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健康

二十四節氣與中醫養生——小寒


字體大小:
2021年1月07日 -
:     
 

芮聰生活匯

2021年1月5日小寒。

過了仲冬(大雪和冬至),馬上就進入季冬(小寒和大寒)。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時間在公曆1月5—7日之間,是幹支曆子月的結束以及醜月的起始,太陽位於黃經285度。對於中國而言,這時正值“三九”前後,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雲,月半則大矣。”說明小寒標志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小寒一過,馬上就進入“出門冰上走”的三九天了。那麼此時節氣候變化特點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養生保健呢?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

節氣特點:

中國古代將小寒分為三候:“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鴝。”“一候雁北鄉”是指小寒初始之時(頭五日),大雁開始向北遷移,這是因為,古人認為候鳥中大雁是順陰陽而遷移的,小寒之時,陽氣已動,所以大雁開始向北遷移。“二候鵲始巢”說明小寒二候之時(第二個五日),北方到處可見到喜鵲,並且喜鵲感覺到陽氣萌動而開始築巢。“三候雉始鴝”中,“雉鴝”的雉為通稱的“野雞”,“鴝”為鳴叫之意,雉在接近四九時會感陽氣的生長而鳴叫,這是陽氣漸長、陽氣主動的原因使然。小寒時節,天津的平均氣溫一般在-5℃上下,極端最低溫度在-15℃以下;我國東北部地區,這時的平均氣溫在-30℃左右,極端最低氣溫在-50℃以下,自然界呈現出一派冰雕玉琢的景象。這時的江南地區平均氣溫一般在5℃上下,雖然田野裏仍是充滿生機,但亦時有冷空氣南下,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一月份容易引發多種寒邪導致的疾病,值得關注。

小寒的養生方法

進補有方以護陽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特別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禦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日常食物中屬於熱性的食物主要有辣椒、肉桂、花椒等。屬於溫性的食物較多,常見的水果類有:杏子、桃子、大棗、桂圓、荔枝、木瓜、櫻桃;常見的幹果類有:栗子、核桃仁、杏仁;常見的肉類有:羊肉、豬肝、豬肚、火腿、狗肉、雞肉;常見的蔬菜類有:韭菜、茴香、香菜、薺菜、蘆筍、芥菜、南瓜、生姜、蔥、大蒜、香椽、佛手;常見的谷物類有:糯米、高粱米、刀豆。小寒食養要“因人制宜”,小寒時節是“進補”的最佳時期,但進補並非吃大量的滋補品就可以了,需要依據自身體質而進補,不可盲目進補。如果您在此時進補時遇到所謂“虛不受補”的情況,說明您是虛實夾雜或寒熱錯雜體質,需咨詢醫生才可以辨證進補。

適當運動以助陽

中醫認為,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於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所謂“血得熱則行,得寒則凝”。冬季寒冷,血液容易凝滯不通,從而誘發心髒病、高血壓、中風等症。因此,為了預防冬季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建議大家尤其是中老年朋友要適當鍛煉。民諺曰:“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來懶一懶,多喝藥一碗。”這說明了冬季鍛煉的重要性。在這幹冷的日子裏,宜多進行戶外的運動,如早晨太陽出來後的慢跑、跳繩、踢毽等有氧運動有助於增加身體熱量,防止外邪入侵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等。

文章來源 微信公眾平台(天津市紅橋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