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美食

年夜飯預熱,書中的春節美食大賞


字體大小:
2021年2月11日 - 美食小編  
朗讀: 

彎迅讀書

#春節裏的美食文化#

我是彎迅。

今天是臘月29,距離大年夜只有一天了。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看著家裏准備了各樣的美食,期待著今年年夜飯。

那麼,我們今天就為年夜飯預熱一下,來盤點一下書中的美食吧。

1 屠蘇酒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沈凍酒。”——元日(玉樓春)毛滂

先說說古人的春節,飲酒是必不可少。

古代有飲屠蘇酒以辟邪祈福的習俗。屠蘇是一種房屋,因在這種房屋裏釀造,所以稱為屠蘇酒。屠蘇酒也是一種藥酒,喝了有避瘟疫的功效。

一般飲酒以年長者先飲,而屠蘇酒是年幼者先喝,因為“少者得歲,故賀之;老者失歲,故罰之”。

既然少年也能喝的習慣,想必屠蘇酒的味道不會太差。

2 春節美食北京版

“吃是過年的主要節目。年菜是標准化了的,家家一律。人口旺的人家要進全豬,連下水帶豬頭,分別處理下咽。一鍋純肉,加上蘑菇是一碗,加上粉絲又是一碗,加上山藥又是一碗,大盆的芥末墩兒、魚凍兒、肉皮辣醬,成缸的大醃白菜、芥菜疙瘩……”——《北平年景》梁實秋

到了近代,條件自然就好多了,但各地風俗仍有不同。

梁實秋先生描寫的北京過年的美食,豬肉、蘑菇、粉絲、山藥、芥末墩、魚凍、辣醬、醃白菜、芥菜疙瘩……葷素搭配、冷熱均有,是皇城根下老百姓的講究生活了。

3 春節美食陝北版

“到春節前的三兩天,家家開始蒸包子和饃,按當地風俗,正月十五之前是不能再蒸饃的,年前這幾天要蒸夠一家人半個多月所吃的饃和包子,還有走親戚要送出去的禮包。包子一般分三種,有肉作餡的肉包和用剁碎的蔬菜作餡的菜包,還有用紅小豆作餡的豆包。

新年臨近的三兩天裏,村子從早到晚都彌漫著一種誘人的饃的香味兒,自然是從這家那家剛剛揭開鍋蓋的蒸熟的包子和饃散發出來的。小孩子把白生生的包子拿到村巷裏來吃,往往還要比一比誰家的包子白誰家的包子黑,無論包子黑一成或白一成,都是歡樂的。

我在母親揭開鍋蓋端出第一屜熱氣蒸騰的包子時,根本顧不上品評包子成色的黑白,搶了一個,燙得兩手倒換著跑出灶房,站到院子裏就狼吞虎咽起來,過年真好!天天過年最好。”——《灞河過年的聲音》陳忠實

蒸各種包子和饅頭,一個包子都能分成三種,一看就是陝北的過年的味道。

不愧是寫出過《白鹿原》,得過茅盾文學獎的作家,一句“過年真好!天天過年最好”,勾起了多少兒時的回憶啊。

4 春節美食山東版

“我看見母親系起圍裙、挽上袖子,往大壇子裏裝上大塊大塊的噴香的裹滿“紅糟”的糟肉,還有用醬油、白糖和各種香料煮的鹵肉,還蒸上好幾籠屜的紅糖年糕。”——《童年裏的春節》冰心

生在福建的冰心先生兒時在山東過年,一看這年夜飯就是南北結合的產物。

糟肉、鹵肉加上紅糖年糕,既有甜口又有閑口,冰心先生有口福了。

5 必不可少的湯圓和水餃

“上海人稱湯圓為圓子,除夕那天,家家戶戶都從房間角落裏搬出小石碾,把浸泡好的糯米磨成粉,包出一批豆沙餡、芝麻餡和豬肉餡的圓子備用,那是最有節日氣氛的情景。圓子是大餡的,個兒比一般元宵大許多,非常好吃。”——《春節,把心靜下來》周國平

過年南方少不了吃湯圓,又大又圓的湯圓裹著香甜的黑芝麻餡兒,咬一口唇齒留香,是過年的味道。

“‘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倒著’,這是鄉下人說的話,北平人稱餃子為‘煮餑餑’。城裏人也把煮餑餑當作好東西,除了除夕宵夜不可少的一頓之外,從初一至少到初三,頓頓煮餑餑,直把人吃得頭昏腦脹。”——《北平年景》梁實秋

北方過年少不了吃餃子,煮熟的餃子像一只只小白鴿,兩邊的尖角是小小的翅膀,滿滿的豬肉餡兒的撐圓了餃子的肚子,咬一口油香四溢,也是過年的味道。

以上就是在書中描述的過年美食啦,你們家的年夜飯吃什麼呢,請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吧。

往期精彩:

立志高遠,蝴蝶自來,談談就業選擇

努力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假日暖洋洋》告訴我,無論何時身邊都要有一個好閨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