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113
字體大小:
2021年1月06日 -
:
薩沙
優質創作者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薩沙講史堂第一千四百一十八期(軍事系列第444講)
航速不如商船、裝備各國火炮的拼湊船:解放軍第一代炮艇的歷史
炮艇不同於炮艦,是一種快速作戰的小型武裝船只。
炮艇通常排水量不大,速度較快,有一定火力和航行能力,主要用於巡邏、偵察、護航等任務。
炮艇看起來很不起眼,卻是任何國家海軍都必備的裝備。
各國近海的巡邏任務,大部分是由炮艇承擔的,而不是我們熟知的炮艦、護衛艦甚至驅逐艦。
民國時期,中國對付沿海猖獗的海匪,主要也是依靠炮艇。
新中國建國後,解放軍海軍實力極為薄弱,沿海幾乎都被國軍軍艦封鎖。
這種情況下,建造或者購買大型炮艦不是短時間可以辦到的,裝備炮艇就必須立即開始。
其實,民國時期的中國,就有一定的建造炮艇甚至炮艦的能力。
我國有幾家比較大規模的造船廠,可以建造大型的炮艇和中級炮艦。
除了武器和鍋爐需要從國外購買以外,這些軍艦大體可以實現自產。抗戰國軍的長江和近海炮艇,大部分都是自產的。
在這些基礎上,1950年解放軍海軍首先提出了40噸炮艦的計劃。
這個標准很低,並不難實現。
1951年初,江南造船廠完成了2艘40噸小炮艇的建造工作。
這種炮艇航速有12節,裝備3挺機槍,續航能力200公里左右,用於近海和港口外巡邏是夠用了。
對於這種炮艇,海軍方面很不滿意。
炮艇只有機槍,勉強可以對付海匪,根本不是國軍任何型號軍艦的對手。
同時,不到200公里的續航能力也太低。炮艇出港後,巡邏幾小時就要返航,範圍太小。
當時朝鮮戰爭已經爆發,國軍軍艦頻繁在大陸沿海航行,肆意挑釁。
這種情況下,這些似乎沒什麼用的40噸小炮艇,也生產了不少。
全國共生產了10艘,其中8艘是青島造船廠建造的。
從1952年開始,海軍對這種炮艇進行很大的改造,正式推出了50噸的52甲炮艇,訂購了26艘。
在今天看來,52甲炮艇很落後,相比之前型號已經有很大進步了。
首先是加裝了2門25毫米機關炮,大大提高了火力。
同時,還有2挺12.5毫米大口徑機槍,可以對空射擊。
不過,具體生產的時候發現庫存火炮不足,往往是有什麼炮用什麼炮。
於是炮艇的火炮型號很雜,上到37毫米下到20毫米,美制、日制、蘇制都有。
其次是,續航能力提高到接近1000公里,能在5級海況下航行,可以連續數日在海上巡邏作戰。
這一點很關鍵,炮艇再也不是港口守衛者了,可以長期在近海巡邏,執行護漁任務。
船只其他性能沒什麼提高,不過也預留了反潛和掃雷裝備的安裝位置,可以說是很有前瞻性的。
隨後的53乙炮艇,火力有一定提高,換裝了37毫米主炮和20毫米防空炮,其餘性能沒什麼變化。
54甲炮艇只是調整了船只的布局,其他不變。
這幾種簡陋的炮艇,在1955年停產前共生產了86艘。
現在看來,這些炮艇的性能非常差,總噸位不足4300噸。這麼小的炮艇,比今天常見的漁船還要小,遇到敵人驅逐艦的76毫米火炮,怕是一炮一個。
同時,炮艇的技術還是很落後的。
雖然只有40到50噸的排水量,屬於地地道道的輕型炮艇,速度卻只有10到12節,非常緩慢。
要知道,我國63式水陸兩棲坦克,都有8節的航速。
可見,這些炮艇的速度,比兩棲坦克也快不了多少,像烏龜一樣。
炮艇的主要任務本來是護航漁船和商船。
結果,竟出現商船跑的比炮艇快,需要停船等待炮艇趕上的滑稽現象。
至於,炮艇主機基本都是之前繳獲國軍的庫存貨,火炮也是如此,維護工作非常複雜,彈藥供應也不容易。
自然,在那個艱苦的年代,有的用就不錯了。
這些炮艇仍然起到了最基本的保護港口和護漁任務,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在擊沉太平號護衛艦的戰鬥中,有此類4艘炮艇參戰。
不過,打沉太平號的是魚雷艇,同炮艇什麼沒關系,卻也起到了掩護的作用。
新中國第一代炮艇,幾乎是像郭德綱“攢飛機”一樣,拼湊出來的。
而第二代炮艇,就有很大改善了。
聲明: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絡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