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政治

德國專家:回歸24周年,香港將繼續煥發光彩


字體大小:
2021年6月21日 -
:       
 

中國網推薦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官方帳號

博喜文 德國黑森州歐洲及國際事務司前司長、中國國際投資促進中心(德國)高級顧問、法學博士

1997年7月1日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的意義。它是香港回歸的日子,標志著英國對香港長達155年的殖民統治的結束。這段殖民統治結束得非常晚,而在世界範圍內,殖民時代在幾十年前就已幾近終結。今天我們仍然應該銘記香港的殖民歷史,尤其在某些西方人試圖繼續就香港問題對中國指手畫腳的時候。

根據1842年簽訂的所謂《南京條約》,中國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說它是所謂的“條約”,因為它不是兩個平等夥伴通過自由談判商定的條約,而是中國在遭受殖民國家軍事逼迫的情況下,“永遠地”放棄香港。在條約簽署之前,驕橫的英國人已登陸並占領香港島;在武力威脅之下,中國又在1860年被迫將九龍半島割讓給英國殖民者;1898年,英國又強行“租借”新界,租期為99年。

作為一名法學者,當我回顧這段歷史時,就想起了德國刑法的一項條款:一個人對另一個人使用暴力或脅迫、強行將財物搶走的行為,被定義為“搶劫”或 “暴力敲詐勒索”。這種行為不僅觸犯刑法,而且案犯永遠不會獲得被搶物品的合法所有權。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是在非常晚的時間恢複了它正常的法律地位。新界的租約在1997年到期,也推動了香港回歸。如果沒有新界,位於香港島或九龍半島的城市中心就不可能存續。中英雙方商定,香港於1997年7月1日回歸。香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制”。根據這一方案,到2047年,香港將保留自由市場經濟、自己的貨幣和政治法律制度。回歸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頒布,規範了香港的政治、經濟制度和司法體系。例如,它確認香港擁有單獨關稅區的地位,香港特別行政區可在經濟、貿易、金融等若幹領域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單獨地同世界各國、各地區及有關國際組織保持和發展關系。

然而,香港在恢複其法律地位後並非一直安寧。“港獨”勢力在街頭制造暴亂、使用暴力,這促使了香港國安法的出台。其實這類事情在所有文明國家都會受到相應的管制,最近,美國國會騷亂事件的參與者受到了懲罰,因為在美國和德國,罪犯,尤其政治犯,是沒有被選舉權的。但吊詭的是,中國采取的措施卻遭到某些國家和機構的一再攻擊。但令人欣慰的是,去年10月,有近70個國家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發言支持中方立場,其中57國就涉港問題聯署支持中國,指出不幹涉主權國家的內政是《聯合國憲章》的重要原則。

盡管“修例風波”對香港社會造成嚴重沖擊,但香港的經濟仍有望蓬勃發展。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在北京正式發布,這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大灣區要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與九個珠三角城市緊密聯系起來,除兩座“中心城市”廣州和深圳以外,還有廣東中部的佛山、東莞、中山和珠海,東部的惠州,以及西部的肇慶和江門被納入其中。2019年,整個大灣區GDP達11.62萬億元人民幣(約1.7萬億美元),擁有超過7000萬居民。2017年7月1日,在香港回歸20周年紀念日當天,國家發展改革委與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簽署儀式。粵港澳合作的目標、原則和關鍵領域通過這份框架協議確定了下來,並在2019年發布的《規劃綱要》中得到具體闡釋。按照規劃綱要,區域內各城市要發揮各自優勢,粵港澳大灣區不僅要建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還要打造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到2035年,大灣區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大幅躍升,國際競爭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這一切都預示著,大灣區的經濟實力在本身充滿活力的中國經濟中也將十分突出,特別是考慮到大灣區還擁有眾多優勢產業,如出口制造、技術開發、金融科技和房地產等。2019年,20家大灣區企業入圍《財富》世界500強,如騰訊、華為、平安保險和華潤等。大灣區的成就離不開其優秀的物流基礎設施,世界十大集裝箱港口中,如今有三個位於大灣區,即香港、廣州和深圳。2019年,香港國際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和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所完成的航空貨運吞吐總量約占世界總量的13%。與此同時,大灣區卓越的航空運輸網絡還在飛速發展,香港國際機場正在進行改造擴建,澳門、廣州、深圳和其他大灣區城市的機場也在進行改造升級,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選址業已獲批。由密集的高速鐵路和城際鐵路組成的大灣區城際交通網絡也是交通基建的一部分。此外,通過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大灣區各個城市實現了更好地連接,比如港珠澳大橋、聯通香港和內地58個車站的廣深港高鐵,以及總長24公里、集跨海橋梁、海底隧道、海中人工島和地下互通於一體的深圳-中山通道。

回歸之後的香港正在書寫一個了不起的成功故事。堅信作為大灣區產業鏈上的一顆“珍珠”,香港將繼續煥發光彩。(責任編輯:郭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