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小時候課本裏這些被吹捧的歷史人物,原來都變成了壞人,顛覆認知


字體大小:
2020年10月28日 -
:     
 

解憂文史

百家榜創作者,文化達人,優質創作者

王安石的《傷仲永》中有這樣一段話:“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複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這位曾經“指物作詩立就,文理皆有可觀
”的遠近聞名的神童,長大後卻變得平庸無比,從前所積累的聲譽也隨之消逝,難免令人唏噓。

其實,歷史上諸如此類“高開低走”的歷史人物並不少,小時候聰慧過人,演繹的故事甚至能流傳數千年走進現代世界的課本,乃至人盡皆知,可當他們成年後,卻活成了他們本來討厭的樣子。而且,如方仲永般變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變成了壞人。

偷光亦偷地

西漢的匡衡因“鑿壁偷光”的典故為人熟知,小時候家裏窮,買不起蠟燭,喜歡讀書的匡衡便將與鄰居的一面牆鑿開一個洞,借光學習。當這種一往無前的勁頭兒出現在課本裏,真是讓不愛學習的我們心生慚愧。可是,後來匡衡的人生卻並不磊落。

匡衡的才學的確出眾,尤其對《詩經》見解獨到,受到了漢元帝的器重。他勸誡皇帝親賢臣遠小人,又推廣道德教化,最後位居丞相,統領內外政務,一時風光無兩。後來,匡衡被漢元帝封為樂安侯,封地31萬畝,但他卻利用郡圖之誤,私自擴出封地4萬多畝,被查出後,以“專地盜土
”的罪名貶為庶人,終究沒逃過一個“貪”字。如果偷光不算盜竊,那麼偷大漢國土又該如何界定呢?

造紙亦造孽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蔡倫的這一成就舉世矚目,功勞不可磨滅。但是,造紙只是蔡倫的副業,他的主業是宦官,那麼你知道他除了改進造紙技術還做過哪些驚天動地的大事嗎?15歲成為宦官的蔡倫由於深諳諂媚之道,迅速成了竇太後身邊的紅人,為奪權,蔡倫曾多次協助竇太後實施罪孽。

首先,蔡倫誣陷帝妃宋貴人“挾邪媚道
”,將其迫害至死;然後,蔡倫繼續參與迫害宋貴人之子,讓本該成為太子的劉慶被貶;接著,蔡倫又構陷帝妃梁貴人,更奪其子立為儲君,以便將來成為傀儡皇帝。最後,蔡倫的一系列孽障被翻出,他自知無路可退,於是畏罪自盡。蔡倫一生做過的好事,或許就剩造紙術了吧?

讓梨亦讓孝

《三字經》有“融四歲,能讓梨”之語,孔融四歲就能舍棄大梨讓給哥哥吃,16歲時又主動為哥哥頂罪,看起來孔融是個極尊孝道之人——甚至尊得有些過了。據《秦子》載,孔融任北海相時,在路邊看到一男子在墓前為父親哭孝,可是男子的表情卻並不憔悴,於是孔融就把他殺了。

孔融自恃才高,向來口無遮攔,早就引得曹操忌諱。後來,曹操給他定的罪狀有幾大條,不過最後處死的罪名是“不孝
”,他說父親生孩子只是為了欲,而母親只是孩子的瓦罐,生出來後就與瓦罐沒什麼關系了。在以孝治天下
的漢代,孔融的這些話足以使其毀滅。從小就喜歡讓東西的孔融,最後竟把“孝”也讓出去了。

憫農亦啃農

李紳的《憫農》在小學課本裏不知待了多少年,讓我們懂得了“粒粒皆辛苦”的珍惜。可你是否能想象,就是這樣一位願為農民發聲的詩人,為官後卻把農民剝削得最慘?進入仕途後的李紳很快得到晉升,一度官至宰相,跟隨一起晉升的還有他的享樂之心,還有他的暴戾之心。

用幾個詞來形容李紳,那就是:生活豪奢、濫施淫威、冤假錯案、民不聊生、把百姓逼得紛紛出逃。後來,李紳終於被逮,被朝廷定性為“酷吏
”,被處以“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
”。憫農詩人最終成了啃農詩人。

這幾個在小時候的課本裏大放光明的著名人物,卻在長大後變了質,簡直顛覆認知。萬萬沒想到,我們竟然被騙了這麼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