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化
字體大小:
2022年1月31日 -
:
在世界遺產的名錄上,在世界文明史的脈絡中,良渚遺址的重大發現,無疑點亮了中華5000年的文明之光——這束光照亮整個舞台。
12月6日晚,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浙江演藝集團浙江歌舞劇院出品的舞集《良渚》在杭州運河大劇院首演。
劇場裏,高朋滿座。他們當中有浙江省舞蹈家協會主席團成員、杭州市歌舞劇院的舞蹈演員,有浙江音樂學院、浙江藝術職業學院的舞蹈藝術工作者,有浙江藝術界、考古界的專家學者,以及從外地趕來的藝術同道。
一、5000年並不遙遠、5000年就在眼前。
舞集《良渚》用展陳與展演兩部分傳播“華夏文明之源起”為願景,通過舞蹈肢體語言與多媒體數字構建,將穀物、水利、玉琮、黑陶、基石以及象形符號等一系列的意象,用藝術手段貫穿整場,段片式的結構方式,讓觀眾了解與體驗良渚文化。
同時運用山水幻化、詩畫樂歌等表演、誇張的造型服飾相結合,造就時間空間瞬間幻化。從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全方位包裹觀眾。圍繞“共命運、同守護”的情境定位,融“山、水、人、文、情”於一體,縱跨歷史維度、橫跨地域空間,打造一台“山水共鳴、畫境合一”的視聽盛景。
大幕開啟,這部全新原創舞集《良渚》以古典風韻之美,表達中國文化意識與情感境界,從而引領觀眾回溯中華民族5000年逐步形成的悠久文明,打開通往世界的文化大道。
台上的舞者,也是守護者。他們用舞姿向世界展示良渚文明,傾情講述發現、挖掘、保護、發揚、傳播的故事。
舞集《良渚》共由六個篇章構成:
序
——源起
依稀洪荒,
葦草蒼蒼,
你亭亭玉立,
在歲月的那一方。
穿過明清,越過漢唐,
年輪代替時間,
雕刻著五千年的遺忘。
我卻是在不經意間,
觸碰到了你的輝煌,
於是,
源起,
這一縷文明之光。
穀物
——見證
微風輕輕,
拂過山崗,
我仿佛聞見了五千年的稻花香。
刀鐮杵臼,
叮叮當當,
遠古寫下了稻田裏的奔忙,
鑿飲耕食,
見證,
人類最初的歌唱。
基石
——印記
獨木泛舟,
水波浮動,
駛向遠古的天空之城。
巨石舞動,
泥土翻滾,
眼前清晰地浮現出城郭的輪廓。
夢回良渚,
我聽見了基石碰撞的聲響,
看見石縫中刻下的印記,
寫著文明……
黑陶
——智慧
山海澤,
孕生創造,
水火土,
在手中蛻變。
東方的水,
滋養著你的細膩;
遠古的炊煙,
熏出你陶黑琮黃。
那一片片散落的陶片,
蓄滿你的靈氣,
從你那裏,
到我這裏,
再去向無盡的未知……
玉琮
——溝通
時光倒轉,
追溯文明的起源,
先民禮遇天下。
蒼璧禮天,
黃琮禮地,
連接宇宙,
溝通萬物。
尾
——符號
一夢醒來,
日照殘牆,
你城池威武,
頂禮四方。
我看日升月落,
留下一念遐想,
上下五千年,
北緯三十度,
你和我,
過去和未來,
良渚和世界……
歲月隔窗,
靜靜守望。
二、這是一場美的過程,瞬間凝成永恒雕塑。
靜靜守候,舞集《良渚》將山水無界空間,通過多維空間多維時空的寫意,以鮮明的視覺圖像反映主題,以看似簡約實則複雜的技術應用來表現寫意之本。該劇利用時空幻化定位之變,將人、影、物疊化呈現。
靜靜傾聽,舞集《良渚》在音樂的呈現上,旋律與音效的多層布局,遠近交替,時行時止,更是將這股來自遠古時代的神秘氣息層層滲透到觀者的心中。
於是觀眾們看見,劇中的主要演員:
劉坤飾“我”——你我之眼,看見未來。
吳嘉雯飾“玉”——信仰之路,感應心靈。
李潤飾“印”——歲月之痕,鐫刻風雨。
冷爽飾“巫”——神秘之境,通聯天地。
劉松濤飾“樂”——天地之音,亙古至今。
舞者們在山水無界的多維空間,寫意著5000年前的天、地、人、物——
穀物,農耕文化的見證
黑陶 ,承載智慧的方舟;
玉琮,天地人溝通的橋梁;
基石,城邦文明的印記;
這一切元素,都在舞集《良渚》中化作了象形符號——從耕作技術到禮玉文化建構,再到手工藝術、城市規劃、文字發明,舞集《良渚》賦予文物生命,透過文物訴說歷史。
於是,觀眾們看見,玉鳥啄食光芒的殘片,太陽的黑陶在天空飛旋、煆燒,大象耕地,鳥兒吞咽蟲卵。
於是,觀眾們看見,人與建築,大地上的雕像。眼光隨著山勢起伏,祭台與稻作,讓人的身體與精神同時愜意。玉鐲、絲綢、漆繪陶器驟然興起,斧鉞落下,手臂與愛環繞。
於是,觀眾們看見,舞集《良渚》是以抽象形式表現5000年良渚文明之光。
在導演黃亦川看來,舞集《良渚》不僅描繪江南溫婉秀麗的古典風韻之美,而且蘊藉文化記憶的根植和熱切的民族情感於其中,賦予其韻律節奏、生命動感及視覺張力,並在其中傳達出精微的時代感——傳統與現代兼容並蓄,從而引領觀眾回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悠久文明。
那麼,觀眾看到了什麼?
