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生物

基金項目:葡萄花翅小卷蛾的生物學特征及防治措施


字體大小:
2021年6月20日 -
:       
 

吉山花瑤

基金項目:葡萄花翅小卷蛾的生物學特征及防治措施

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8YFD0201303)財政部和農業農村部: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資助(CARS-29-bc-4)

馬罡等

葡萄花翅小卷蛾( Lobesia botrana )屬鱗翅目卷蛾科,主要危害葡萄,也危害黑莓、醋栗、橄欖、櫻桃、歐洲李、柿、獼猴桃、石榴等以及多種石竹屬植物,是我國及世界許多國家重要的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昆蟲 。花翅小卷蛾原產於意大利,現已傳至整個歐洲,在非洲北部和西部、亞洲的中東和遠東地區以及美國部分地區也有其分布 。雖然目前我國尚未發現花翅小卷蛾為害,但是我國主要葡萄產區均為花翅小卷蛾的適生區 ,因此更應該做好進境植物的檢疫工作,嚴防該蟲入侵我國。現將關於此蟲的生物學特征以及管理方法等總結如下。

1 生物學特征

1.1 形態特征

葡萄花翅小卷蛾有卵、幼蟲、蛹、成蟲等4種蟲態。成蟲前翅呈棕褐色,有灰藍色、棕色和黑色斑點;後翅灰色,邊緣有條紋;背部具有兩團明顯的褐色鱗毛簇生的角狀凸起;當雙翅合並時,外形如倒鐘;雌性比雄性略大。幼蟲共5齡,初孵幼蟲為淡黃色,老熟幼蟲有綠色、褐色等。卵單產,扁橢球狀。蛹初期呈奶油色、淺褐色、淺綠色或淺藍色,但數小時後變為褐色或深褐色。生殖結構位於第8節腹板為雌蛹,位於第9節腹板為雄蛹,且雌蛹比雄蛹大 。

1.2 為害特點

葡萄花翅小卷蛾主要以幼蟲為害,幼蟲有吐絲習性,會將受害部位與鄰近部位相連,防止墜落。第一代幼蟲為害葡萄花穗,經濟損失不大。第二代幼蟲開始在幼果害,新生幼蟲在孵化後的幾個小時內就可以穿透果皮蛀食,最後將果肉掏空留下果皮和種子。第三代幼蟲危害性最大,開始取食成熟果實,每頭幼蟲可為害1~6枚果實。幼蟲為害後的葡萄更易受灰黴菌等真菌的侵染,導致葡萄灰黴病爆發,使葡萄產量和質量下降,經濟損失嚴重 。

1.3 生活史及發生規律

葡萄花翅小卷蛾是一個典型的兼性滯育的多化性物種,發生數取決於當地的緯度和氣候因素。德國、瑞士、奧地利和法國北部每年發生兩代,而法國南部、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和意大利則發生3代(有時4代) 。在以色列、埃及和克裏特島,一些種群則不滯育,以幼蟲度過冬天。在葡萄園內,花翅小卷蛾主要以蛹在剝落的樹皮、樹幹的裂縫和間隙中越冬。當來年溫度達到10 ℃左右,越冬蛹羽化為成蟲,交配1~2 d後產卵。一般卵期3~5 d,幼蟲期約20~30 d,後化蛹,下一代成蟲會在蛹化後6~14 d出現 。

2 檢疫

采收後輻照處理是進口漿果類水果的有效檢疫措施,一般250 Gy的輻照劑量可以殺滅花翅小卷蛾的卵及幼蟲,325 Gy的輻照劑量可以殺滅蛹 。在旅檢中應禁止旅客攜帶水果入境,一經發現做銷毀處理。對來自疫區的水果果實,要嚴格檢驗,尤其是檢驗果實有無卵粒或被害果粒,發現爛果應剖開檢查有無幼蟲。一旦發現幼蟲、卵粒,應采取檢疫或銷毀等處理措施。從疫區調運苗木時,也要注做好除害程序。

3 防治措施

3.1 化學防治

化學藥劑仍然是花翅小卷蛾防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手段,不過在害蟲綜合治理的背景下,過去使用的殺蟲劑已逐漸被選擇性更強、對人體健康危害更小的材料所取代。如新型神經毒性殺蟲劑(多殺菌素和噁二嗪類)、幾丁質合成抑制劑、微生物殺蟲劑、阿維菌素等。上述大部分藥劑在害蟲處於最易感階段時使用可取得最佳效果 。

