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料理
字體大小:
2025年4月26日 -
:
原創
作者:紅餐網
作者:銳工
小火鍋怎麼又火了?
在“平替經濟”和“單身一人食”需求的雙重推動下,小火鍋市場迎來了新的春天。據紅餐大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7月,全國小火鍋門店數量已突破5萬家,賽道持續擴容,門店數進一步增加。
然而,小火鍋並非新興賽道。早在十幾年前,小火鍋就已經風靡一時,2014年呷哺呷哺的成功上市更是將這一品類推向了高光時刻。但隨後,小火鍋的熱度逐漸降溫,市場聲量有所下降。
那麼,為什麼近兩年小火鍋賽道又重新煥發活力?
過去,旋轉小火鍋常常給人一種“老舊擁擠”的感覺——在大約30平方米的空間裏,硬是塞進了近50張椅子,顧客們擠在一起用餐,體驗非常不佳。所提供的食材也大多是普通的大眾貨,看起來不夠新鮮,難以吸引顧客。
通過創新和升級,小火鍋品牌正在對這一品類進行重新定義,提升整體的用戶體驗,以更好地滿足現代消費者的需求。
今天,我們盤點4家正在勢頭上的小火鍋品牌,看看他們的重做邏輯。
圍辣小火鍋
近年來,小火鍋賽道發展最快的當屬圍辣小火鍋,圍辣小火鍋創立於2015年,根據紅餐大數據,截至2025年1月9日,其在營門店數已超880家。
首先看看產品,鍋底2-5元,辣和不辣都有,包含日光番茄鍋、野生菌湯鍋、藤椒辣鍋、紅袍牛油鍋等多種選擇。此外,還有多達20種小料,免費任選。
上菜方面,采用自助旋轉台的形式,用不同顏色的簽、夾子等來區分價格,取材較為乾淨,裝修明亮,與過去旋轉小火鍋髒亂差的印象區別較大。
圖源:小紅書
在價格方面,圍辣小火鍋提供了上百種食材串供顧客選擇,每串價格從最低1元到最高5元不等,葷素搭配豐富多樣。由於客單價彈性較大,消費金額可以從二三十元到上百元不等,顧客不會感到有“價格刺客”的存在。即使最終消費較高,他們也往往會反思自己是否拿了過多的肉類。
隨著供應鏈的成熟,也讓食材升級的同時更有保障,圍辣也積極和供應鏈合作。像蝦滑,在跟全國蝦滑銷量第一的逮蝦記合作;像牛肉卷,在跟全國牛肉卷銷量第一的和一牧鮮合作。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7月,鍋圈投資圍辣小火鍋,這無疑對其供應鏈起到更大幫助。
一圍肥牛小火鍋
“鍋底+調料只要9.9元,100%真肥牛只賣9.9。”
“菜品都是3元、5元、7元。”
“米飯、泡菜、茶水、冰粉、紙巾,通通不要錢。”
號稱火鍋界瑞幸的一圍肥牛小火鍋,從2023年8月創立,一年開出50家直營門店,門店已拓展至上海、廣州、長沙、深圳、杭州、北京等全國多地。
價格“降級”同時品質“升級”是一圍肥牛小火鍋突圍的關鍵。以招牌產品“9.9元的肥牛”為例,一圍選用澳洲、美國、阿根廷、巴西等國進口的凍鮮牛肉,到店後整塊原切,不合成、不滾揉、不調理,保證牛肉紋理清晰可見。
盡管當前小火鍋品牌眾多,但鮮有打出“爆品”的品牌。一圍通過強調高品質且僅售9.9元的肥牛,並將“肥牛”直接寫入招牌,具備了從誕生之初就脫穎而出的差異化基因。憑借這一爆款產品,一圍在消費者心中樹立了鮮明的品牌形象。
同時將菜品的份量變少,消費者就能一次吃到更多款菜品,又能進一步拉低單品價格,3元、5元、7元的菜品,顧客點單的時候就沒有心理負擔。綜合下來,人均只用花費50元左右。
圖源:一圍肥牛小火鍋
不同於其他小火鍋品牌聚焦的下沉市場,一圍選擇將門店開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的核心商場,盡管經營和試錯成本極高,但這背後有其長遠發展的深思熟慮。大城市尤其是核心商場是品牌建設的關鍵區域,將小火鍋搬進商場,提升環境與體驗,有助於快速建立高品質品牌形象。
一線、新一線城市包容性強,年輕人多,小火鍋受眾更廣,客流更有保障,有助於實現穩定收入。此外,一圍對年輕群體的吸引力和強大的引流能力,不僅能為商場帶來集客效應,還能成為日後進駐優質商圈、選擇優質點位的有力杠杆,推動品牌的持續擴展。
龍歌小火鍋
一個自助旋轉小火鍋,價格賣到59.9元,龍歌小火鍋的價格帶已經接近小火鍋價格帶的天花板。
如何達到這個價格帶,又是如何逆勢開出130+?
