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化
字體大小:
2020年10月01日 -
:
語:《釋名》:“敘也。敘己所欲說也”。此字初文始見於春秋金文,形聲字,從言,吾聲,本義一般認為指談論。表示說的話、表達的言論、寫的文字時,作名詞用。《易·頤卦》:“君子以慎言語,節飮食”。又如《詩·大雅》:“於時言言,於時語語”。
語也可以作動詞用,如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語作動詞時,也有告訴的意思,這時要讀第四聲。如《論語》:“居,吾語女。”意為:“坐下來,我告訴你。”
言:指事字,其字形是在“舌”字上部加一區別符號“一”而成。其本義一般認為是說話,引申指所說的話,或者所說、所寫的一個字、一句話。這些意義還存在於“言論、言語”等詞語的義素中。
言是漢字部首之一。言用作左旁時簡化為“訁”。用言作意符的字主要有三類:1.表示言語行為,如:語、談、謂、誦、誓。2.與言語有關的品德,如:誠、諒、詐、謙。3.與言語有關的名物,如:詩、詞、謠。
言和語可以合並成“言語”或者“語言”。言語是動詞,語言是名詞。在古代,言和語是有區別的,許慎概括為“直言曰言,論難曰語”,意即自我陳述是“言”,與別人談論是“語”。《禮記·雜記下》 “三年之喪,言而不語,對而不答”用的就是本義。
言還是一個中華姓氏,其得姓始祖為孔子的學生子遊,吳國人,姓姬,叔氏,名言偃,字子遊。其後人以“言”為姓。
全文理解為:
孔子在齋戒祭祀期間,吃飯時不交談,睡前不說話。
在古代,語指交談,言指發聲,可以用作向別人表達,也可以指獨自一人的時候發聲,比如朗誦,唱歌等。
吃飯的時候,一般有多人聚在一起吃,這時,孔子不跟人交談,所以叫“不語”。睡前一般只有自己一個人在場,所以不可能有交談,只有可能朗誦,唱歌等。所以叫“不言”。
那麼,孔子為何要“食不語,寢不言”呢?關於這個問題,人們誤解了一千多年。北宋史學家、文學家範祖禹(今四川成都人)和思想家、教育家楊時(“程門立雪”的主角,今福建將樂縣人)都認為,孔子平時都有這個習慣,目的是保健。
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福建尤溪縣人)認為:一,孔子做事一心一意,專心致志。二是因為吃飯睡覺時說話,容易造成氣息不暢而傷身。朱熹的解釋基本贊同範祖禹和楊時的觀點。一千多年以來,都把朱熹的解釋當成權威。那麼,這樣理解正確嗎?我認為不可能!
1,“食不語”不符合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國人自遠古以來就有在吃飯時候教育子女,夫妻交談的習俗,鄉親的“鄉”字就象兩個人對坐在桌子前,一起喝酒交談,鄉裏鄉親無非就是經常坐在一起吃飯聊天。
孔子是聖人,也是個凡人,他也有妻兒子女。所以,他不可能不管別人,獨自一人,默不作聲地吃飯。
2,孔子做過魯國大司蔻、代理國相,經常要接待外賓,怎麼可能在宴會上不跟人交談呢?孔子也代表魯國出使過國外,同樣需要參加各種應酬,中國自古就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傳統,宴席只是載體,很多事情都在宴席中解決的。所以不可能不交談。
孔子在十四年的流亡生涯中,孔子要和各個國家的領導人打交道,不可能在應酬中不交流。
3,《論語》裏多次提到孔子喝酒的事,比如孔子參加“鄉飲”,既然是聚會,怎麼可能不交談?史料記載,春秋時期已經有茶文化了,茶文化就包括了“分享”,“敘舊”、“暢談”,怎麼可能做到“食不語”呢?
4,中國很早就有了飲食禮儀,吃飯時要如何行禮,說什麼話都有嚴格的規範,主人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向主人敬酒叫“酢”。
天子或者國君每次用膳都非常隆重,需要奏樂,樂隊規格、用餐標准都有嚴格的規定。
5,古人睡覺時間很早,睡前唱歌,朗誦是非常正常的,孔子這麼好學的人,不可能睡前不好好利用這段時間,讀書朗誦,甚至唱歌。
解讀《論語》一定要站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通讀全書,對照前後文,才能正確理解原意,不然就會陷入“瞎子摸象”的尷尬境地。
只要用點心,我們就會發現,該章之前的幾章內容都是在記錄孔子在齋戒祭祀期間的各種行為表現,這一章內容也不例外,孔子為了表示對神靈的敬重,在齋戒祭祀期間,莊嚴肅穆,盡量少說話,不說話。
人在不同的場合,應該有不同的行為方式,該嚴肅時要嚴肅,該活潑時要活潑。這也就是毛主席為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制定的校訓“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內容之一。
《論語》中還記載衛國一個賢大夫公叔發“不言”、“不笑”、“不取”。意思就是公叔發這個人,該說話時才說話,該笑的時候才笑,該取的時候才取。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贊揚。
中國飲食文化簡史
中國飲食文化經曆了幾千年的發展與沉澱,在中國傳統飲食結構、食物制作、器皿、營養保健、飲食審美觀、飲食禮儀等各個方面均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飲食特色,也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盤古開天辟地之後,最先進入有巢氏時期,飲食狀況是茹毛飲血,此時沒有飲食文化。到了燧人氏時期,人們懂得鑽木取火了,從此熟食,進入石烹時代。主要烹調方法:①炮,即鑽火使果肉而燔之; ②煲:用泥裹後燒; 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燒紅的石子燙熟食物; ④焙炒:把石片燒熱,再把植物種子放在上面炒。