舞集《良渚》就是通過“我”來展現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通過草裹泥,陶,文字,玉琮,玉璧,玉鳥,城邦等,以碎片化的形式來展現。最後再回到5000年後的“我”——回眸祖先們給現在人留下的寶貴財富和祖先們的智慧。
於是,觀眾在服裝設計師楊易呈現的作品中,遇見了5000年前良渚文化的玉琮,良渚的文字線條,以及當時主用的麻織品服飾,楊易在5000年的文化元素中,展現的是一種神秘和神聖感。
比如,李潤扮演的“印”緊身短褲,外層編織的木紋框架結構,良渚頭飾紗質一層一層圓弧狀代表了年輪,5000年的這片潮濕而錯落的土地。
比如,劉坤飾演的“我”的形象,其服飾肌理是通過咖啡色麻質面料無數次加工而成,再用木質裝飾品進行雕刻刷色縫制等工藝做出不同紋樣,更有當時的歸屬感。
比如,吳嘉雯飾演的“玉”——美麗如她, 以白色為基礎色,沒有其他多餘的顏色顯得純淨,白色質地用了三四種紗質進行複合手工裁剪羽毛形狀,然後一片一片進行縫制,剩餘就是用肉色網紗做為銜接,整個視覺空靈,顯得舞者線條通透和唯美。
三、舞蹈,是表達內心情感的肢體語言,是心靈意境的再現,是美的化身。舞蹈是舞與情、舞與魂的交融,只有用心去舞動,才能綻放生命的舞跡。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舞台上,舞者的每一個旋轉、翻騰、拋離、移動、歸位,亦經過千錘百煉,其中的苦與樂,只有舞者自己知道。
劉坤,浙江歌舞劇院舞蹈團首席演員,作為在浙江成長起來的舞台藝術人才,劉坤已經深深愛上了這方舞台,他把良渚的自然風光、人文歷史,更多的在作品中呈現,分享給每一位在場的觀眾。
吳嘉雯, 浙江歌舞劇院舞蹈團副團長、首席演員,曾以考核第一名的佳績,成為浙江歌舞劇院舞蹈團主要演員,隨團多次出訪國外進行交流演出。在“發現最美杭州女孩”活動中榮獲年度冠軍。
李潤,浙江歌舞劇院舞蹈團首席演員。曾獲2016年浙江省“新松計劃”舞蹈比賽金獎。多次參加全國舞蹈比賽、荷花杯舞蹈比賽、浙江省音舞節、浙江省浙江風格江南舞韻舞蹈比賽、華東六省一市舞蹈比賽,榮獲金獎等佳績。
冷爽,浙江歌舞劇院舞蹈團首席演員,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古典舞系。曾獲北京舞蹈學院“挑戰未來杯”編創一等獎;參與編創、表演節目《到生活中去》獲首屆長三角舞蹈比賽最高獎項。
舞蹈是一種審美藝術, 熱愛舞蹈應他們共同的初心——舞者們台上風光的背後,是“台下十年功”的付出,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他們始終堅守這個信念:只要站在舞台上,就要展現最美的自己。
舞集《良渚》由黃亦川總導演,編劇蔣巍,王雲飛作曲,裘冰舞美設計,周正平、羅文強、周奇期燈光設計,張雪松、陳琳執行導演,楊易服裝設計,屠蓓蓓化妝造型設計,楊慶視覺、平面設計,劉坤、李潤、冷爽、王璐璐、呂豔萍參與編導。
“一部優秀作品,從選題到最終的呈現,無疑包含了許多人的共同付出。”浙江演藝集團副總經理、浙江歌舞劇院總經理周阿勇介紹,歷時3年精心打造的舞集《良渚》是一部宣傳江南之美、浙江之韻的舞劇,已在2020年完成前期創作,但由於疫情影響,推遲至2021年排練上演。
謝幕時分,舞者在收獲觀眾們的熱烈掌聲中,同時也感恩所有給予舞集《良渚》指導幫助的各界同仁。
在此,要特別鳴謝浙江省文物局、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理委員會、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館)、良渚博物院、杭州良渚古城文旅集團有限公司的專家、學者們給予該劇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