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旅遊

行走黃河第一灣⑩|村支書黃河轉型搞旅遊,帶村民開黃河大酒店


字體大小:
2021年11月22日 -
:       
 

川報西部觀察01:22川報雅安官方帳號

川觀新聞·阿壩觀察 周琳 王鑫

11月21日,若爾蓋縣唐克鎮藏哇村,定居房頂一面面鮮豔的國旗迎風飄揚,特別扯眼。“依靠黃河,村裏這幾年發展很快,有了我們以前不敢想的變化。”藏哇村支部書記黃河說,每隔一段時間,村裏都會換上新的國旗掛在房頂,表達對祖國的感恩。

說起“黃河”的名字,51歲的黃河特別自豪。他說,他是土生土長的“黃河人”,也是黃河邊上的一名普通牧民。“因世世代代都生活在黃河邊,所以家裏就取名為‘黃河’。”

其實,藏哇村就在黃河九曲第一灣景區內,黃河與其支流白河就在村民的屋前流淌過。特殊的地理位置,讓村裏這些年的發展有了變化。

那麼,依靠黃河,藏哇村這些年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

“藏哇村有192戶200餘人,以前是畜牧業大村,多的時候養有2萬多頭犛牛。”黃河打開話匣子,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村民們發現,過度放牧對生態環境還是有很大的影響。比如一片草地,原來能放十幾頭牛,過度放牧後就只能滿足幾頭牛了。

減畜首當其沖。但作為牧業大村,減少傳統畜牧業占比談何容易。在傳統觀念裏,一家人的犛牛越多,證明這家人生活越富足。“老一輩的人始終覺得少養牛就意味著收入少,就是不思進取。”黃河說,村上想了很多辦法,最後就用算帳的方式來搞宣講,讓牧民們減牛不減收。

一方面,村上示範推廣“三結合順勢養殖集成技術”,即適度放牧、科學補飼、適時圈養,既縮短養殖周期,又減小對草場的破壞,還能提高肉質,增加收入。黃河透露,僅是今年,全村自加壓力,主動減少5000頭犛牛。

另一方面,依托黃河九曲第一灣美景資源,藏哇村成立村集體經濟,修了兩家以“黃河”命名的酒店,分別叫黃河大酒店和黃河樓餐廳,帶領村民吃上旅遊飯。

更讓黃河和村民們高興的是,隨著黃河九曲第一灣景區遊客越來越多,藏哇村這幾年還享受到了旅遊景區門票分紅,“每年每張門票可以提4元錢,預計今年全村有100萬元左右的旅遊門票分紅收入。”黃河說,去年,村裏的人均收入達到了在1.3萬左右。

如今,對於黃河的生態環境,村民們更為重視。比如每年犛牛轉場的時候,村民們都會自覺地把垃圾統一回收處理,不讓一點垃圾破壞生態。搞旅遊的時候,村民們通過集中采購,安裝上了生態廁所,並建了專門的汙水處理點,堅決不讓汙水直排黃河。

“下一步,村裏將以發展旅遊業為主,在保護生態的基礎上,以木質結構這類不傷害土地和環境的材料,打造一批‘黃河’特色民宿,讓更多村民受益。”黃河表示。

不只是藏哇村。“全鎮叫‘黃河’的還2位村民。”唐克鎮党委副書記陳卓然說,依靠黃河,鎮上很多牧民還轉型搞起了旅遊,開了很多以黃河命名的酒店、賓館、飯店,“以‘黃河’命名,也是表達對黃河的一種特殊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