3.2 生物防治

在葡萄花翅小卷蛾這類鱗翅目昆蟲中,尋找配偶通常是由雌性性信息素介導的 ,蛾類雌性釋放少量的性信息素,雄性依靠高度敏感的神經感覺結構來檢測這些信息素 ,這些信息素介導雄性昆蟲之間爭奪雌性昆蟲的競爭,信息素介導的交配干擾技術也由此而生。利用可釋放人工合成性信息素的分配器對花翅小卷蛾進行交配干擾後,花翅小卷蛾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種群數量都顯著降低,且受害花序及果實數量也顯著減少。但是當害蟲種群密度太大時,交配干擾不會生效 。

蘇雲金芽胞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 )簡稱Bt,其芽孢形成階段產生的由Cry基因編碼的晶體蛋白,是Bt導致某些鞘翅目、雙翅目和鱗翅目昆蟲感病的主要物質 。在大多數情況下,Bt處理的最佳時間是在成蟲飛行開始後的第5~7天,並且處理必須在7~10 d後重複一次 。在噴灑過程中,應盡量全面覆蓋葡萄,因為幼蟲必須將其攝入才有效果,為提高噴霧覆蓋率,可去除掉部分葉片。Bt對花翅小卷蛾第二代和第三代害蟲都有很好的效果,且Bt對花翅小卷蛾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可降低有益昆蟲的死亡風險,減少葡萄和葡萄酒中有毒殘留物,還縮短采收間隔(3 d),並且花翅小卷蛾不易產生抗性 。

3.3 栽培管理

采用葡萄果穗周圍去葉法適當去除漿果上方遮擋的葉片,使暴露在陽光直射下的漿果表面溫度至少升高9 ℃,高溫降低花翅小卷蛾卵和幼蟲的存活率,從而影響花翅小卷蛾的侵染 。研究發現,如果在第二次花翅小卷蛾飛行期間應用果穗周圍去葉法,可使花翅小卷蛾第二代和第三代的侵染減少高達70% 。采用果穗周圍去葉法控制卵和幼蟲的同時,也減少了葡萄灰黴病的發生。但在溫度較高的葡萄種植區和較熱年份應用此法時需要注意避免葡萄日灼的發生。

3.4 物理防治

輻射不育技術是一種替代性的、環境友好的害蟲防治方法。在鱗翅目昆蟲中,低劑量的伽瑪射線會導致遺傳性不育,使雄性部分不育,而雌性完全不育。被輻射的花翅小卷蛾雌性,其後代進入化蛹期的數量顯著減少,因此,F2代的數量明顯減少。而雄性被輻射後其F1代後代數量減少,F2代後代數量極低 。

植物上的高嶺土可能會阻止害蟲識別寄主,而附著在害蟲身體上的高嶺土顆粒也會損害其活動 。原因可能是塗有高嶺土的漿果顏色變化,影響成蟲的視覺信號;而高嶺土所形成的物理屏障也會改變昆蟲對寄主的觸覺和化學感覺。因此,高嶺土可以把漿果光滑的表面多塵和不規則,進而阻礙花翅小卷蛾產卵。高嶺土粉還可以粘附在害蟲跗節和產卵器的化學和機械感受器上,干擾雌性識別適合產卵場所的能力。因此,高嶺土覆蓋可有效降低花翅小卷蛾田間產卵量,減少幼蟲駐果數 。

高嶺土具有很高的抗雨水沖刷能力,且不會被紫外線輻射降解,當與葡萄果穗周圍去葉法相結合時,高嶺土通過減少暴露漿果的曬傷損害和葡萄藤水分脅迫,彌補了這種栽培方法的可能缺點,而不會對葡萄產量和葡萄質量產生負面影響 。而且,高嶺土覆蓋結合果穗周圍去葉法,對花翅小卷蛾防治中的效果與蘇雲金芽孢杆菌防治效果沒有顯著差異 。

4 總結

花翅小卷蛾危害嚴重且傳播迅速,我國葡萄種植區作為花翅小卷蛾的適生區應該加強進出口岸的檢驗檢疫措施,杜絕其傳入中國。同時,葡萄及其他果樹種植者也應該提高防範意識,加強果園日常栽培管理,注意監測花翅小卷蛾的發生。此外,果穗周圍去葉及高嶺土覆蓋等方法也可干擾果蠅等害蟲的產卵,因此也可以采用這些方法防治其它葡萄病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