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化
字體大小:
2021年8月11日 -
:
趣觀天下
九派新聞旗下泛資訊官方賬號
六年前,與二三知己籌辦上泉讀書會,筆者自號上泉石。這些年多有朋友問:“荊門城北有兩個上泉,你一定知道它們的來歷。”
我答:“應該的,我盡量去做。”
說實話,我志在做一塊“上泉水浸泡的石頭”,除了對兩個上泉人文景觀的癡迷,還在於對上泉來歷固有說法的懷疑。
子陵鎮的上泉,上泉寺的來歷多見諸地方志書的記載。明天啟《荊門州志寺觀》載:其泉上湧,又名上泉寺。
清代乾隆《荊門直隸州志》和同治《荊門直隸州志》一樣記載:〔上泉寺〕在州北三十裏靈鷲山上。其泉上湧,因名上泉寺,又名上元寺,相傳為東晉遠公禪師建。
清代乾隆荊門知州舒成龍、同治年間的代理知州王庭楨,在文章中都引用過“其泉上湧,因名上泉”,明代《荊門州志》的說法一直被奉為圭臬,影響荊門至今。
筆者很想弱弱問一句:“天下可有哪裏的泉水不往上湧?”
石橋驛上泉,上泉村、上泉水庫的名氣遠不如前者,但筆者一直認為,解開上泉真實來歷的鑰匙在這裏。
01
荊門方言說“一口泉,兩口泉”,泉是有生命的。東寶區泉口街辦,即因荊門城西北郊一口泉在此湧出而得名。上泉,為什麼不能是上泉口的簡稱呢?如果是,與之對應的下泉口在哪裏呢?
三年前,我請教上泉水庫的趙正中先生:“您這一帶,上泉的下遊還有泉口嗎?”
“有,趙家花園有泉。”
我跑到花園村尋訪一番,當地沒有泉口的說法。於是回到起點,繼續在上泉的名字上找答案。焦知雲先生《荊門探古·古名勝》《白龍洞》一文介紹:“白龍洞泉,位於東寶區石橋驛鎮上泉水庫南岸白龍洞內。白龍洞泉水充足,歷史上灌溉附近農田數千畝,鄉民們敬為神龍以祭祀。”2009年3月17日和4月7日,焦老兩次考察白龍洞泉,采集到了許多珍貴的資料:“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荊門知州諸可權躬詣白龍洞,為民求雨,果然靈驗。於是他親題‘澤被群生’4字匾額懸掛於洞口。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鄉民們見諸可權所題的匾額已經舊敝,於是又以龍王之乩示‘惠昭中外’四字,命秀才王柏齡榜書上碑,刻立於白龍洞口。”
清乾隆版《荊門州志古跡》記載:“白龍洞,在州西北五十裏,洞門高廣丈餘, 深十裏。內有白龍,每旱祈禱必雨。宋慶歷間,有毛道士祈雨,入洞取水,命其弟子立洞口,俟出,即與令牌。少頃,見一手大如柱,長丈餘,伸出索(討要)牌,弟子駭極逸出(逃出洞口),水即漫湧,道士渰(淹)沒矣。”
白龍洞泉就是上泉口嗎?我立刻聯想到偏南不遠的黑龍洞和更南一點的子陵鎮龍泉村,難道這就是上中下三個龍洞,三個泉口嗎?
8月1日,我首先重訪了龍泉村的龍泉泉口,一組村民羅啟會和四組村民吳國英很自豪:“我們的龍泉從來沒幹過,除了吳家畈,下面的幾百畝農田都靠它。”
我問:“龍泉前面還有字嗎,比如黃龍、青龍的,下面的河叫什麼?”
