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化
字體大小:
2022年1月20日 -
:
2009年,年輕的愛沙尼亞藝術家羅伯特·庫維茨創辦了一個網站ZA/UM,吸引了一群熱愛音樂、繪畫和文學的青年加入,並掀起了一股以ZA/UM為名的藝術運動。ZA/UM這個概念原本是由俄羅斯詩人阿列克謝·葉利謝耶維奇·克魯奇尼赫創造的,是由俄文中的前綴“зá”(超越)和名詞“умь”(思想)構成,象征著一種超越式的來自於靈魂的詩意。雖無確定含義,卻代表著一切超驗性。
今年的中歐國際文學節也邀請了愛沙尼亞作家,ZA/UM團體的成員之一的瑪德·魯吉亞(筆名為瑪德魯姆Mudlum)參與本屆活動,與中國作家張玲玲一起,圍繞“虛構、美好和真相”這個主題展開對談。
文學的真實性
早期的ZA/UM作為一個藝術運動和團隊組織,提倡一種非精英主義的藝術觀,他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閱讀、寫作和思考。瑪德魯姆說:“我們鼓勵各行各業的人進行寫作。這是一個非常通用且有用的辦法,通過寫作可以幫助你以不常用的方式思考。”而哲學家齊澤克更是稱他們這種寫作是“無產階級的高雅文化——既反對大眾消費文化,也反對精英小圈子文化”。
瑪德魯姆(Mudlum)
2010 年至2014 年期間,瑪德魯姆曾是ZA/UM 的成員之一,她強調:“這個團隊也激發了我創作的靈感。”期間她發表了首部故事集《一個嚴肅的人》(Tõsine inimene ; A Serious Person, 2014)。作品出版即贏得了評論家的關注,並獲得愛沙尼亞年度文學獎提名。離開ZA/UM以後,瑪德魯姆堅持進行文學創作,她的小說《波蘭男孩》(Poola poisid; Polish Boys, 2019)獲得愛沙尼亞年度散文獎和 2020 年歐盟文學獎,《不僅是我的阿姨艾倫》(Mitte ainult minu tädi Ellen; Not Only My Aunt Ellen 2020)獲得愛沙尼亞年度散文獎。
她介紹到:“《波蘭男孩》是一部成長小說,我觀察了很多人從嬰兒時期到三十多歲的生活。故事的靈感來源於我曾經在 ZA/UM 的網站上寫的關於蘇利斯瓦夫·紮維薩和好夫人艾達·諾塞克的故事,而這個故事其實也是《極樂迪斯科》這個遊戲劇本的前史。雖然這個故事是虛構的,但我認為每一個虛構的背後都有一個作者想要書寫的真實經驗,都有作者想要紀念的東西。”
中國作家張玲玲
中國作家張玲玲,曾做過七年記者,她表示自己是“一邊做記者,一邊松散地寫著小說”。在做記者時期,最困擾她的問題便是“求真”,但開始小說創作則會讓她感覺更自由。她的最新小說集《嫉妒》收錄了七個故事,其中一篇就叫做《真實》:“這個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寫作者嘗試去跟男友講述自己的故事。但其實她講的是自己朋友的故事,她真正想說的一直都沒有說出口,不是想刻意隱瞞,而是不知道怎麼開口。她覺得即使是戀人,也承受不了另一個個體的生命之重。”
雖然故事的主角講述的是一個假故事,但這個假故事的背後有更真實的力量支撐著。就像張玲玲所說:“我經常覺得人們在日常交談中,一開口就是虛構,互聯網環境更是如此。我們發微信發朋友圈的時候,告訴別人我很好,但實際上我們過得並不好。當然這不是有意地遮掩或虛偽,這就是我們真實的現實生活。”
真實的文學性
張玲玲認為:“我們在談小說的真實性的時候,其實主要是分幾個維度。第一是可信度,邏輯和細節要讓人信服。第二是心理認知,我認為在寫作中對潛意識的探索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更加深入地挖掘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第三是像瑪德魯姆所說的,最重要的還是真實的本質,它來自於我們真切的生命體驗,有的時候想象比現實更真實。”
瑪德魯姆強調:“當我們在寫新聞報道或評論文章的時候,作者需要去表明自己的立場,指出好的或不好的地方。但是進行文學創作的魅力就在於,它可以不預先設定立場,不發表自己的意見,只陳述自己的感受。因為文本足夠開放,所以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共鳴。而我的這本小說《不僅是我的阿姨艾倫》也來源於我自己真實的生活經驗,是關於我與我母親的關系,希望大家可以在這個故事中找到共鳴。”
就像歌德所說,“每一種藝術的最高任務即在通過幻覺,產生一種更真實的假象”。而小說本身就是虛構的藝術,虛構之中存在著真實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