是對咖啡師“基本功”的極限考驗。

再看門店疾速挑戰:模擬高峰時段,讓選手10分鐘內精准完成10杯客制化飲品制作——考察咖啡師在日常運營的速度、技術與服務能力,是咖啡師門店卓越執行力的濃縮表現,速度與精准缺一不可。

還有拿鐵藝術:選手隨機抽取乳品,與拉花圖案現場呈現——直接考驗選手在面對各種“客制化需求”的時候,都能完美呈現“硬實力”拉花,需要兼備臨場應變和藝術創造力。

以及飲品創新:運用門店原料,設計一款兼具創新性、品牌標准、獨特風味與故事性的全球化咖啡飲品——這是對咖啡師綜合實力的全面考察,創意商業化才能釋放最大價值。

可以說,這場比賽是星巴克最強咖啡師的“終極之戰”,通過比賽,傳遞一種標准:優秀的星巴克咖啡師究竟是什麼樣。

這一標准,有雙重意義:對外,他們是星巴克的咖啡公使,代表著星巴克咖啡師的水准;對內,他們也樹立了“一個優秀星巴克咖啡師”的樣本,給內部夥伴非常具體的目標。

這一標准的樹立,不僅對星巴克內部意義深遠,對整個咖啡行業也極具借鑒價值。通過賽事梳理“優秀咖啡師典範”,讓所有人對“優秀咖啡師”有更清晰、明確的認知,為其他品牌的人才培養與技能考核提供了清晰模板。

同時,以賽促學、以賽育才的模式,也能推動企業內咖啡文化的深度傳播與咖啡技藝的創新發展。

比賽背後的深層用意:

“品牌,掌握在咖啡師手中”

全球8萬名夥伴參與,歷時1年,可以想見星巴克對這場比賽的投入是巨大的。

一場比賽,不僅讓夥伴知道什麼是值得學習的目標,知道從哪些緯度提升自己,背後還有幾個更深刻的原因。

1、“每一次,面對每一個顧客,都是星巴克建立品牌的最佳方式”

“星巴克的品牌掌握在咖啡師手中。”“星巴克之父”霍華德·舒爾茨在《將心注入》中表示,一旦開出店鋪,站在櫃台後面的人,做出濃縮咖啡和售出咖啡的人,他那張臉就是星巴克的形象。

“每一次,面對每一個顧客,都是星巴克建立品牌的最佳方式”。

比如咖啡師的個性拉花,與顧客的溝通、杯子上的手繪笑臉,還有門店的空間氛圍、播放的音樂等細節都是顧客對品牌的感知。

可以說,咖啡師是一家咖啡店的核心,是品牌和文化的輸出,以及顧客體驗的來源。

“星巴克的精髓是咖啡以外的東西。”這一品牌理念,也影響了很多中國咖啡從業者。

有咖啡主理人說,每個咖啡師都會逐漸擁有自己的顧客群體,從而影響整家店的生意,“你會發現很多優秀的咖啡師,他們的服務甚至會影響到消費者對品牌的整體評價。”

2、從咖啡公使到全球大賽:星巴克的人才“傳幫帶”

一直以來,星巴克致力於探索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咖啡人才培養體系。早在2004年,就開始推行咖啡大師計劃,幫助夥伴不斷提升自我。

雖然是品牌內部的比賽,但對國內咖啡圈來說早已經深入人心。

每兩年舉辦一次,各大區分別派出各自的冠軍參加決賽,比賽分為四個單項:咖啡公使賽、咖啡沖煮賽、經典拿鐵藝術賽、尖峰拿鐵藝術賽。

amocity
amocity

  


咖啡師要想脫穎而出,必須接受嚴苛試煉,不能只待在自己的“象牙塔”中,還要向自己的上級,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星巴克大師學習、交流。

今年就有150多名夥伴到雲南、蘇門答臘、哥斯達黎加等的咖啡原產地進行學習和培訓,了解當地咖啡種植及加工過程,並將所學傳遞給更多顧客和夥伴。

星巴克設立的“黑圍裙”咖啡大師體系,以及各項咖啡技能認證體系,有效地激發了員工練習核心技藝的熱情。

通過“咖啡師比賽”,不僅賦能員工成長,也讓“觀眾”,比如全球比賽現場的14000名星巴克店經理,更深刻地體會好咖啡師標准,星巴克更好地實現人才培養的傳幫帶。

可持續的成長空間

才是人才留存的關鍵

最近幾年,隨著咖啡市場的快速發展,人才市場出現供需不平衡,缺人成了很多品牌面對的難題。

而除了薪酬之外,福利和可持續的成長空間更是人才留存的關鍵。

而星巴克在這方面,一直是行業的“天花板”:

比如咖啡師大賽的舉辦,不僅為熱愛咖啡的夥伴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機會,也讓更多夥伴感受到星巴克對員工咖啡教育的巨大投入。

除此之外,還有非常多福利的組合:

比如“夥伴識天下計劃”“夥伴回家計劃”:員工可以申請到不同地區甚至海外門店工作,或者申請回到家鄉門店。

還有傳說中的“咖啡豆股票”:包括兼職在內的所有員工,每年都可以按年薪的一定比例獲得期權。

以及令人羨慕的“福利積分”:員工每年都可用內部的“福利積分”,為技能培訓、寵物醫療等項目報銷;兌換帶薪假期等多項福利。

此外,還有“助房津貼”、“父母關愛計劃”等等。

星巴克的企業文化十分重視“人文精神”,或許也是為數不多將此寫入公司使命的品牌之一。

各種員工福利和員工成長空間,不僅滿足了年輕人自我進階的需求(成為咖啡大師、參加“星學社”的各項培訓等),還提供多元職業路徑,滿足他們看世界、回家鄉的多種願望。

正是有人情味的福利,以及可持續的成長空間,使夥伴在星巴克留得更長久,也讓星巴克成為中國咖啡圈裏的“黃埔軍校”。

當下的咖啡行業競爭異常激烈,但就像舒爾茨所說,想要再造卓越,先要重塑自我。

只有卓越的夥伴才能塑造卓越的品牌。這或是星巴克全球咖啡師大賽帶給行業的——

未來的市場,屬於既能規模化傳遞品質,又能讓消費者在每一杯中喝到“溫度”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