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老饕
字體大小:
2020年11月27日 -
:
生活趣財經
黃瓜育種第一人
1928年,侯鋒出生在山東平度一書香門第。生逢亂世,他的求學之路可謂顛沛流離。
1954年,侯鋒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即現在的中國農業大學,成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大學生。
一次,他在天津郊區碰到了一位農民,地裏的黃瓜因染病而枯黃、絕收。這位農民絕望的神情刺痛了侯鋒,他的人生由此獻給了黃瓜,成為國內率先研究黃瓜育種的專家。
在當時,雖貴為“天之驕子”,因條件所限,侯鋒每天幹的就是老農的活,整地、播種、澆水、施肥等。另外,還要加上觀察、記錄等研究方面的活,一天從早到晚待在地裏,其中的辛苦、枯燥等自是一言難盡。
十年磨一劍。1969年,侯鋒的辛勤付出結出了成果,培育出了抗病害的黃瓜新品種津研1號。也因此出席了1978年的全國科技大會,並獲獎。這次大會有著歷史意義,標志著科學春天的到來。華為的創辦者任正非也出席了這次大會。
侯鋒一直引領著國內黃瓜育種事業的發展。1970年代,我國黃瓜實現了抗病增產育種;1980年代,實現了早熟高產育種;1990年代,實現了設施農業配套育種,即適應溫室、大棚等種植的黃瓜育種。
經過幾十年的艱辛付出,侯鋒帶領的團隊育成了津研、津雜、津春三代黃瓜新品種25個,並實現了100%的成果轉化,一直是我國黃瓜的主要栽培品種,能占到全國栽培總面積的80%。
扭轉全國種植縮減勢頭
侯鋒的事業落腳地是天津,很多同事和當地人尊稱其為“侯爺”。有同事就說:“侯爺一輩子話少。前半生,三句話不離黃瓜;後半生,三句話不離黃瓜所。”
侯鋒也漸漸有了“黃瓜王”的稱號,很多外地農民專程跑到天津找他買種子。那時,科研人員不能賣種子,否則就是“不正之風”,他就免費送。隨著需求越來越大,這終非長久之計。
侯鋒認准了一個理:好種子只有農民用了才真正有意義,也才是對農民真正好。於是,從1980年代初,他就組建天津黃瓜研究所,積極尋找合作基地,擴大推廣,最終選定了山東寧陽。
那時,從天津到寧陽要三天三夜的時間,火車倒汽車,汽車倒拖拉機,下了拖拉機還要走幾十裏,往往晚上“走到哪兒住哪兒”。到了村裏一住就是40天,一間小村屋,一張硬板床,一天三頓面條。還得瞅農民忙完農活,晚上有空時,召集到田間地頭,用農民的語言,講解育苗、管理等知識。白天不論多熱、太陽多毒,也和農民一起忙活。
那時,侯鋒已是天津市農科院副院長,但還是有人批他搞這些沒什麼水平。侯鋒只一句話回應:解決生產問題就是水平。
辛辛苦苦種地的農民最講實惠,什麼能賺錢就種什麼。正是由於侯鋒團隊培育的新品種,及大力推廣,徹底扭轉了我國黃瓜種植面積不斷縮減的勢頭,並從1970年代的幾十萬畝,發展到1980年代的120萬畝、1990年代的600萬畝和新世紀的1500萬畝。
讓外企打了退堂鼓
黃瓜是蔬菜界熱量最低的,也是許多愛美女士的“心頭好”。
早在3000多年前,人類就開始栽培、食用黃瓜。2000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將黃瓜帶到我國,並慢慢走上了國人的餐桌。
如今,隨著畝產量提高和種植面積擴大,菜農賺了錢,黃瓜也由“貴族菜”成為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據了解,我國目前黃瓜的栽培面積約1900萬畝(占全世界的約60%),年產量約6000萬噸,均位居世界第一。黃瓜畝產量已由當初的一、兩千公斤,提高到現在的四、五千公斤。侯鋒和他的黃瓜育種已累計創造社會經濟效益130億元。
侯鋒心裏有杆秤:中國的黃瓜和農民的福祉分量最重,個人名利可忽略不計。
1999年,侯鋒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同事、弟子都很高興,而他還是一天到晚鑽大棚、蹲地頭、跑基地,圍著黃瓜轉。
2001年,侯鋒兩次獲得大獎,共150萬元的獎金,他全部捐給天津市農科院,設立青年科技獎勵基金。
2020年11月7日,“黃瓜王”侯鋒院士走了,他的一生獻給了黃瓜和土地。
他帶給了老百姓一道家常主菜,也帶領著我國黃瓜事業進入世界先進水平。
1991年,侯鋒培育的黃瓜新品種漂洋過海,成功落戶到了美國,當地媒體贊美這些“漂亮、美麗、直溜溜的黃瓜”是“世界珍品”。
1997年前後,曾有幾家外企來我國搞黃瓜育種,但當他們參觀了侯鋒的黃瓜所和數千畝的育種基地後,就打了退堂鼓,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比不上、進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