“沒有,就叫龍泉,下面的河叫岩河。”
子陵鋪鎮龍泉村
泉口
02
《荊門直隸州志·山川 》記載:“(黑龍洞)在州西北五十裏馬仰山麓,洞高廣各丈餘,深十裏,有田七丘,石竇透光射外,天旱禱雨甚靈。詳見《古跡》。”
《荊門直隸州志·古跡 》“(黑龍洞)在州西北五十裏馬仰山下,洞門與白龍洞同。明成化中,天旱,趙仲壽知州事,躬詣洞門,持炬深入,以瓶取水,雨遂大降。又有黃龍洞與此二洞相隔一嶺。”
黑龍洞與白龍洞,同在“州西北五十裏馬仰山下”,明成化年間的知州趙仲壽在此祈雨成功。“與此二洞相隔一嶺”的黃龍洞,按說就是南面跳馬嶺龍泉村的龍泉。
《荊門直隸州志·雜錄》:“又西南曰象河山,有象河出焉。又南曰白龍洞山,又東南曰蝦蟆山,其南東支曰石尤嶺。石尤嶺在蝦蟆山南,又西曰團山寨,又東南曰千溝山……蝦蟆山之東曰九裏岡,又東曰迤入州境曰太平山,又東曰雞頭山,又東南曰猴子洞山,其東支曰跳馬嶺。”
團山寨,千溝山,九裏岡,跳馬嶺……在團堡村(團山寨)二組,村民周克權大哥為我介紹黑龍洞,意外解決了我對“千溝山”的疑惑。周大哥說:“除非下雨,黑龍洞匯集山洪下來,多數情況是幹枯無水的。所以我們這條河叫幹河,也叫幹溝,是岩壋水庫的主要來水。”
是的,荊門方言對河、小溪的表述為港、溝。看來,《荊門直隸州志·雜錄 》的“千溝山”,就是當地人口中的八裏幹溝。跳馬嶺,即龍泉村龍泉背後的那座山,當地村民俗稱“馬埡子”,右前方出泉的小山叫“龍包”。
8月2日,重訪白龍洞回荊門時,我在龍泉村遇到一組村民敖永吉,他一筆一劃告訴我“馬埡子”,並替我證實了“黃龍洞”的猜想。黑龍、白龍、黃龍都有了,青龍呢?《淮南子·天文訓》:“天神之貴者,莫貴於青龍。”古人以龍為泉的命名習慣,不會遺忘天之四靈、四大神龍之尊的青龍。
找到了!當天下午,我就在市圖書館找到了《荊門水利志》(1989年版),其中有青龍泉的相關記載:“青龍泉,位於栗溪鎮桐林村一組,系常流泉眼、常流量0.2立方米/秒,最大流量達0.3立方米/秒,年水流量可灌溉農田1500畝,流經鹽池鎮境內,現被象河水庫淹沒。”
8月3日上午,栗溪鎮毛坪村的汪開永大哥告訴我:“桐林(銅鈴)村已經並入了毛坪村,而且青龍泉原本所在的是青龍大隊(人民公社時代),現在屬於栗樹灣村一組範圍。”
青龍泉雖沒於象河水庫,但它依然存在。我問:“青龍泉背後的山叫什麼?”汪大哥回答:“青龍山。”
乾隆版《荊門州志》稱:白龍洞在“州西北五十裏馬仰山下”,趙正中大哥是不完全接受的,上泉村本地人稱白龍洞所在的小山為“泉包”,右側的小山為“冷包”。如此看來,龍泉村馬埡子的“龍包”,包括汪大哥口中的“青龍山”都是簡稱。“泉包”全稱應為:白龍泉山包;“龍包”全稱應為:黃龍泉山包;“青龍山”全稱應為:青龍泉山包。
上泉水庫
03
明天啟《荊門州志·寺觀》載:“靈鷲寺,宋吳居士施基,遠公祖師開山。其泉上湧,又名上泉寺。洪武二年僧覺林重建,有龍王廟及碑記。”
