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如何理解歷史人物智慧,需要掌握這三種辦法!


字體大小:
2021年1月12日 -
:       
 

祁華勝

祁華勝 總裁 甘肅華勝農產品有限責任公司,優質創作者

從這個角度,十三阿哥最懂雍正,歷史人物和歷史人物之間的關系也相當複雜,但是歷史人物之間彼此認知也是見仁見智慧的存在。

快速了解歷史人物的三個方法:

第一、換位思考。

把自己角色替換到具體歷史人物所處的環境,思考事物變化,以及當事人的選擇和決定,才能理解具體行為背後的戰略和戰術安排。

第二、移情作用

人非草木 誰能無情,通過情緒、情感、對於愛情、友情、親情的具體行為判斷歷史人物如何經營屬於自己的幸福。

第三、上帝視角

一定要站不同立場、角度、角色、思考問題,這樣我們不僅能看見外面的風景,內心的聲音,以及利益相互轉化之間的脈絡,才知道歷史人物在大是大非面前的選擇。

就人而言,當代的人更聰明,看似更容易理解歷史人物,其實不然,絕大多數人認識歷史人物都很片面,約定自然俗成的觀念,比如歷史上對“趙括”等評價是紙上談兵,都覺得趙括是沒有真才實學的“巨嬰”,實際上,趙括不僅不是不學無術,而是有勇有謀,所以文化發展了5000年,傳播過程中的變化早已經和原先傳播的有了區別,傳播過程中,受眾也完全不一樣了。

歷史人物,同時代的人也不全能理解其智慧,眾生無明,只論好惡,不明真理真相,但是也有例外,孔子問老子,天下亂的根源是什麼,孔子認為禮樂崩壞,孔子認為應該禮儀傳家,仁義治國。

老子告訴孔子,社會動亂的根源在於人性和人心,分久必和,合久必分是歷史發展規律,即使禮和仁可以讓國家有一段時間的穩定期,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效果會越來越差。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張,老子認為無為而治,道法自然,所有人都應該遵循客觀規律辦事,實事求是,這樣才能大千世界完美,但是老子的主張並沒有認同,相反,諸侯爭霸之心,統一天下的夢想從未改變。

但是,老子是最懂孔子的,人也是這樣,最了解你的,是你的敵人,最不同意害你的也是敵人,敵人所有的手段和軌跡都可以通過思維和思考尋找到軌跡,而背後的人,危險系數絕對不低於敵人。

容易和困難是相對的,無論是歷史人物還是後來人,對同一事物或者人判斷的依據,以及准則不同,那麼就不存在容易和困難。

舉以下幾個例子:

一、孟子和商鞅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人,他們都是歷史人物,但是同時期能夠理解並且踐行兩個人理論的人,只有兩個理論創始人而已,其他人連認同都做不到,關於性善和性惡展開激烈討論。

孟子認為,民貴君輕,需要統治者施行仁政,商鞅認為人民本質裏面就有劣根性,需要法治,不僅需要嚴格的法律規章制度,還要獎罰分明,恩威並施。

那麼那個時代的人,理解孟子的多一些還是商鞅的多一些,我們擁有上帝視角,我們知道,無論孟子還是商鞅,都是聖賢一下的人物,其理論的生命力到至今為止,都煥發生機。

第二、京東和馬雲都是現代社會的人,但走的路一樣也不一樣,京東劉強東做了一個虛擬super market,並且結合物流,把運輸成本和交易時間和送貨上門等服務,從人力向人工智能方向發展。

馬雲通過平台思維,把互聯網電子商務做成一個虛擬賣場,他作為房東,然後分包給其他人,況且螞蟻金服也是最重要的一環,結合大數據、雲計算、以及消費者畫像,提供精准的商品推介和廣告推介。

現代人未必就全然懂馬雲和劉強東,因為不在其位 不謀其政,在其位,謀其政。

第三、無論是主體歷史人物,還是當代人物,了解一個人的生存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都需要我們用心思考,大數據采集,分析,然後得到結論。

那麼還有一點,很多人天賦異稟,能夠更好的換位思考和移情,所以和歷史人物能夠對話,和自己能夠對話,這些人相對大多數人能好一點,快一點。

就好比《俠客行》中江湖中人,都無比聰明,能文能武,看到島上的武功廢寢忘食,所有人都在爭論圖片和文字相關度和配匹配度,很多人都想練成絕世武功,然後一統江湖,千秋萬代,一入江湖歲月催,皇圖霸業談笑間,不勝人間一場醉,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狗雜種根本不在乎自己讀不讀懂《太玄經》反正不識字,就按照圖片上的招式練一練,能練成最好,練不成也好,反正按時間要找婆婆和秀兒,反而練成了。

對話不講究當事人有多聰明,而是溝通的最起碼的原則,真心誠意,實實在在,太多人習慣背著面具生活,活在自己編織的夢中,強迫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真實的。

後來人了解歷史人物方便了,通過互聯網、圖書、以及其他人的翻譯、傳播,我們能清楚知道某位歷史人物的價值主張,但是未必能悟透其中的道理和原理,規律和真理。

孔子有七十二賢人,老子也有諸多傳人,毫無疑問,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考慮傳人本身品質和能力要求較高,失傳的大部分原因就是沒有合適的傳人,不可能所有人都有智慧,就像,六祖得衣缽一樣,一個完全沒有讀過書的人,繼承了禪宗,並且有發揚光大的使命,但這一切都那麼不可思議,況且雖然沒讀過書,但不一定沒有智慧,沒有學習具體知識的能力和動力。