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汽車
字體大小:
2021年2月04日 -
:
汽車人雜志
FF這一輪熱度,是國內資本喊號子炒起來的。FF這條鹹魚,能否翻身並從太平洋對岸遊回來,對資本而言不是最重要的事,重要的是他們已經身處科技和產業風口上,這一點就足夠讓人感覺良好。
文/《汽車人》黃耀鵬
賈躍亭和他的FF(法拉第未來)是“離岸平衡”的高手。利用美國規則,給個人財務困境解套;與FF財務切割,實現借殼上市(尚在操作中);再利用中國規則,盤外融資,最終產品賣給中國人,完美。
當初賈老板有一輛開不起來的樣車,憑借樂視聊勝於無的軟硬件研發能力和極其妖孽的營銷手段,同時推進FF和樂視汽車項目。在樂視市值還剩六七百億的時候,賈已經被幾乎全網喊成“騙子”。按照老百姓樸素的價值觀,賈至少是跑路成功的老賴(取決於如何定義成功),而且被後來的事一再證實。
但殺進去的資本多達9輪、十幾個,單是投在FF項目的資金,保守估計超過310億元人民幣。他們圖的是加入賈成立的FF信托嗎?賈現在既不是FF大股東,也不是CEO(畢福康在2019年9月出任CEO),而以創始人和CPUO(首席產品官)的身份運營FF。有人稱賈在FF的話語權被削弱了,說這個話,一票躺在信托裏、望眼欲穿的債權人,第一個不答應。
資本熱情的輪回
現在,賈明顯有點上岸的意思了。不但SPAC(海外借殼)上市即將路演,國內新一輪融資也相當順利。之前小道消息傳的,基本都成真了。
在1月27日,珠海市國資委對FF項目領投20億元,珠海的兩家大企業格力集團和華發集團也參與投資(數目不詳,總計可能低於20億元)。在格力集團賣掉了手中大部分格力電器股份後,這是第一次重量級戰投。
有消息稱,吉利有意投3000萬到4000萬美元,但這筆資金可能用於生產線建設。該生產線屬於吉利和富士康的合資公司。現在瞄准的量產時間是2022年晚些時候。
還有消息稱,上一次與FF鬧得不歡而散的恒大,也有意參投。圈內外很多人看不懂,說“這是沒被坑夠嗎”。
顯然,輿論打上標簽的賈躍亭及其FF,和資本眼中的FF,不是一回事。
鑒於FF可怕的履曆,海外私募對其避之惟恐不及,按照官方說法,融資並不順利,但國內風投則趨之若鶩。
FF和珠海的接觸,只有1-2個月,20億元的投資決定,很快就做出。在此之前,FF在珠海橫琴已經設立了全資子公司(出資方為FF香港),而且制造基地(預定由吉利主導)將落戶在珠海市金灣區。
第一波指望第二波
珠海市國資委對FF的歡迎態度,是一望便知的。2020年,珠海就出台打造現代化產業集群,推動制造業發展的“戰略綱要”,提出要建立5個千億級產業群,其中就有新能源汽車。
合肥在蔚來項目上大賺特賺,顯然刺激了珠海,也刺激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布局規劃。
就算賠錢,地方政府也願意支持新能源汽車,這不是秘密。恒大、寶能和當年的樂視,以汽車項目之名圈地都玩得不亦樂乎。樂視物理意義上的挖坑儀式,讓浙江湖州市德清縣莫幹山汽車產業園成為笑柄。後來地方政府低調收回了這片地。但是大家心氣沒散,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千億級產業群”這幾個字,意味著稅收、GDP和就業,就算對一線城市,也具備足夠的吸引力。
目前,上一波直接投資FF的資本,諸如第九城市(6億美元)、Birch Lake(2.25億美元)、EVAIO(9億美元)、20億美元(恒大)、Tata Motors(9億美元)都等著FF翻身解套呢。投資樂視(樂視投資了FF)、間接投資FF的資本就更多了,包括聯想控股、民生信托、新華聯、宏兆基金等機構。
他們投資的節點和投資額都不能稱之為標准的風投。顯然,這些資本樂見FF項目起死回生,至少可以挽回部分乃至全部損失。
這就要靠第二波,也就是眼前這一波資本的努力。
風口還是那個風口
從更大的角度而言,由於疫情帶來全球貨幣增發,流動資本正在泛濫。他們正在瘋狂尋找合適的投資標的。
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一個明顯趨勢就是:新能源產業投資又熱起來了。這與市場基本上是脫節的。
蔚來市值超過寶馬、特斯拉沖擊萬億美元市值……電動車產品的當前能力和消費市場的發展勢頭,再次落後於資本熱情。上一次發生這種事,還是在2015年之前。
電動車再次成了投資賽道,資本的投資想像力被限制在新能源上。也就是說,上一輪的風口,這一輪還是風口,而風口是不能錯失的。資本能忍受投資收益的普遍下滑,但不能忍受置身事外。泡沫和損失都是可以理解的,惟一不被理解的是“踏空”。
投資人其實知道,FF從來不是理想標的,但重點是它在這個賽道裏。而且比很多涼透了的和餘溫尚存的其他項目,更具全球知名度(其實就是中美)和產品力(基本靠想像)。只要投得進,就是勝利。當年李斌形容過的被資本追逐要求增加額度的場面,也再次回來了。
除了創始人的不靠譜,FF當年的運營有一定領先勢頭,即擁有存在合理性。像用戶思維、“生態”、產品由高向低,都被其他人實現。FF自己,偏偏卡死在量產之前。
放在今天,FF91仍是首款產品。5年前的“新物種”如今已經長出蘑菇來了。還有多少新鮮感和產品力,讓人甘心掏出200萬元來“為夢想窒息”?這也意味著,賈視若拱璧的技術資產,打斷胳膊不撒手那種,到底還有多少價值,其實不樂觀。賈自己也承認,項目一度“暫停”了一兩年。這期間,研發還有多少動力和資金能推動向前走,跟上業內主流,似乎也沒有太好的答案。
FF這一輪熱度,是國內資本喊號子炒起來的。FF這條鹹魚,能否翻身並從太平洋對岸遊回來,對資本而言不是最重要的事,重要的是他們已經身處科技和產業風口上,這一點就足夠讓人感覺良好。(文/《汽車人》黃耀鵬)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