“明嘉靖元年《湖廣圖經志書》卷六載:‘靈鸞(鷲)寺,在州北二十五裏望鄉村,又名普濟,又名上泉。’明《承天府志》卷十七載:‘靈鸞(鷲)寺,在州北二十五裏,即今普濟禪寺,其泉上湧,又名上泉寺。’”(見焦知雲先生《荊門探古·古名勝》)
以上記載,說的都是子陵上泉寺。但更遠宋代的《輿地紀勝》就未必了。《輿地紀勝》卷七十八“景物下”載:“靈鷲山,在長林縣北,舊有靈鷲寺。有穴曰龍洞,深五裏,石台甚高。二、三月間有聲如鐘鼓雜奏,笙篁間作,聽者忘倦。”
此龍洞的規模氣派,絕非子陵上泉寺靈鷲山下的“靴子洞”可比,從名稱到主要的特征,都一一對應著石橋驛上泉村的白龍洞。尤其“深五裏,石台甚高”和“有聲如鐘鼓雜奏,笙篁間作”的音樂聲。清代象河監生陳聚奎《白龍洞記》文曰:“白龍洞……內高敞,一石障潭面,類象鼻垂。秉燭緣潭入,坎級數十步,石痕蜿蜒若旋螺……時有絲竹音,或遠或近,聽之了了,惟咳笑輒止。”
宋代《與地紀勝》記載的龍洞,清代陳聚奎撰寫的《白龍洞記》相隔三個朝代,但描述洞中的景象卻高度一致,這不是巧合。
筆者竊以為,《輿地紀勝》所載的“靈鷲山”“靈鷲寺”,才是最初的上泉所在。和龍洞一樣,都不在今子陵鋪鎮的上泉寺遺址,而在今石橋驛鎮的上泉村。子陵鎮的上泉,是後來有人帶過去的。這個人,極有可能是《景德傳燈錄》《五燈會元》和明代《荊門州志》等典籍記載的五代後晉的一個大和尚:“荊門上泉和尚”。
明《荊門州志·仙釋》的記載,與兩大佛家經典的內容完全一致:“上泉和尚,荊門僧也。僧問:‘二龍爭珠,誰是得者?’師曰:‘我得。’問:‘遠遠投師,如何一接?’師按杖視之。其僧禮拜,師便喝。問:‘尺壁無瑕時如何?’師曰:‘我不重。’曰:‘不重後如何?’師曰:‘火裏蝍蟟飛上天’。”蝍蟟,《景德傳燈錄》作“蝍蟉(jiliu)”,荊門方言至今仍然稱知了為“季由子”。
石橋驛上泉村,歷代皆建有佛寺:宋代靈鷲寺、明代西莊寺、清代紅山寺。上泉山,也稱靈鷲山、覆船山,隱隱藏著佛家“救倒懸器”“救倒懸山”的寓意。明《荊門州志·寺觀》“西莊寺,在州西北五十裏”也正是今石橋驛上泉村的方位。據象河村90高齡的鐘道銳老人回憶,他當年就讀的“龍泉中學”,就設在上泉村紅山寺的廟裏,可見寺院規模不小。
筆者據此推測,上泉和尚極有可能先在石橋驛上泉口靈鷲寺修行,以“上泉”為號,然後把靈鷲山和“上泉”帶到了子陵。焦知雲老人提示:“關於上泉,還有唐僧古禪師,住荊門上泉院,其師為襄州廣德延禪師。”根據這一線索分析,至遲唐代已經有了正式以“上泉”命名的荊門禪院。
《淮南子·原道訓》:“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上泉和尚“不重”尺璧無瑕,但不妨礙他看重上泉山水之靈秀,山水——涅磐——佛土。
上泉歷史之悠久、之博大、之神秘,筆者不過掀開了面紗的一角。文中個人觀點拋磚引玉,不當之處敬請方家教正。
岩壋水庫
作者:王 君 市傳文協會秘書長
圖片:沈 佳市傳文協會志願者
來源:荊門市傳統文化傳播協會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