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健康
字體大小:
2025年10月21日 -
:
原創
作者:39健康網
劉阿姨今年55歲,退休後就參與了小區樓下的廣場舞小隊,幾乎每天晚飯後都在一起跳舞。但跳了幾年下來,她總感覺腿時不時會酸疼,尤其是時間長了之後。
還是鄰居李阿姨發現她的不對勁後詢問了她才說,李阿姨建議她可以多踮腳,對緩解腿疼很有幫助,自己之前也是這麼做的。劉阿姨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開始練習踮腳,一段時間後發現腿疼真緩解了不少,且感覺自己的睡眠質量也變好了。
這讓她喜出望外,怎麼也沒想到小小的踮腳竟然有這麼多好處,之後逢人就安利踮腳,讓大家都加入踮腳行列。一個小小的踮腳,竟然有這麼多好處嗎?
一、踮腳:一個流傳800年的長壽秘方
踮腳是個歷史悠久的養生方法,最早出自西漢初期的《引書》,內裏有“敦踵以利胸中”和“敦踵,一敦左,一敦右,三百而已”的記載。距今有800多年歷史的養生術八段錦,最後一個動作也是通過踮腳跟來刺激腎經系統,讓全身靜脈震蕩柔和按摩五髒六腑,起到消除百病的作用。
為什麼踮腳能起到這麼好的作用?
因為我們的足部有許多穴位,尤其是足跟有很多經絡。在踮腳的時候可促進經絡上的氣血運行,如刺激腎經可溫補腎髒,讓氣血上行達到養生作用。
踮腳也得到了現代醫學的認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普外科、血管外科主任醫師朱越鋒表示踮腳時需要反複做上下升降動作,雖然幅度不大但需要很多的肌肉協調進行,如小腿肌群、足弓肌等,對增強肌肉力量以及穩定性很有幫助。
且下肢本身距離心髒較遠,日常能獲得的血流量會少一些。通過踮腳運動可加速血液回流到心髒的速度,以此來滿足運動肌肉對氧氣以及營養物質的需求,對改善全身氧氣供應和代謝順暢也有好處。
二、每天堅持踮腳,5個好處不請自來
數據顯示,我國年齡>50歲的人群中8成以上有運動不足的問題,這些人群每天僅需要5分鐘的踮腳即可改善多項身體指標。
北京體育大學2022年的研究指出,老年人堅持踮腳3個月可讓血壓改善率達到73.6%、血糖控制有效率達68.2%、骨密度平均提升0.2~0.5個T值、下肢靜脈功能改善率達到81.4%。
“樹枯根先竭,人老腿先衰”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腿部可以說是人體的第二心髒。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榮根祥表示,踮腳是一項很好的有氧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新陳代謝速度等,堅持踮腳這幾個好處看得見:
1、改善痔瘡
踮腳的時候是腳趾受力,人會不自覺提肛,肛門處的血液循環會向腔靜脈回流,對改善痔核淤血有幫助。
2、提高腳踝靈活性
通過踮腳可讓踝關節的活動範圍擴大,韌帶和肌腱彈性也會一定程度變好,在踝關節靈活性增加後,可顯著提高行走穩定性,可減少老年人摔倒的可能性。
3、預防血管堵塞
不少老年人有下肢血栓問題,通過踮腳可改善心髒耐力、效率,讓體內的血液循環速度加快,對預防血管堵塞、血栓發生有好處。還可以減少下肢的水腫問題,可預防靜脈曲張問題。
4、預防心血管疾病
足部有很多的穴位,在踮腳的過程中可刺激穴位以及鍛煉小腿肌肉,可讓心肌攝氧量增加,對心髒功能有益。
5、緩解腰酸
不少上班族一天都需要坐著,一旦姿勢不對或是坐的時間長了就容易腰酸背痛的,通過踮腳不僅可以改善腰酸背痛的症狀,還可以避免彎腰駝背。
三、踮腳也有注意事項需牢記
雖說踮腳是個很簡單的運動,但也有不少的細節需要注意,這幾件事一定要做好。
1、動作標准
踮腳時要保持身體直立、雙腳並攏,動作要緩慢一些保持腳趾抓緊地面,在身體提到最高點時再緩慢將重心從腳尖摞到前腳掌,最後落下腳跟重複進行。
2、用力過猛
每天踮腳的時間不要過長,保持在10分鐘左右即可,如若過程中有疼痛症狀要及時停止。注意,過程中要避免用力過猛。
3、事後按摩
踮腳雖然運動強度不高,但也是個鍛煉,在鍛煉結束後可能會感覺小腿酸脹、緊繃,要及時拉伸放松,或按摩下下肢肌肉。
4、特殊人群不推薦
孕婦、高血壓、骨質疏松的人群不建議踮腳,有較大的摔倒風險。一些活動較為不方便的中老年人,在踮腳的時候可以扶著牆壁。
踮腳是個對健康有很大益處的運動,在適合自己的情況下,可以多做幾次,特殊人群就別勉強自己了,可以選擇其他適合自己的運動。
參考資料:
<1> 《照做每天堅持踮腳10分鐘,會收獲4個意想不到的好處!》.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2022-11-02
<2> 《每天堅持“踮腳”的人,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8個好處不請自來!》.健康時報2024-04-18
<3> 《一個簡單的動作能強身健體、預防疾病!比走路還簡單!》.健康時報2024-12-0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