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探索

充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他們才有可能發展出探索更多知識的意願


字體大小:
2020年12月11日 -
:        
 

直面truth

優質創作者

嬰兒在對自己的身體進行探索之前會先看到成年人的一些動作,這些動作激發出他們模仿的欲望。也就是說孩子的成長會在一邊模仿、一邊探索中逐漸了解到自己的身體在每個階段能夠做些什麼。

此時的他們並不了解大腦是如何給他們發出模仿的指令的,但是他們能夠准確地做出和成年人一模一樣的動作,這就是好奇心在驅使他們自主探索和學習的過程。

但是對一個沒有模仿對象的嬰兒來說,他就必須在通過自己摸索式地對身體的各個部位進行觀察、練習才能逐漸學會如何平衡及控制自己的身體。沒有人引導的自我探索之旅總是會更加漫長。

這就是為什麼一個孩子從嬰兒到兒童時期,都需要在持續的關注及陪伴下成長起來的原因。他們既需要與周圍的世界產生互動,也需要通過觀察及測試這個世界給他們的反饋來反應自己的情感、情緒及行為。

當孩子萌生出想要自主探索世界的想法時,他們必然會有一些在成年人看來很有趣或是有些奇怪的行為。而這時家長不僅需要給孩子探索這個世界的空間,還需要給予孩子支持與陪伴,這樣可以大大增加孩子們的勇氣,因為他們能夠感受到自己身邊充滿了愛,而不是獨立面對這個世界的恐懼。

父母如果不好好把握為孩子創造滿足其好奇心的環境,那麼他們的探索精神就不會被構建起來,直到他們逐漸脫離家庭環境,他們會接觸到幼兒園、學校等各種外界環境,然而對於沒有自主探索的欲望的孩子來說,每節課能夠保持注意力都是個極大的問題,別說主動對學習感興趣了,更何況在這個階段,教師和家長都會給孩子灌輸“只有學習最重要”的思想。

要麼在孩子上學之前,就將他培養成主動學習的孩子,要麼你就只能看著這個孩子越來越被動,並且在學習這件事上,你一定比他自己還要在意。

在《讓大腦自由》一書中,作者提到他的母親曾經為了滿足他的一切好奇心,會在不同階段對自家的房子進行改造。比如在作者對恐龍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之後,整個房子都被他的母親布置成了恐龍的生活環境,甚至家裏每一餐的食物都會以恐龍的食物來命名,也就是說這位偉大的母親將“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件事做到了極致。

而這只是他成長過程中的冰山一角而已,他家中的整體環境都是隨著他興趣的變化而變化的,這位母親的做法可以說大大地激發了孩子自主學習的願望,不論何時,他都能夠在家中自由地獲取他所感興趣的一切知識。

一個孩子的主動性和探索精神就是這樣被一點點建立起來的,同時他對學習的興趣和專注度也能夠持續不減。試想一個孩子完全可以沉浸在各種天文學、生物學及自然科學中,並且這種好奇心只會越來越重,所涉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寬泛,那麼等他和那些沒有接受過任何好奇心培養的同齡孩子一樣坐在一個班級上課時,作為家長,你對他的專注度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會不會更有信心呢?

一個自律、自信,任何時候好奇心都能得到滿足的孩子,沒有理由變得被動,或是缺乏探索欲望;相反,如果一個孩子在上學之前他的好奇心沒有得到滿足或是被持續以各種形式打斷,比如家長就是不喜歡孩子研究恐龍,而強迫孩子去背唐詩,那麼這個孩子就會變得不敢好奇、也不願意好奇了。

因為他所好奇的事物是不被允許的,所以他在行為上就會變得越來越被動,那麼不論他一開始好奇的事物是什麼,他初始探索的環境一旦被破壞,他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壓制、強迫,他就會不再好奇、不再探索,取而代之的則是看家長們的臉色決定自己做什麼、不做什麼。被動的習慣就是這樣養成的。

換言之你如果希望你的孩子能夠持續有個不錯的成績,那麼他在上學之前,就需要對學習這件事感興趣,他需要擁有主動性、專注力及探索精神。你不能指望一個凡事都十分被動的孩子,在課堂上不分心,或是某一天突然就愛上學習。

在學校介入孩子的教育工作之前,每個孩子已經接受了怎樣的教育,也就是說一個孩子在上學之前擁有怎樣的特點、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對學習的看法如何、是否尊重他人及自己的意願等,這些都會在家庭環境中被引導和影響。

而能夠順應孩子的好奇心去滿足他們對身體、自我意識、物體、自然、他人或其他事物的探索欲望,就意味著你必須有足夠的耐心陪伴他們、協助他們,成為一個合格的向導,這樣才不至於讓他們的好奇心迷路,更不至於令你在“如何讓孩子主動學習”“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這件事上傷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