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汽車
字體大小:
2021年5月31日 -
:
愛車兵團
隨著汽車產業正進入新四化的轉型階段,搭載新動力、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的汽車在不斷地進入市場。雖然網聯智能化為用戶帶來了更加便捷的出行體驗,但也隱藏著很多“安全隱患”。
例如,之前“特斯拉車內攝像頭高清畫面”登上新浪微博熱搜榜,內容清晰可見車內駕乘人員的動作、姿態,對於啟用車內攝像頭的行為,對此不少網友為之震驚,其清晰程度讓車內的個人隱私幾乎一覽無餘。隨後,特斯拉解釋說,車內攝像頭目前主要是為了記錄車主在測試過程中的行為和注意力保持情況。
就今年小編試駕過的車型,且清楚記得車內有攝像頭的車型不下十輛,具體哪些車型我就不說名字了。我們更應該關心車內攝像頭安裝和使用權限該如何界定?消費者們對此又有什麼擔憂?關於車內攝像頭,普遍消費者認為,就算車內攝像頭能使汽車更智能,除了可以監測駕駛員的精神狀況外,還能為用戶提供一定的樂趣,例如拍照、錄視頻等。
但同時,又產生另外一個問題。用戶的隱私問題,又該如何解決?現在無論是歐美國家還是中國,個人隱私正日益成為每個國家立法者重點關注的領域。任何企業或個人輕易觸碰這條底線,不僅受到口誅筆伐,還會被重罰,相關人員也會面臨牢獄之災。一般來說,在沒有征得用戶的同意下,私自采集用戶的隱私信息,不管出於什麼樣的目的,都是不可觸碰的紅線。
前一段時間,全國信息安全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組織起草了《信息安全技術網聯汽車采集數據的安全要求》標准草案,再提智能汽車數據安全問題。其中,有一點提到:“未經被收集者的單獨同意,網聯汽車不得通過網絡、物理接口向車外傳輸包含個人信息的數據,但將清晰度轉換為120萬像素以下且已擦除可識別個人身份的人臉、車牌等信息的視頻、圖像數據除外。同時,網聯汽車不得通過網絡、物理接口向車外傳輸汽車座艙內采集的音頻、視頻、圖像等數據及經其處理得到的數據。”
伴隨著智能化浪潮席卷汽車工業,汽車越來越“聰明”,但數據安全的監管缺失和法規滯後也顯露出來。站在用戶的角度,隱私數據的保護將是一個長期的問題,而用戶的個人隱私數據安全亟需政策進行規範。所以,征求意見稿的發布可謂一場“及時雨”,也是對近期一系列智能汽車安全事件的回應。或許,數據存儲於第三方機構,同時接受監管,這才是對個人隱私數據的一種有效保護。
智能網聯已經成為汽車行業的發展熱潮和趨勢,駕駛場景作為智能網聯汽車開發和測試的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說個人信息、車輛數據被收集,已是別無選擇,那麼對於車主來說,更為擔心的是信息被收集之後,車企沒有“看牢”自己的數據?如果行駛路線、沿途行為、車內談話等信息被車企或別人詳細掌握,相當於“透明駕駛”。
無可否認,科技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帶來隱私問題,人們目前進入了一個“弱隱私時代”,但起碼智能網聯汽車的數據安全問題已經得到社會廣泛關注,因此在數據得到保障之前,車聯網產品的發展相對會受到制約。例如“哪些信息可以用,哪些信息需要脫敏,哪些需要加密,哪些信息不需要采集,需要有分級原則和方法,並對帶來的後果進行定級。
對車企而言,應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的要求,一方面確保車輛狀態數據有效合理保存,另一方面嚴格保護用戶的隱私數據。只有當隱私問題被解決後,出行之外的娛樂、社交、資訊等一系列服務才能實現更高水平的萬物互聯時代。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