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汽車
字體大小:
2021年3月07日 -
:
汽車人雜志
欽服台灣的影視制作者們,始終能保留精致的傳承感和人文內核,還有這個時代越來越稀有的匠人氣質。
文/《汽車人》特約撰稿人 劉葳漪
一
“越是台北的,越是世界的。編碼時用台北加密,解碼時被世界理解。”這是小說家吳明益在創作短篇小說集《天橋上的魔術師》的初衷。如今,這部小說集以迷你劇的方式上映。首播受到各方關注,好評如潮。劇組人員前幾天在Clubhouse開房間閑聊,宛如首映Party。
《天橋上的魔術師》上演在吳明益從小生活在的台北市中華商場。這座在1961年落成,1992年拆除,由一連八座三層連棟式樓座組成的商場位於中華路一段,它承載著幾代人的啟蒙記憶,也是一座城市30年來潮流文化、社會變遷的場所與空間。
土生土長的台北朋友告訴我,中華商場最大的特點在於“住商混合”,營業場所與私人住家幾乎難以劃分,根本就是一座容納大江南北多元文化的“大雜院”。對老台北們來說,昔日中華商場乃是匯聚了一切新奇、時尚、娛樂、老饕,以至囊括了食衣住行、求神問卜,包辦所有生活起居和消費欲望的大觀園。
“我的爸爸喜歡京劇,在中華商場的第五棟,一樓有專賣傳統京劇的金門唱片行”,這位台北朋友說道,“爺爺是北京人,二樓那家叫做真北平的飯館,有最地道的烤鴨和酸菜白肉鍋,爺爺覺得和北京西四砂鍋居的味道一模一樣。”
就是這樣一座迷人的商場,劇中九個孩子在分散的章節裏一起成長,重現了老台北的門戶地標。《天橋上的魔術師》——這是剛剛過去的2月,被港台朋友推薦次數最多的一部劇。
二
方毅任,低同理心,高執拗感,他是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刑偵人員;徐海茵,沉穩圓滑,冷豔幹練,她是勇敢又敬業的社會新聞記者;江曉夢,心存善良的不良少女;李雅均,令人無法同情的悲情人物,沒有了活下去的勇氣卻剝奪別人生的權利……
連環被害者的謎團漩渦,堆砌的特寫蒙太奇與細節控迷戀的數據分析,以素冷嚴謹的基調體現刑偵的工作過程。鏡頭時而緊跟人物闖入現場,時而靜置門外遙視主角,靈魂無處安放的痛苦與脆弱和畫面相得益彰。
《誰是受害者》毫不避諱地呈現暗流湧動的真實社會和案件背後令人唏噓的社會議題:黑白兩吃的警察、趨利嗜血的傳媒、利益勾結的政商,最後被犧牲的,總是無權無勢的,處於社會底層的弱者。不要以為輸入如此沉重價值觀的劇作會讓人看不下去,《誰是受害者》尺度大、重口味,你不可能看不下去。
《誰是受害者》——2021年2月我看的第二部認為很好看的台劇。欽服台灣的影視制作者們,始終能保留精致的傳承感和人文內核,還有這個時代越來越稀有的匠人氣質。
三
因為《暗戀桃花源》和《如夢之夢》,看到過現場的謝盈萱。再見時,她在屏幕中說:“我是陳嘉玲,一個住在台北但永遠不是台北人的台南女兒。”
無緣鐘鳴鼎食之家,亦非詩書簪纓之族,沒有花容月貌,工作忍氣吞聲,感情也一言難盡,轉眼人生過半,沒車沒房沒男友,這個時候,嘉玲心一橫,幹脆把唯一有著落的職位也辭掉,離開台北回台南了。都這把年紀了,絕對不要做什麼勵志的、追夢的故事。抱歉,我們的台南女兒不會嫁給總裁,不會開什麼文青咖啡廳,更不會回家鄉發揚什麼文化……統統不要不要都不要,她回歸家庭,漸漸接納平庸的自我。重遇幼時同伴,視她為初戀為珍寶的蔡永森,在台南明媚的陽光裏,嘉玲又回到童年的樸拙歲月。
這是《俗女養成記》,2021年2月我看的第三部認為很好看很好看的台劇。如果說《我們與惡的距離》打破了台劇在大眾心中的固有印象,《麻醉風暴》則反映了與經濟發展越來越沖突的人性道德,《我們不能是朋友》探討了對追求真愛和尋找自我之間的平衡。《俗女養成記》一點都不落俗的窠臼,每一個鏡頭和台詞都有現實價值,卻又沒有野心和意義。
它是淡淡的人間煙火味,順著歲月之流可以飄進任何一扇敞開的門窗,即使在長廊盡處,依然燃燒著,溫暖你我的心。(文/《汽車人》特約撰稿人 劉葳漪)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