龍歌小火鍋門店多位於山東省,根據紅餐大數據最近一年強勢拓店60+。
龍歌的模型與一圍和圍辣不同,其采用自助模式。龍歌自助小火鍋進店是59.9元/位,鍋底、小料、飲品全部包含在內,核心點是菜品新鮮、價格實惠、品類豐富,59.9元吃近100道菜。
圖源:龍歌自助小火鍋小紅書
龍歌自助小火鍋的菜品十分豐富,品質更優,將章魚小丸子、天婦羅青刀豆、烤面筋、炸雞等小吃以及小酸奶、冰淇淋、蛋撻、冰粉等甜品甜點加入到產品中。
龍歌品牌創始人尹先生曾表示說“吃自助餐,人們依然是更看重性價比、產品的豐富度,人們總是會想著怎麼吃回本,我花多少錢,吃多少東西才能吃回來,這頓餐才吃的值,大家的消費觀念是這樣的,理性消費占主導。”
而在投資方式上,據紅餐網了解,龍歌的合夥模式有兩種,一種為資金型合夥人,門店總部直營,別人投資門店,僅取得4年的分紅權,而品牌方負責整體管理和運營。另外一種為事業型合夥人,加盟商自己完成建店選擇和運營,總部進行抽點,但該模式的投入較大,門檻也比較高。
農小鍋
如果說龍歌小火鍋是60元價位的王者,而農小鍋把價格直接打到30元的客單價。
農小鍋的單人自助套餐,根據地區的不同,定價分別在28.8元和36.8元,總部位於河南鄭州的農小鍋,一年拓店超100+,在北京開出近70家門店,憑什麼?
農小鍋更多是開在商單負一層,做的是快餐的生意,但單品更多,涮菜系列、糕點系列、炸貨系列、水果系列、飲品系列加在一塊,SUK多達百種。
圖源:小紅書
門店明亮整潔,裝修風格時尚。品牌色調以明亮的藍色為主,店面具有很強的辨識性;裝修風格簡約時尚,給人乾淨利落的感覺。裝修的年輕化,讓農小鍋的客群集中在15-30歲之間,比如年輕的情侶、上大學的學生、工作不久的年輕人等。
有行業人士向紅餐網分析,“農小鍋的總部位於河南,其拓展方向主要面向北方市場,這與農小鍋的菜品結構密切相關。農小鍋的肉類多為丸子等凍品,在南方這些並不被視為葷菜,消費者認為性價比低;而在北方,這類菜品則更易被接受。因此,農小鍋更適合向北方市場拓展。”
結語
一人食的崛起,讓旋轉小火鍋再度翻紅,因其性價比和年輕化裝修優勢,以及低成本結構,獲得了快速發展。
首先選址於商場負一層,避開高層開店,降低租金成本;
其次采用回旋方式傳送菜品,減少倉儲空間,縮減服務人員,簡化服務流程;
最後增加主食和小吃品類,強化快餐屬性,提升翻台率,優化利潤空間。
在同質化競爭的壓力下,小火鍋品牌紛紛走出自己的差異化路徑,以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盡管各個品牌的產品和服務有所不同,但它們都遵循“質價比”的原則——無論處於哪個價格帶,都要確保消費者感受到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