到了伏羲氏時期,人們學會了網魚,馴化動物,開始了“結網罟以教佃漁,養犧牲以充庖廚”。
到了神農氏時期,進入了“耕而陶"時代,農業開始發展,開創古醫藥學,發明耒耜,人民學會了稼穡。
陶具使人們第一次擁有了炊具和人造容器,為制作發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醢、醯(醋)、酪、酢、醴等。
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
進入黃帝時期,中華民族的飲食狀況又有了改善,皇帝作灶,灶可以集中火力節省燃料,使食物速熟,"蒸谷為飲,烹谷為粥"。這個時期首次因烹調方法區別食品。
有個部落發明了蒸鍋,也叫甑,該部落的人也以“曾”為姓。蒸鹽業是黃帝臣子宿沙氏(即鹽母,被稱為天津市唯一的地方神)發明,從此不僅懂得了烹還懂得調,有益人的健康。
傳說堯帝時期,有個叫錢鏗的廚師,廚藝非常好,而且還擅長做養生湯,他做的養生湯還治好過堯帝的病,堯帝高興之餘,把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封給了他,於是人們稱呼他為彭祖。彭祖成為養生界的始祖。
周秦時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成形時期,以谷物蔬菜為主食,春秋戰國時期,自產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結構與現在不同。
現代人們所說的“主食”是指人們食用的各種各樣的糧食,或者叫“五穀雜糧”;而“副食”指的是人們食用的各種各樣的肉類,以及蔬菜和禽蛋、水果等。
古人認為:“五穀為養,五肉為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
漢代是中國飲食文化的豐富時期,歸功於漢代中西(西域)飲食文化的交流,引進石榴、芝麻、葡萄、胡桃(即核桃)、西瓜、甜瓜、黃瓜、菠菜、胡蘿卜、茴香、芹菜、胡豆、扁豆、苜蓿(主要用於馬糧),萵蓮即萵筍、大蔥、大蒜。
漢代從西域傳入一些烹調方法,如炸油餅,胡餅即芝麻燒餅也叫爐橈。東漢時期,淮南王劉安發明豆腐,使豆類的營養得到消化,物美價廉,可做出許多種菜肴。
1960年河南密其發現漢墓有大畫像石,其中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東漢還發明了植物油。在此以前都用動物油,叫脂膏,帶角的動物油叫脂,無角的如犬,叫膏。
脂較硬,膏較稀軟,植物油有杏仁油,奈實油,麻油,但很稀少,南北朝以後植物油的品種增加價格也便宜。
據說,遠古時期人類就能制造“醬”了,但是,醬油卻是東漢時期才有的,最早的醬油是用肉做的,後來改用豆等植物食品制造,人們奉東漢文學家、音樂家蔡邕為醬油始祖。
唐宋盛世也是飲食文化的高峰,飲食講究。最代表唐代的是燒尾宴。
燒尾宴是唐代長安曾經盛行過的一種特殊宴會。是指士人新官上任或官員升遷,招待前來恭賀的親朋同僚的宴會。
歷史記載:公元709年,韋巨源升任尚書左仆射,韋巨源宴請唐中宗,“燒尾宴”開始盛行。燒尾宴的奢華程度不亞於滿漢全席。
進入宋代後,隨著我國煉鐵技術的提高,鐵鍋開始普及,飲食文化進入了炒菜時代,人們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南宋時期最著名的宴會就是名將張俊在家招待宋高宗的宴會,其奢華程度可謂登峰造極,也看出了南宋朝廷的腐敗。
明清中國飲食文化飲食文化的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繼續,同時又混入滿蒙的特點,飲食結構有了很大變化,主食:菰米已被徹底淘汰,麻子退出主食行列改用榨油,豆料也不再作主食,成為菜肴,北方黃河流域小麥的比例大輻度增加,面成為宋以後北方的主食。
隨著航海業的發展,明代又一次大規模引進外來作物,如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從菲律賓引進番薯,花生也由葡萄牙人引進中國(此花生也叫“番豆”,不同於中國自產的花生),從此,中國人的飲食水平再次提升。滿漢全席最能代表清代飲食高峰。
經過數千年的發展,中國飲食文化形成了豐富的內涵大致可以概括成四個字:精、美、情、禮。反映了飲食活動過程中飲食品質、審美體驗、情感活動、社會功能等所包含的獨特文化意蘊,也反映了飲食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密切聯系。
精與美側重於飲食的形象和品質,而情與禮,則側重於飲食的心態、習俗和社會功能。但是,它們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為因果的。唯其“精”,才能有完整的“美”;唯其“美”才能激發“情”;唯有“情”,才能有合科時代風尚的“禮”。四者環環相生、完美統一,便形成中華飲食文化的最高境界。
我們只有准確是把握“精、美、情、禮”,才能深刻地理解中華飲食文化,因則也才能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飲食文化。
古人還創造性地把食物當成藥物使用,他們認為“藥食同源”。在社會實踐中,人們要是善於恰到好處進行應用,學會科學的生活,就能起到食補食療的作用,有利於人們生活營養保健,有利於延年益壽,有利於人們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