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字體大小:
2022年2月17日 -
:
陝北是黃土高原的腹地,這裏自然條件惡劣,經濟發展落後,是典型的老少邊窮地區,多年前,紅軍在此安營紮寨,壯大了革命隊伍,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
陝北不僅是中國革命的福地,也是一塊充滿勢力的土地,在這裏,走出了多位享譽中國文壇的作家,路遙就是其一。
這位質樸的陝北漢子,用他豐富的感情,寫出了《平凡的世界》這樣的偉大小說,功成名就之後,依然紮根陝北,在這片貧瘠土地上屹立。
因為黃土地就是他的根,為了他的根,不惜得罪同行。1900年,他用一句話刺痛了另外一名知名作家的內心。
作家王安憶的陝北之行
路遙平易近人,輕易是不會發怒的,唯一的一次發怒,卻在中國文壇留下了濃厚記憶。引發路遙發怒的人名叫王安憶,也是一位著名作家。
1900年,王安憶隨同多位文藝界有名人士,拜訪了陝北,路遙全程接待,這一行卻並不順利。
路遙以自己的怒火,捍衛了黃土地的尊嚴,也捍衛了陝北漢子質樸的品質,這一切,都給王安憶留下了深刻印象。
陝北之地,雖然貧瘠,但卻是路遙的家鄉,生於斯,長於斯,路遙對這片黃土地的感情深厚。王安憶是福建人,自然條件要好得多。
1900年,她頭次來到陝北,陝西的落後就讓她震撼了,眼前的陝北景象,雄渾的黃土高原在此起伏,山上幾乎寸草不生,人的生活環境極度惡劣,時常食不果腹。
面對此情此景,王安憶心生感歎:"陝北這地方真是荒涼, 難以想象人怎麼能在那生活!為什麼不把人們從黃土高坡遷徙出去?"
其實,說出這番話並不代表王安憶看不起陝北這塊土地,也不是埋怨陝北人安土重遷,不肯舍棄貧窮破敗的黃土高原,只是她自小生活於條件優越的福建,人們善於用改變的心態去解決問題。
這是自然條件給予他們的先天優勢,也是他們一貫的行事風格,甚至可以說,這是他們的優點。
但這一切,已經讓同行的路遙心生不滿,但他並沒有發作,只是淡淡回了一句:這怎麼可以?我們對這土地是很有感情的啊!
這句話是對王安憶說話的回應,也是自己心態的表明,看似輕描淡寫,也表現出陝北漢子對黃土高原深深的熱愛。王安憶聽懂了,她不再提這個話題。
陝北惡劣條件下生出的作家
路遙是地道的陝北人,在這個以黃土高原為特征的地區,自古貧瘠,但人們的精神世界卻從未貧窮過,所以才會產生陝北民歌,才會成為革命老區,才能孕育出有血有肉的陝北漢子。
對於路遙,這裏是他的家鄉,是他的精神所在。
路遙小的時候,真的是窮得叮當響,他自己就承認,自己小的時候從來就沒有穿過褲子。路遙的家庭貧困,甚至達到了養不活他的地步。
最終,父親真的拋棄了他,好心的大伯雖收養了他,但並不能給他提供安逸幸福的童年,畢竟伯父家同樣吃不飽穿不暖。
那年,路遙七歲。陝北的冬天,一片冰天雪地,那可真是寒冷刺骨,你可以想象路遙經歷過多麼苦難的童年。
路遙上過中學,然後回家務農,因為經常自己寫些詩歌散文,最終進了縣城的文藝宣傳部門,成為了一名文藝工作者。
陝北的黃土地雖然貧瘠,但這裏養育了路遙,是路遙的精神家園,他深愛著這片與眾不同的土地,他的根就在黃土高原,正是因為黃土高原深厚的文化底蘊,路遙才能寫出他的代表作品《平凡的世界》。
1984年,路遙開始創作《平凡的世界》,歷經四年,最終成為了鴻篇巨著,成為了反映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史詩。
恢宏的氣勢與平靜的語言,仿佛就是養育路遙的黃土高原,作品一經發表,立即引發轟動,該書未完成時即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廣播。
沖突再次升級
王安憶無心的話語,僅僅是擊打了路遙內心,但其他人的進一步挑釁,則無疑是火上澆油,徹底引發了路遙胸中的怒火。
這次有多名人士參與的陝北之行接近尾聲的時候,眾人在西影廠食堂吃最後一頓飯,在酒席上,有人借酒鬧事。一個人突然感歎:如今很多所謂老前輩,歷經一生沉浮,到了卻還是放不下名利。
也許當別人只是玩笑話,路遙和王安憶都對這句話展開了反駁,但僅局限於正常交流。突然有人突然站起身來。
指著路遙和王安憶說道:"你們先別說這些大話,到時候你們也會變成這樣,這是自然規律!"王安憶聽了,雖然很憤怒,但也不好發作,只是微微一笑,並不發一語。
路遙面露不快,極不客氣地回應道:"我不同意,人和人不一樣!"路遙是那種直白的人,毫不掩飾,像極了陝北的黃土高原,真誠而厚實。
那位朋友見路遙回應,也極不聰明地說了一句:人人都一樣!這句話徹底激怒了路遙,他站直了身子,沖著那人吼道:"我小時候沒穿過褲子,這怎麼一樣?我會向你們證明的!
其實路遙想表達的意思是,我從小過慣了苦日子,今後就算大富大貴,也是一個樸實的農民,決不搞貪圖享樂那一套。
旁人再無話說,但酒桌上和諧的氣氛被打破,眾人在沉默中吃完了飯,不歡而散。命運悲慘的路遙並沒有等來證明自己的那天,他在四十五歲時因病與世長辭,成為中國文壇的一大損失。
在路遙去世後一年,王安憶寫下了紀念文章《黃土的兒子》:"我永遠忘不了這次黃土高原之行,我想路遙其實從來不是在稿紙的格子裏寫字,而是在黃土上,用他的心寫。
路遙一生都在陝北的黃土地上度過,他對黃土地的感情,像子女離不開母親的懷抱,這也是一般的凡夫俗子所不能理解的。
俗話說,兒不嫌母醜,狗不棄家貧。黃土高原雖然貧瘠,但路遙深愛著這片質樸的土地。他雖然貧窮,但絕不會為財富而丟棄自己的真實。
常人以世俗的眼光看待路遙,自然讓他心生不快。作家是最難以忘根的一類群體,路遙更是其中的典型一員,在他身上,我們似乎能看到黃土高原歷經千年風雨而巋然不動的樣子。
文/朱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