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汽車

又一國產汽車倒下?曾擁有4家上市公司,網友:以後不用摳車標了


字體大小:
2020年12月11日 -
:     
 

柳可尋

一、華晨汽車倒了

距離華晨宣布破產的日子已經過去十天,2020年11月30日,華晨汽車因資不抵債宣布破產重組,消息一出,整個汽車行業和車友圈,震撼莫名。

說起華晨汽車,很多人都不陌生,因為它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合資品牌——寶馬。作為豪車品牌之一,寶馬在國內的知名度很高,一度是有錢人的象征。

在國內想入手寶馬汽車,有兩個途徑,一個是直接買進口車,一個是買合資車。進口寶馬轎車是純正的寶馬血統,深受有錢人的喜歡,不差錢的富豪們買起來自然毫不手軟。

但進口寶馬車的價格對中產家庭以及收入不高但又想入手寶馬的車友不太友好,價格較低同時性能又不輸於進口寶馬,只是血統成了合資品牌的華晨寶馬成了大多數人的選擇。

而曾經擁有一半股份的華晨也憑借著寶馬每年賺取了上百億元的利潤,雖然華晨在華晨寶馬上賺了不少錢。但華晨寶馬這輛車在車友們的心目中,情愫莫名。

直白的說,很多購買了華晨寶馬轎車的車友在提到新車後,首先幹的事情不是貼膜、更換座椅、改裝內飾或者更換大燈,而是把車標“華晨”兩個字扣掉,簡稱扣標。

所以華晨傳來破產的消息,很多車友坦然:以後不用扣車標了。網友的留言,不知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這份調侃,也間接的說出了華晨在汽車圈的尷尬位置。

國內的合資汽車品牌有很多,很多車友在買到心儀的合資汽車後,有一部分人選擇扣標,但也有人覺得合資汽車無傷大雅。但很多入手了華晨寶馬的車友,都選擇了扣標。

同時也為摳標的行為,做了各種解釋。比如以字體設計的方向看,華晨二字不太美觀,字體顯得很唐突。從車友們喜歡摳標這一現象來看,華晨這個國產汽車品牌沒有帶給國人太多的驕傲。

其實了解華晨以往歷史的人都知道,華晨曾經是國內汽車行業的第一品牌。

二、華晨汽車,國產驕傲

1992年,華晨在美國上市,是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國企。當時的華晨的名字還不是華晨,而是叫沈陽金杯,而華晨能夠取得這一切的成績,源自於仰融。

仰融,他是一個複雜的人物。雖然當時他是華晨這一汽車公司的董事長,但是他本人更喜歡通過資本運作,實現自己的抱負。直白的說在仰融的觀念裏,汽車公司不需要研發技術,只要通過資本運作,並購其他公司,豐富自己的產業,就能成為行業第一。

這個看法在今日看來仍然飽受爭議,但是十幾年前,仰融卻是這麼做的。仰融領導華晨期間,通過不斷的買買買,或控股或並購,一家小小的沈陽金杯迅速收攏了包括轎車、小客車、皮卡以及SUV等眾多車型的整車制造和銷售、發動機生產、零部件制造與銷售為一體的龐大的華晨帝國,當時的仰融風光無限。

仰融通過收購讓華晨搖身一變,成為國內炙手可熱的國產汽車,華晨巔峰時期市值達到了300億元,這讓仰融越發覺得自己的操作沒有絲毫的問題,以後打算繼續貫徹執行下去。

他的看法看似沒有錯,但是卻走錯了路,最後仰融離開,祁玉民接手華晨。在祁玉民接手華晨之前,華晨的董事長已經走了兩個,原因在於很多人都覺得當時沒有了仰融的華晨已經沒有了希望,臨危受命的祁玉民,雖然沒有離開,但也不看好華晨的未來。

原來祁玉民接手的華晨是一個爛攤子,原因就在於仰融。當初仰融通過大量的收購以及並購,使得華晨擁有龐大的市值,但實際上華晨沒有多少核心技術,作為一家汽車公司,華晨熱銷的車型只有一種。

