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職場
字體大小:
2021年6月09日 -
:
布衣粗食68
金牌寵粉官,作家,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情感領域創作者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人在職場,每個人都盤算著自己的小九九,希望自己升職加薪,別人都做普通員工。
同事是和你合作共事的人,也是和你互相較勁的人。也許,今天對你笑的同事,明天就會踩你一腳,嫉妒你的才能和收入,並且想辦法壓制你,他自己慢慢往高處走。
在一個單位上,同事競爭最厲害的時候,多半是“人事變動”的時候。平時大家以禮相待,關鍵時候就可能會撕破臉。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和同事關系再好,也要守住以下“六個秘密”,少惹麻煩,少管閑事。
01
職場上的貴人,不要告訴任何人,避免別人“從中大做文章”。
如果你在職場上,遇到了願意幫助你的人,那麼你就應該感激他。不管他是你的親戚還是朋友,他在關鍵時候,點撥你一下,就可以讓你少走很多彎路,還能跨越式發展。
可是,你和貴人之間,要保持距離,如果兩個人在一個單位上,就更加要區分工作和生活,不能在工作中,也“稱兄道弟、攀親戚”。
我的表弟,在一家事業單位上班,他的同學是頂頭上司。在同學的幫助下,表弟混到了單位二把手的位置。
表弟高升之後,逢人便吹噓自己的“人脈”。
最近,表弟的同學因為工作不力,被上級提醒談話了。本來,這件事和表弟毫不相幹,但是表弟單位上的同事,卻拿這件事大做文章,導致表弟“百口莫辯”。
事實上,你的人脈關系被暴露之後,對雙方都不好。聰明的人,懂得“避嫌”,彼此暗中相助,表面上就是“合作共事”的工作關系。
02
被上司批評了,不要向同事抱怨,不給別人留“笑柄”。
很多人,在被上司批評之後,感覺到很委屈,馬上就會在辦公室訴苦,甚至埋怨上司“不分青紅皂白”。
擔心,“隔牆有耳”。你抱怨上司的話,被同事知道了,也許很快就傳到上司耳朵裏去了。
另外,你在抱怨的時候,同事並不會真心安慰你,而是帶著一種“看笑話”的心態,觀望你的變化,還有人恨不得你被上司狠狠地批評一頓。
聰明的人,被上司批評之後,保持沉默,假裝若無其事地工作。不管上司為什麼批評你,你自己肯定是犯錯誤了。知錯能改,比抱怨強一萬倍。
03
同事的家事,你知道了,不要和其他同事談論,容易引發矛盾。
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你的同事家裏,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你和同事相處時間長了,多少會知道一些“家事”。有的同事,非常信任你,主動和你聊起了家事。
同事家的事情,和工作無關,你知道就好了,別傳給“第三個人”。
我的同事老李,離婚兩次,結婚三次。他現在帶著兩個孩子,日子過得苦不堪言。老李的家事,就是一件難事。
這幾天,同事老王,常常說:“老李這個人,一看就是人品不好的人。結婚、離婚,好像小孩子過家家一樣。”
因為老王背地裏嘲笑了老李,兩個人都反目成仇了。
說一些家長裏短的話,最容易引發矛盾。如果你和同事相處不融洽,對你的工作發展,肯定沒有好處,關鍵時候,別人會投“反對票”。
04
你的收入情況,不要告訴同事,避免別人嫉妒。
很多單位都是按照級別來發工資的,一些管理人員的工資,是普通員工的好幾倍,不同級別的管理人員,工資差距也很大。
你要是比別人工資少很多,你說出去了,別人會暗中取笑你;你要是工資比別人多很多,你說出去了,別人會嫉妒你。
當工資成為了同事之間矛盾的導火索,你以後安排下屬做事,就會感覺“阻力很大”。
工資很少的人會這樣想:憑什麼我拿一點點工資,卻要做那麼多事情?別人工資那麼高,就應該多幹活。
在職場上,往往會有這樣的情況:別人沒有看到你拼命工作,只看到你工資很高的事實。
你應該懂得,這個社會,並不是絕對公平的,不要把“不很公平”的事情,當成炫耀自己的資本。
05
你要跳槽的事情,不要到處去說,避免別人“暗中搗鬼”。
真正要離開單位的人,往往是很安靜的。
有一個詞語叫做“騎驢找馬”。也就是說,在某個崗位的時候,就朝著另一個崗位努力,一旦時機成熟了,就馬上轉崗、跳槽。
如果你有跳槽的想法,或者已經瞄准了新的崗位,你應該保持沉默。你說出去了,肯定會有人和你競爭,還有人暗中打擊你。
如果你想要跳槽的事情,被上司提前知道了,上司肯定會很不高興,也許他會采取“制約你的措施”,讓你很為難。
06
上司的缺點、工作失誤,一般不要指出來,避免“被穿小鞋”。
人無完人,上司也是普通人,也有缺點。在某些工作中,上司的安排會出現“不合理、不精准”的情況。
上司對某些方面的工作,也是一知半解的,並不能說到點子上。
如果你想給上司提出建議,你要注意方法,分清場合。你要是直接指出上司的缺點和失誤,肯定會引起反感。
從現實來看,很多上司,喜歡聽虛偽的話,不喜歡聽“刺耳的話”。你讓上司很難堪,上司讓你“更難堪”。
你要明白,在職場上,你不打小報告,不代表別人都不打小報告。
記住,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職場就是工作、賺錢的地方,不是你自己的家,不能隨便說掏心窩子的話。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