三、成也寶馬,敗也寶馬

當初仰融接手華晨的時候,華晨生存艱難,仰融最終借助豐田的技術,在豐田第三代海獅車的基礎上打造了一款國產汽車,名字叫做金杯海獅。

當初國內面包車市場流行的車叫小解放,容量大,省油還便宜,打遍國內沒有對手。直到金杯海獅的上市,小解放一統江湖的局面才算瓦解。從價格到車型再到油耗,金杯海獅都比小解放優秀。

所以金杯海獅一經推出,廣受當時國內汽車市場的熱捧,華晨也借此賺取了不少錢,這才有了後來仰融拿著錢不斷地買買買。

時間匆匆而過,董事長已經由仰融換成了祁玉民,但是華晨熱銷的車型依然是金杯海獅,其他一個能打的車型都沒有。但市場經過這麼年的發展,金杯海獅已經不受歡迎了。所以那個時候的華晨,連年虧損嚴重,在這種情況下,祁玉民出現了,怎麼可能看好華晨的未來。

祁玉民掌管華晨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降價促銷,這件事對華晨的起死回生沒有太大的幫助。而華晨之所以能夠在祁玉民的手中起死回生,憑借的是祁玉民做的第二件事,和寶馬合作成立華晨寶馬,華晨占股50%。

自此以後,寶馬也進入了中國市場,華晨也多了一台熱銷的車型。憑借50%的股份,華晨每年賺取了數十億元。寶馬的入局看似挽救了華晨,其實只是加速了華晨的敗亡。

祁玉民的經營理念雖然和仰融不同,但是他們二人有相似的一點,就是不看重汽車技術的研發。直白地說,祁玉民雖然把寶馬引進國內,但他的目的只是為了賺錢,沒有把華晨品牌做起來的打算。

在祁玉民的觀念中,造車是不需要技術的,和其他公司合作就行了。比如底盤交給保時捷調校,造型以及內飾外飾交給意大利設立,發動機買寶馬的,然後在流水線上一整合,一輛新車不就出來了嗎?而且賣得很好,為何還要每年投入大量的資金去搞研發呢?

信奉這一套的祁玉民開始了與寶馬的合作,這份合作的結果就是華晨寶馬每年帶給華晨數十億元的收益,和華晨除了寶馬再也沒有其他車型的結局。

現在說到華晨,首先且唯一想到的就是寶馬。至於其他品牌,已經不重要了。試想,一家國產汽車品牌,拿得出手的汽車之友合資汽車,這對品牌的未來怎麼會是好事?

四、一敗塗地的華晨

果不其然當國家調整了外資品牌在合資汽車占股的上限之後,寶馬一口氣花了數百億從華晨手中買走了25%華晨寶馬的股份,從此以後,華晨的收入驟減一半,華晨徹底進入入不敷出的局面。

此時的華晨,雖然有心制造國產品牌,但是已經脫離了汽車技術研發很多年的華晨,只能和寶馬合作,但是新推出的汽車不受車友認同,中華系列轎車失敗。跟著潮流推出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更是感人,後來被工信部取消了新能源造車資質。唯一能打的車型金杯海獅也被五菱神車打得找不到北。

跟著潮流推出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更是感人,後來被工信部取消了新能源造車資質。唯一能打的車型金杯海獅也被五菱神車打得找不到北。可以說離開了寶馬的華晨,一敗塗地。

從2015年到2019年這四年的時間裏,華晨總共從華晨寶馬那裏賺取了269億元的利潤,如果華晨去掉華晨寶馬帶來的利潤,單看自己品牌的銷量,華晨沒有利潤,淨虧損34億元。

自此以後,華晨的狀態越來越差,直到祁玉民被立案調查,華晨也最終宣布破產,曾經的國產汽車的驕傲品牌倒下了。

有人說,如果仰融還在,華晨不會落得如此境地。其實,仰融也救不了華晨,因為他本身和祁玉民一樣,不看重技術研發,只不過祁玉民是仰仗外資,仰融是看重並購。

事實上汽車品牌的立身之本是技術,現如今生活得很好的吉利、比亞迪等品牌就是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